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进步与开刀
李锐过了四十岁之后,就觉得时间过的越来越快了。
也许是因为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给他自己留下的空闲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三个五年计划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整个新中国也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了。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垮,教员的权力也是平稳过渡。
对内的清洗也算是很顺利。
这些都是大战略上的事情。而放在各地基层,那就有更多更细致的东西。
比如说供销社系统开展到全国几乎所有农村去了。基本上人口超过一千人,或者是生产力经济活力达到一定额度的农村都开设了供销社或者是双代店。
双代店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特色性的过渡产物。是代购代销店的简称。属于供销社的下属单位。主要职责就是代购农村的生活物资和农业生产物资,代销农村的农产品物资。
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循环起来,形成交换。
不过代销店也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说生鲜蔬菜这种东西,不是所有代销店都能处理。因为生鲜蔬菜的保质期很短,需要快速的周转。
如果供销社和双代店没有快速周转运输的能力,就会造成挤压库存和损坏。所以1964年湖南集义村生产大队生产了大量的蔬菜,代销店无法快速周转,集义村自己进行了周转售卖。这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讨论集义村的行为是否合理合规,最后给定性是合规的。因为在双代店和供销社无法有效保证农副产品的周转,而造成了农产品的挤压和损坏,那是属于极大的浪费行为。村集体自主自发的完成城乡之间的交易转换,是合理的。
之前在北京街头的大讨论中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了,也给将这件事到底是资本主义行为还是社会主义行为定性了。
供销社和双代店的大量开设,不仅仅是完成了城市和乡村之间剩余物资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给很多农村带来了现代文明的一束光。
因为双代店每个月都会有新的书籍报刊到货的。这是政治任务,必须下发下去。村干部也义务每个月定期给村民们宣讲国家政策,读报纸杂志之类的。
不敢说所有的村基层都能做到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吧。但是只要能完成任务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都比从前那种一潭死水的农村好多了。
供销社和双代店还仅仅只是这些年发展的一小段。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就没有放下。
城市里面的发展就不提了。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村的发展。东北、华南华北华中等地区乡村小学的覆盖渗透率已经做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基本上覆盖到了当地的农村儿童的读书需求。而在发展较慢的西南西北地区,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二左右的覆盖渗透率。
现在全国的乡村干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谁家要是不让孩子上学,那当真是绑着也要去上。
家长要是阻拦,那就真的别怪村干部不客气了。毕竟有的家长思想过于老旧,觉得十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是半个劳力了。可以在家里帮着喂养家畜,捡拾柴火,烧火做饭顺便还能带弟弟妹妹了。
有的家长可舍不得放这半个劳力去读书。
这时候就要村干部们去干活儿了。村干部们的工作也就多了。有时候对家长也就比较粗暴了。这年头还没有那么细致的管理和执法,很多地方都很粗放。
不过粗放管理也比不管理好。不管怎么样,小孩子要先去学堂学东西。
有的家长说孩子去了学堂学东西就学野了,就不老实干活了。这些也都是些屁话。无非是学校里的老师讲了很多故事,给了他们很多知识,让那些读完了小学的孩子们开始有了对未来的畅想了。
而在这一点最直观的表现上就是高考了。
1965年高考,全国本科、大专一起招生量为六十万人。比元时空之中的二十几万人翻了一番还多。
1950年,就没听说过农村有高中,更没有人能考上大学的。
但是在1965年录取的大学生之中,来自县一级高中的学生达到了二十三万人左右。占到了总录取率的百分之三十八。
这二十三万县级高中生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高中生来自于县城下各大队、生产合作社。他们都是真正的农村来的。
在这个年代,这个比例已经很可观了。不用搞什么推荐上大学,就让这些农村的学生们一个公平学习的机会,虽然说农村生活艰苦,但是他们抓到了机会,就会奋力的改变命运。到了大学和大专就不要学费了,而且还会有国家的补贴,虽然说不多,但是也够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的日常饮食的开销了。
而且,专科生的比例会进一步的扩招。国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后能上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会更多。
至于那些工业产品和技术上的革新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说不过来。毕竟李锐带来的新技术太多了。很多地方都弯道(或者直道)超车了。
而李锐和一众领导们开会制定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国家控制的通胀会带来人民购买力的提升。这其中城市资源疯狂收割农村资源、地区贫富差距扩大、内销保障吃紧等等问题都是在眼前的。
如果下一个五年,中国能顺利的渡过李锐等人制定的通胀计划,那么新中国就将真正的走进内循环。
当然,还有下下个五年计划里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增加,所以需要向外收购资源等等。也要在这次五年计划中打好前哨战。
而到了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还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的经济建设等规划。现在已经开始划定东部、北部经济较强城市和省份对口中部西部经济较弱省份和城市的援助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李锐就觉得时间不太够用了。
而他现在又要开一个会。是关于台湾地区与内地恢复自由往来,与海外华侨回国探亲的议案。
台湾地区虽然是解放好几年了,但是台湾这个地方毕竟是被蒋总裁统治了这么多年,还被美国、旧日本轮番渗透过那么多年。
所以台湾地区的敌特份子和顽固反动残余的数量很多。这些年来台湾地区的老兵想要回乡探亲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动辄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而一些内地的老人唯一的子女在台湾,想要去台湾投奔子女或者是台湾的老人想投奔内地的子女,(或者是丈夫、妻子想要去团圆)也是要受到各种严格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