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姜南星再是向着自家表弟,也不能睁眼说瞎话,那个沈砌当然肯定比不上他的挚友辛盛!但确实也是个天才……

一想到若是沈砌乡试再中,那些讨厌的沈家人又要嘚瑟了,于是姜南星咬着牙说:“表弟,你肯定能考过乡试的!”

沈砺无奈的揉了揉额头,干脆装作困极了说:“表哥……我困了,我要睡了……”

说完沈砺立刻闭紧眼睛,控制着呼吸装作已经入睡了的模样,不论姜南星再说什么话,都不搭理一句。

想到明日一早沈砺便要去和辛家人汇合,随着御驾一起返京,姜南星这才闭上了嘴巴,不再打扰沈砺睡觉,不过这一晚他都没睡好,第二日起床之时便顶着两只熊猫眼。

天还没亮透,姜南星还不到去药堂的时候,正好也半年没见过辛盛他们了,干脆便背着自己的医药箱先送沈砺去辛家。

路上姜南星时不时的伸手拍一下自己的医药箱,弄出一阵声响来。

沈砺便垂目去瞧姜南星身上的药箱,见这药箱造型新颖,并不是舅公与表舅们常背的款式,抬头又看见表哥满脸的骄傲之色,眼神里就差直接写上“快问我”三个字了。

沈砺压下笑意,摆出一副疑惑的模样问:“表哥,你这医药箱怎么和舅公他们的不一样?”

姜南星闻言脸上便露出大大的笑脸来,得意之色更甚,摸着医药箱说:“这是月娘妹妹送我的生辰礼,特意替我定制的,月娘妹妹自己画的图纸请辛家二叔亲手做的呢。”

说完他还打开锁,掀开上盖来给沈砺介绍道:“你瞧,这最上面放的是银针,等日后我和阿爷学会了扎针之术便可替人施针治病,这还放了一方锦帕,若有女子求诊,便可在其手腕上盖着锦帕把脉,拿起这个隔层,下面便是多个小格子,可以放咱们药堂的成药,若是对症便可直接给病患开药,最下面是一个抽屉,拉开便是笔墨纸砚,若是需要开方熬药,病人家中不一定备有笔墨,我就可以取出笔墨来现场开方。”

沈砺仔细的瞧了一遍,点头夸道:“这医药箱很不错,想得很是周到。”

姜南星炫耀完后脸上更是笑意不断,高兴的说:“那是,这可是月娘妹妹特意给我定做的嘛,阿爷瞧见了都喜欢,给了我许多银子叫我再买一些,阿爷自己留了一个,另外的还准备回京城的时候带回去给爹爹、叔父还有咱家药堂的大夫们呢。”

沈砺闻言忙说:“那为何昨晚不提?我今日便可带回京城去呀。”

姜南星摇头说:“这医药箱沉着呢,又占地方,你是随着辛家的马车回来的,阿爷怕车上放不下,反正这东西又不急用的,等我们过年前带回去便是了。”

这倒也是,沈砺想想若是两个还好,若是太多确实不好占那么多地方放,便不再说这个。

这么一路说着话,便到了辛家,姜南星来辛家比沈砺都多,自然也不见外,跟着便进去了。

姜南星先去给辛长平和宋氏问了安,便直奔着找辛盛去,先勾肩搭背的亲近了一会儿,再才出言打听道:“辛盛,你瞧我表弟如今的学识,若是八月院试过了,明年可能试试参加乡试?”

辛盛闻言瞧了一眼沈砺,见沈砺面色紧张,眼神忐忑,辛盛沉思了一会儿说:“以砺哥儿现在的才学,过院试是不难的,乡试比院试的难度大了太多,若要参加乡试的话,那这一年的时间砺哥儿需得更加勤学才好。”

听到辛盛说乡试比院试的难度大了太多的时候,沈砺以为自己是不够格参加乡试的,眼神还暗淡了一瞬。

虽然昨晚他也清醒的拒绝过参加乡试,但今年县试和府试接连取得前三的成绩确实让他自信了许多,所以也难免在舅公的劝说和表哥的夸赞下起了点奢望。

沈砺刚想在心里劝自己一句以后要脚踏实地,却听到了辛盛后面的话,这个意思是如果自己再努力勤学,到明年就可以参加乡试吗?

沈砺抬头看向辛盛求证,辛盛对着沈砺点了点头说:“砺哥儿底子打得很稳,只是乡试

考的范围比院试更大更广,这大半年需要扩充更多的知识,会比现在更辛苦一些,如何?你要试试吗?”

姜南星刚才也以为辛盛前面那话是说沈砺还不够水平,劝沈砺放弃的意思,没想到峰回路转,姜南星比沈砺还高兴,连忙拉着沈砺的袖子撺掇道:“表弟,那你考完院试就留在京城继续跟着辛盛和辛叔叔求学吧,若是明年能考过乡试,十四岁的举人,你可不比什么天才差了!”

从小被人喊做天才的辛盛无辜躺枪,无奈的撇了姜南星一眼,但因为深知姜南星是个什么性格,所以辛盛才不往心里去呢。

沈砺有些犹豫,他从小就是个不怕吃苦的性子,犹豫的自然不是怕要更加努力,他是怕太麻烦辛盛和辛伯父,毕竟自己与辛家非亲非故,只是因为表哥而和辛盛结识为友,如今已经在辛家叨扰了半年,如何好意思再又麻烦辛家一年……

辛长平在一边听了半天,也在心里思索了半响,见沈砺脸上纠结,他走过去出声道:“砺哥儿,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辛长平原先还在潍县的时候便见过沈砺几回,也常在儿子嘴里听到沈砺的事情,知道他是个天资尚可却勤奋非常的孩子。

与儿子辛盛不同,辛长平自己便是个天资尚可的人,辛盛进学之后辛长平就很少再在辛盛的学业之上出言指导,因为深知辛盛走的和自己不是一条路。

过年之前,辛长平见沈砺风雪无阻的来自家与儿子请教学问,便内心十分动容,虽然他公务繁忙,却也抽出了几天时间下值之后去帮着指点了沈砺几日。

那时他便觉得辛盛走的路与自己不同,与沈砺也不同,沈砺受儿子指点虽然也进步了许多,但要跟上儿子的思维还是很吃力,学得有些辛苦,倒是自己教导沈砺的时候,对方接受得更快。

因为在沈砺身上看到了早年勤学求知的自己,这半年沈砺住到辛家之后,辛长平每逢休沐日,只要无事不出门,便会整日指点沈砺读书。

也是这半年的日日相处,让辛长平对沈砺愈发的欣赏和喜爱,心里也起了丝收徒的念头。

他自己虽然有两个儿子,可大儿子是个他教不了的,小儿子瞧着也是大儿子那般的天才,他又不是走学官那条路的,这辈子想给人做先生,还真就只能自己收徒弟。

虽然辛长平不想走学官的路,但读书人大多都会想有个衣钵传人的,就像当年杨怀德瞧见辛盛便如获至宝倾囊相授,辛长平看沈砺便也有点那个意思。

沈砺被吓了一跳,一是没想到辛伯父就在旁边也不知道听了多久,他有些羞涩,辛伯父是他尊敬的长辈,他受了辛伯父许多教导,心里其实偷偷拿辛伯父当师父看待的,而且因为从小缺父母关爱,他甚至还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幻想过:若自己是辛伯父的儿子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