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规划与代表
关于台湾地区和内地的大三通会议,开的是很快。因为大家的意见是差不多统一的。
台湾地区已经解放好几年了,既然后续的清理工作做的不错。那么开放全面的大三通就是应有之义。开放大三通后的五到十年,让台湾和内地全面恢复正常通行,尽可能地减少和免除审查。
唯一要讨论的就是关于三通之后,如何简化审查手续,又应该简化到哪一步?这些是需要讨论的。其他问题都不大。
而真正讨论比较激烈的是关于华商华侨的问题。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从抗战时期到我们新中国建设的时候,有大量的华侨华商对我们国家进行过大量的资助。”
“比如说陈嘉庚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面有很多的爱国商人。所以我们需要慎重的考虑对待他们的态度。”
主持会议的是副总理李先念。同时李先念也挂职在国务院工作。
不过现在国务院的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职权被计划经济委员会给分走了。
已经被扶正当正主任的李锐,论起实际权力来说应该只高不低。
所以李先念做了开场之后就看向李锐,希望李锐能表态。
李锐道:“关于华侨和华商的问题我看了。从马来西亚到菲律宾,再到泰国、印尼等等。他们现在的处境却似乎不太妙。”
李锐开会喜欢直话直说,不兜圈子的直面主题:“我的办公室里现在就有几十封信件。是关于这些华商们如果回来中国,怎么安排或者是希望得到照顾之类的。我本人立场并不反对这些求安排求照顾的信件。人之常情嘛。不过原则就是原则,如果这些华侨华商愿意回国居住,我们很欢迎。但是投资,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至于他们带回来的财富,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对其进行保障。如果他们愿意回来,那么要严禁各级地方政府去找他们打秋风。以各种名义强迫或半强迫要求他们捐款。”
李锐继续说道:“而关于投资办厂,即便是公私合营也不行,我是不同意开这个口子的。商人是逐利的。他们想要投资办厂,也是想要投资那些能快速赚钱的领域。比如说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的纺织业。”
“可是我们的纺织业是我们自己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研发了技术,才搞起来的。他们进来投资,直接享用我们的成熟技术和相关配套。这是不行的。而且在这些能快速积累财富的领域,我们也不缺他们的投资。”
“如果真的想要投资,可以让他们投资长期国债,十年期、十五年期和二十年期的。利息也不错,对我们国家也有用。这笔钱我们可以用在那些需要的地方。”
李锐发表完了意见,很简单和直白。就是欢迎这些华商华侨回国定居,但是想要做生意?那还是免谈了,很多华侨华商都是首鼠两端的人物,正儿八经铁杆的爱国商人还是少。很多人叫一声爱国商人,纯粹是给他们面子。
想要赚钱就两种方式,要么回来工作,根据你的能力安排岗位。要么就是拿钱投资长期国债。现在的长期国债的利率很高,十年期的长期国债年化利率百分之五点五。可以说是一个回报率不错,同时风险很小的项目。
这也是李锐他们开会研究过的。需要吸纳更多的外汇资金,但是又不想要那些人指手画脚。
会议上对于李锐的提议进行了讨论。大部分人都表示可以接受。而且这样也能保证华侨华商的利益,同时也是保证国内的利益。
毕竟总不能好事都是一个人占尽吧。现在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产业都是飞速发展。连个体户勤奋一点都能赚不少钱的年代,那些华商不可能看不出来。
他们想要在这个时候回来,那么他们最好是回来,而不是想要单纯的捞钱。
李锐的提议基本上通过了,还有一些细则那就是下面的工作组慢慢的拟定了。不过大方针是这样的,不会变。
而海外华商这些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或许说,海外华商和华侨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
一个在外的群体,应该是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可以给他们撑腰对吧。但是中国不太一样,其他一些国家的强大,比如说欧洲一些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他们的强大也就是地区性的强大。
而中国的崛起性强大是世界性的强大。现在就连苏联内部都对中国的崛起产生分歧。要不是赫鲁晓夫一派把水搅浑,指不定已经有苏修跳出来要说先解决社会主义内部大哥二哥的问题了。毕竟有的苏修份子已经开始在内部撰写中国强大后会武力夺回海参崴到贝加尔湖的一大片土地。
苏联都如此,更何况其他的国家了。美国是最明显的,一个苏联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再来一个中国,那岂不是要把罗斯福先总统从坟墓里复活才能搞定。
而那些在中国之外的商人和华侨就是他们出气的对象。也不单单是出气,在美国看来,这也是剪除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步骤。
毕竟有很多人还是有中华认同的。
最先开始的就是在东南亚地区,从菲律宾到印尼,这些国家都开始了或多或少的排华风波。
现在的势头还没有那么明显,没有开始元时空之中发生的排华屠杀,但是也已经有了一些势头了。
比如说在南亚几个国家,包括印尼在内的几个国家开始征收一项专门针对华人的税收。
印尼的华人要比当地人多缴纳百分之三十的税收。理由是当地华人有着比当地印尼人更好的教育,所以产生了一种非正当的竞争关系。
而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当地华人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来平衡这一点。
印尼的华人瞬间群情激奋了起来。多缴纳百分之三十的税,很多人的人小生意就会血本无归了。当地的华人代表找到了印尼华商领袖,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印尼有最大的四大华商林、黄、郭、邱都在列。一众被更多小商贩们选出来的华侨代表们准备向四大华商诉苦,希望他们看在同胞的份上帮帮忙。去劝说一下印尼当局,毕竟四大华商在印尼还是有些地位的。
不过几名小商小贩的华人代表们刚走进四大家族准备好的会议室里,就见到了一个身穿军装的印尼军官神闲气定的坐在那儿,看见十几名华人代表来的时候,他淡定的站起来笑道:“怎么?你们华人是打算联合起来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