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3页)
她入宫前便通一些药理,自生了周祺之后便一直避孕。
现在听儿子说要送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来给她做女儿,郦太后也有些期待起来。
辛月还不知道她刚做了半年县主,马上又要升职了,坐着宫中的马车被安全的送回了家。
和宫中内监道谢又送了个荷包之后,辛月进了家门,家中不论爹娘、姑母、兄妹,都有些挂心她为何入宫这么久不归,现在见她平安回来,才都放心下来,辛姑母立刻起身说:“月娘这一日都没吃饭,怕是饿了吧,姑母给你煮碗面条去?”
辛月的肚子里被玉米和红薯塞得满满当当,而且这两种食物没那么容易消化,她半点都不饿,还有些胀气呢,连忙摆手说:“姑母莫忙,我在宫中吃过饭食了,今日什么都吃不下了。”
听到辛月说在宫里吃了饭,家人都十分惊讶,辛长平先开口问:“皇上留你们用膳了?”
“只留了我,皇上果真如爹爹所言,吃穿用度十分朴素。”辛月摇摇头,想起那位被连总管带走的张氏丝坊少东家,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来京城后这几日在忙着筹备丝织大会的事情,还一直没有时间同爹爹与哥哥聊她的新想法,今日正好爹爹和哥哥都休假在家,辛月便说:“爹爹、哥哥,我有重要的事情想请教你们。”
辛长平还以为是辛月入宫发生了什么事情,宋氏和辛姑母自认帮不上什么忙,也不凑过去,于是辛长平便带着儿女去了自己的书房。
都坐下后,辛长平问女儿:“今日在宫中发生了何事?”
辛月想着爹爹便是在户部任职,想来应该也知道些内幕,便说:“我与那张氏丝坊的少东家一起入宫,说来也怪,他一路都十分紧张害怕的样子,我还以为他是因为初次面圣所以这般,谁知皇上只不过问了一句他家既是江州最大的丝坊,为何才有两种布料入选,那张经便突然瘫跪在地,举报了江州蒋家与徐家侵吞税银。”
辛长平在户部只做厘清田地之事,倒是亲家杨怀德在带头清算各地商税,两家住得近,又在一处做事,他们倒是常常同去同归,现在家里人多拥挤,杨怀德才不再过来,先前还常常过来蹭饭呢。
辛长平确实有听杨怀德说过江州税银有蹊跷,他们查出的外地绸布商人贩布
纳税的数额和江州产丝、织布的税额对不上,相差甚远。
现在听辛月说起这事,他恍然道:“竟然真是江州织行搞鬼,既然这张氏丝坊的少东家吐了口,想来此事一出,户部有得忙了。”
可不是,追缴历年所欠税银,这可是个大工程,不知道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年文书要翻呢。
不过此事和辛长平关系都不大,他是厘清田地的牵头人,便是杨怀德那边人手不够,要调人帮忙,也不会调动到他头上。
和女儿就更没什么关系了,辛氏商行如何纳税辛长平都知晓,绝无半点隐匿的,所以女儿说有要事要问,必不是此事。
辛长平便问:“月娘,你说有重要的事要请教我们,是何事?”
辛盛也好奇的看过来。
辛月便说出她考虑了许久的一件事情:“爹爹、哥哥,你们记得你们去京城后,我与江、韩两家达成合作之事吧?”
辛长平与辛盛都点头,京城与潍县通信不便,他们是事后才从女儿的家信上得知此事,但不论是辛盛还是辛长平,都不觉得女儿这般做不对。
虽然江、韩两家与自家颇有私怨,但一是终究没有伤害到自家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既不是生死仇敌,便没必要抓住不放。
二则是江、韩两家有回头之心,他们愿意上交土地给朝廷,此乃大事,那点小恩怨在朝廷大事面前,便该放过了。
辛长平闻言便说:“月娘此事办得甚对。”
辛盛也点头附和道:“妹妹做得好。”
辛月倒不是要向爹爹、哥哥求认同,她只是以此事为引,说出她思量许久的一件事,道:“自那之后我便在想,当年明相以海贸之利,诱使安州世家和皇室宗亲上交土地,如今皇上要继续收土地之策,可海贸之利已经被安州世家和皇室宗亲固化了份额,皇上还能拿出什么来与世家交换?”
辛长平有些惊奇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他本以为女儿要与他请教的是商行之事,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谈及的是国事。
倒不是他看轻自己的女儿,只是女儿去年才开蒙读书,虽是儿子在负责教导女儿读书,但辛长平也常过问女儿的读书进度,知道女儿如今最多也就是一个蒙学生的水平。
他知道女儿在经商方面素有天才的奇思妙想,但他现在依然十分惊愕,大概就相当于现代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突然和父母开口畅谈国家大事。
辛盛也有些惊讶,但是在离开潍县之前,他与爹爹科举分析考题时都没有避着妹妹过,想来妹妹都记在了心中,便问:“妹妹提起这事,是有什么想法吗?”
辛长平和辛盛一起期待的看着辛月,难得他们谁都不拿辛月当无知小儿看,没觉得她提起这般国之大事是儿戏。
辛月便接着说:“上回张家哥哥成亲,因为听说朝廷自海外运粮而归,担心粮价会跌,后河镇大族张氏便找上我,也想与我们商行合作种桑园,因江、韩两家之事,我便试探的说只有张氏如江、韩两家一般上交了隐匿的田地,我们才会与他们合作。”
这事辛长平和辛盛还不知晓呢,因为自那之后一直忙着研发新布,辛月也没想起来与父兄细说,现在听闻此事,二人连忙追问:“那张氏同意了?”
辛月点点头说:“他们同意了。”
辛长平和辛盛震惊的对视一眼,都有点猜测到辛月今日寻他们究竟所为何事,只是猜测到了也还是控制不住的讶异,辛长平原先觉得女儿有才华,虽是女子不能如长子一般科举为官,但能在经商之道上走出一条路来也算是不负她这份天资。
可现在他忍不住想,若女儿不是受性别所困,以女儿的眼界与胸襟,如何不能与他们一般站到朝堂之上!
辛盛最先坐不住,开口问:“那妹妹的意思是?”
铺垫了许久,辛月这才说出她究竟想做什么事,她眼神坚定的说:“朝廷没有新的利益引诱世家,但我们商行有,似张氏这般知晓坚守土地不智的世家大族应该不少,但光用银子买他们的地,他们还是不舍的,一笔买卖和可传世的买卖,他们分得清。”
最初他们办这个商行,便不曾想过要做什么富可敌国的巨贾,每家一年能分个千余两银子,大家就已经万分满意了,后来发现规模不受控制,辛长平便忧心过,女儿提出把利润分出近半给皇上,辛长平是第一个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