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2/3页)
二是被辛伯父的话语惊吓到了,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幻听了,不然怎么会听到辛伯父说出他心里偷偷期盼之事呢?
沈砺满脸的震惊,转身看着辛长平,迷茫的问:“辛伯父,我可是听错了?您是说愿意收我为徒?”
这般正经的大事,且是对表弟甚有好处的喜事,姜南星这般性子跳脱之人都忍住了,憋着话没有出声打扰。
辛盛惊讶了一瞬,但也没有要反对的意思,反而面带微笑乐见其成的瞧着自己的爹爹和好友。
辛长平点点头,笑着说:“你当然没听错,只是我有政务在身,还是只能在空暇之时教导你,不过你既然有意参加明年的乡试,那我也要多挤出些闲暇来了。”
得了辛伯父的肯定,又见辛伯父已经开始替自己打算起来,沈砺自然不会拿乔,心中满是惊喜的跪下,抬头眼眶微红的高声喊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说完沈砺便干脆利落的给辛长平磕了三个头。
辛长平连忙笑着把沈砺拉了起来,拍了拍沈砺的肩膀说:“今日匆忙,为师什么都没准备,等回到了京城,咱们再正经补上一个拜师礼。”
沈砺笑着应是,确实他也该补上一份正经的束脩礼才对。
不过虽然拜师礼回京城之后还要补办,但师徒名分这就已经定下了,于是沈砺今日便改了口,被辛长平带着去拜见了宋氏口称师母,又与辛盛和辛年师兄、师弟相称,最后见到辛月之时,笑着喊了一声:“师妹。”
辛月听说自家爹爹收了沈砺为徒,也挺高兴的,便亲热的喊了沈砺一声:“师哥。”
以如今的师徒关系而言,沈砺以后便算是辛家自家人了。
天色越来越亮,快到御驾要启程的吉时了,辛家人便都坐上了马车往御驾那去汇合,姜南星便在此和表弟与辛家众人告别,只辛月跟着上了马车,还要再去见一见皇上。
姜南星亲眼看着表弟拜了师,哪还有心情直接去医馆,见辛家的马车走了之后便快步往自家走去,一进门就迫不及待的大声喊道:“阿爷!阿爷!你在哪儿?我有大事要告诉你!”
姜御医皱着眉从屋里出来,问他:“你送走砺哥儿了?怎么不去医馆,跑回来做什么?”
姜南星跑上前去拉着姜御医的衣袖说:“阿爷!表弟刚刚拜了辛盛之父为师,日后他就是状元郎的徒弟啦!我是赶着回来告诉你此事的,辛叔叔说回京之后要正经办个拜师礼,咱家是不是得替表弟好好准备一份束脩呀?”
姜御医闻言惊讶了片刻,然后便满脸是笑意,高声道:“那好!那好啊!砺哥儿能拜辛大人为师,不仅对学业有益,将来步入官场,也能得到诸多帮扶,这可是大好事,快写信送去京城,让你爹娘精心替砺哥儿准备好束脩。”
“嗳!”姜南星高声应下,放下医药箱便去屋里摊纸研墨写信,一边磨墨一边还和跟进来的阿爷说:“我听辛叔叔和辛盛的意思,表弟若要参加明年的乡试,需要更加努力的勤学一年,那便是明年可以一试的意思吧?”
姜御医扶着胡须笑着点头道:“我本是想让砺哥儿明年长长见识,可既然他拜得了贤师,许是明年乡试便不止增长见识了。”
“那就太好了。”姜南星愈发高兴起来,提笔写信之时便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娘亲和爹爹千万要用心,莫要丢了表弟在师门的脸面。
辛月跟着家人的马车到了御驾之后,便下车往御驾那边走,护卫御驾的兵丁都知道辛月的身份,便也无人拦她,直到到了御驾旁边,才有宫人问她可是来求见皇上。
辛月点头说是之后,那宫人便爬上御驾去通传,不一会儿就下来接辛月上去。
周祺不等辛月行礼便拉了她坐下,说:“此次重逢过于短暂,朕盼着皇妹早日搬到京城,等定下去京城的日子记得来信。”
辛月点点头,又和周祺闲聊了几句,等连玉来催说该动身了,辛月便被周祺亲自送下御驾。
辛月站在路边,见自家的马车经过,车窗的布帘是掀开的,娘亲、哥哥、弟弟的脸都挤在窗前,后面隐约还能瞧见爹爹和沈砺的脸,辛月高举着手摇晃着与他们告别,嘴里喊道:“京城再见!”
送走了皇上和家人,辛月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便召集了辛氏商行的管事们来开会。
得知辛氏商行的总部将要搬迁到京城去,众人都很惊讶与不舍,但听说是皇上的意思,他们也不敢反驳。
再加上辛月解释将来天下九州几乎处处都有蚕所,日后辛氏商行的规模无比壮大,年底要召各地的管事来总部汇报工作,交账结银,总不能让他们都来潍县这个小县城。
对了,还有施维和辛氏丝坊合股的制衣坊,辛氏占了制衣坊四成的股,施维自己做了制衣坊的管事,如今他也在辛氏商行开会的管事之中。
其余几个管事不舍让辛月把总部搬去京城,施维却没有这个想法,他家本就在京城,他又不是贺州人,且他野心勃勃还想把制衣坊开遍九州呢,自然不会觉得辛氏商行的
总部去京城不好,反而兴奋起来说:“那以后每年年底我们都要去京城咯?”
施维心想这样更好了,他每年都能回到京城让他爹看看自己的事业做得多大!看他爹还怎么小瞧他!
宋惜娘还是不舍,忍不住问:“那搬到府城去不行吗?东安府是贺州首府,总不是小地方了吧?”
还是胡娘子见多识广,拉着宋惜娘劝解道:“将来天下九州的蚕所开办起来,辛氏商行就不仅仅是辛氏商行了,与皇家牵扯这般深,却离京城这么远,确实不太合适。”
宋惜娘虽不是什么很有商业头脑的人,可也不傻,胡娘子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她自然懂了,难怪皇上会主动催着表妹将总部搬到京城。
大家便再没有挽留之语,开始讨论起辛月要带哪些人去京城,将来总部设在京城之后如何管理各处蚕所和潍县的丝坊、染坊、制衣坊了。
胡娘子一心只想管好丝坊,没有去京城常驻的想法,宋惜娘更是不能离了染坊,而蚕所的辛长康和辛墨更是不能走。
辛祝除了是染坊的管事,他还是辛氏族长,更不可能离开宗族。
而施维在贺州的制衣坊刚起步,还得盯在潍县,而且将来还要往其余九州发展,也是不会现在就回京城的。
扒拉了半天,竟然没一个人能跟辛月去京城的,要到京城开办商行总部,总不能让辛月一个光杆司令去重头开始吧?
辛长康虽然有两个儿子,可大儿子在读书,一心要追随大伯和大堂哥的脚步科举做官,对经商没有半点兴趣,也分不出人去帮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