第二百七十二章 老家伙与新东西
1964年十二月一日。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张祥来说,这个日子有些不普通。
他站在家里的镜子前,照了又照。
北京的天气冷了,他今天穿上了自己最高级的一套衣服。一套毛呢料子的中山装和同样毛呢料子的裤子。
灰色的毛呢料子厚重有质感,有自然的垂坠感。放到放后世也是很多人做大衣和西装的选择。
用来做中山装就显得非常板正精神,内里在穿上藏青色的毛衣,最里面在穿上一薄一厚两件保暖内衣。这样穿着,比穿大棉袄精神多了,人不累赘,没那么冷。又显得有精神。
张祥把自己的党徽章别再了胸口。把自己的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确定没有任何问题。
桂花从里屋出来,看着自己丈夫今天这严肃的模样,她默默的从里屋大衣柜里拿出了一套曹文清去年给他买的大衣。
“儿媳妇给买的大衣,去年买的你都没舍得穿过。今天穿上吧。”桂花把大衣递过来:“省的冷。你这大棉袄也不穿,到时候外面一吹风,冻死你。”
虽是埋怨的话,但亦能听出里面的心疼。
张祥笑了笑,他道:“好,儿媳妇的心意也不能浪费。我是舍不得穿,这件毛呢大衣要差不多一百块一件呢。都快是她一个月的工资了。”
“你呀,也别为小福小曹担心这点钱了。他们现在不缺这些。小曹去苏联讲学一趟,苏联人送她貂皮袄子都好几件。她也没敢收,最后推辞不得才收了一件。苏联那边讲学,还有去其他国家讲学,到其他单位做培训,她都有补助。赚可是你的好几倍。”桂花絮絮叨叨的给张祥把衣服披上。
这是一件深棕色的毛呢大衣,用料厚实,防风性能很好,而且挺阔有型。配上张祥穿的灰色毛呢中山装倒是很配。
“今天是最后一次去厂里了。精神点。”桂花把张祥的皮鞋拿来,皮鞋也是擦得锃亮。
“最后一天,最后一次了。”张祥穿上皮鞋,感慨一声。随后慢慢的踏上那条他走了几十年的上班路。
从最早的民国混战时期,再到日本人占领北平的日占时期。然后日本人被打跑了但是依旧难熬的解放战争时期。
再到新中国时期。
张祥也从一个炼铁作坊的小学徒,慢慢的成长为一个钢铁厂的青年工人,技术骨干,再到现在大家尊敬的大师傅。拿过两次北京市劳动模范,一次先进个人。
张祥走在下着小雪的街上,回想着自己的这一辈子。没有行差踏错,也没有干什么缺德的事情,娶了个老婆拉扯大五个孩子。兢兢业业的炼了一辈子钢。
好像是没什么值得后悔的事情。
“张师傅,今儿个又是参加厂里的大会,又评上先进个人了?”一声招呼把张祥从想象中拉回现实。
常买包子的店铺那里,包子店老伴笑呵呵的招呼他:“今儿个要不要来俩包子?”
张祥走过去道:“什么先进个人啊,我是船到桥头车到站了。嗨,今天我就算是正式彻底的退休了。不过包子还是要吃的,给我来俩白菜肉包子。”
做包子的老板给张祥拿了俩包子包好,他还乐呵呵的道:“张师傅,什么船到桥头车到站啊。你的技术我们附近谁不知道啊。你以后肯定能返聘的。”
“借你吉言了。”张祥付了钱,有些敷衍的说道。
这上班的路在最近十几年变化很大。因为有很多从前的矮房子都被拆掉,建成了更高一些的楼房。这些四五层的楼房看着比从前的平房气派多了。
街面上的饮食也是丰富多了。能愿意花钱吃早餐的人也多了。张祥没由来的想着这些乱糟糟的事情。
唯独没有想着以后返聘的事情。
他边走边吃着包子摇头道:“真以为炼钢是包包子吗?”
今天张祥穿的很正式,比很多厂领导都向厂领导。因为今天不仅仅是张祥退休,连带着张祥那个一起工作了十五年的高炉也要退休了。
今天是张祥的退休日,也是高炉的退休日。厂领导索性搞一个仪式。因为张祥的那个高炉是首都钢铁厂的功臣。
张祥作为组长,带领团队曾经进行了几次细节工艺和工作流程上的改进。将高炉年产量从十八万吨,突破到了年产量二十万吨。
那也已经是极限了。
张祥走进工厂,相熟的工人们都和张祥打着招呼。
厂里的领导也刚好看到张祥,副厂长老雷招呼这张祥:“老张,你来了刚好刚好。过来,我还说找你呢。怕你晚了。”
张祥尽可能让自己平静一点道:“今天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可能晚到呢。怎么拆除工作就要开始了?”
“嗨,你没来怎么会开始呢。新的炼钢车间要好了。新的炼钢炉设备也要到了。市里的领导要来。厂长说了,你也一起去吧。你为厂里工作了一辈子,现在临退休了,怕你放心不下。带你参观一下先的炼钢车间和新的设备。”
老雷上下打量了一下张祥,然后哈哈笑道:“今天你穿的这身挺好,像个领导。今天还有大合影呢,工业部的大领导都要来。走走走。”
张祥被老雷拽着走了,说实话张祥对于什么领导来参观并不感兴趣。虽然说又是北京市的大领导,又是工业部的大领导。但是在张祥眼里都没什么。
他的心思只放在了新的炼钢车间上。
一个全新的巨大车间耸立在大地之上,比自己那条产线上更大的炼钢高炉矗立在那,令人望而生畏。
当负责讲解的技术员将其技术参数一说出来的时候,张祥都有些失神。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确定投产的大型低吹法炼钢炉。比传统顶吹法进氧量更大更好控制。前两年已经在鞍钢实现了年产十五万吨级的实验。目前包括鞍钢、首钢、武钢、宝钢在内的多家钢铁企业已经要开始大规模推广这种炼钢炉。目前我们这种底吹式炼钢炉最大年产量可以突破至一百万吨。而接下来两年将会进一步突破,年产量达到三百万吨的高炉也触手可及了。”
张祥远远的望着那个高炉,眼神崇敬的如同看向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