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人菜瘾大

李世民一脸懵逼,带着点不知是不是做梦的茫然,望向几位重臣与他的父王。

不知是谁窃窃而笑,定睛看去又找不到了。

“有人要废太子?”

“是赵王偃要废太子。”尉僚含笑道。

“哦。”李世民松了口气,想起是怎么回事了。

这件大事主要涉及的人物有这么几个:

赵王偃,宠幼废长,被美色所迷,枕边风吹得他骨头都酥了,脑袋也昏了。

太子赵嘉,过世的王后所生,嫡长子,目前没有犯任何足以被废的错误。——注意是任何,可见品行不错。

幼子赵迁,目前十岁左右,子凭母贵,极为受宠,但没有什么关于他的好的故事传出来,估计也谈不上有什么能力。

废太子事件的源头倡后,赵王的第二任王后,原是邯郸的倡女(乐舞伎之类),——邯郸这个地方指定有点说法。赵王对她一见钟情,见色起意,不仅立她为王后,还想立她生的孩子为太子。

可是赵国已经有一个稳定的太子了,那怎么办呢?

赵王及倡后二话不说,就要废太子。

这个消息由郭开传给姚贾,又传到秦国来。嬴政眼都不眨,就挥金如土,让姚贾帮助郭开,大力促成此事,搅得这浑水更乱。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什么?”李世民被吓一跳,偷偷摸摸怨念地瞅瞅嬴政,醒都醒了,也就关心两句。

嬴政把姚贾的密报放他手里,轻松道:“赵王后散布谣言,诋毁太子嘉,令其恶于赵王。赵王下令废太子,李牧等人上奏,力谏赵王,‘不可废长立幼’,均被驳斥了。太子即将被废,迁于邯郸幽禁。”

这件事看似是倡后和太子的博弈,实际上还隐藏着郭开这种宠臣和李牧这种武将之间的斗争。

也就是范雎和白起的翻版。

通常来说,武将都是斗不过宠臣的,白起不例外,李牧也不例外。

早在赵王要立倡女为王后时,李牧就曾经强烈反对说:“大王立此女子为后,就不怕造成祸乱吗?”

赵王当时很自信地回答:“乱与不乱在于我,与她一个女子有什么关系呢?”[1]

好的,现在确实乱了,也确实在于他,这人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李牧只是被驳斥了吗?”李世民脆生生道,“能不能让他被调离雁门?”

“恐怕不能。”尉僚回答道,“一旦李牧调离,北方匈奴就会趁机南下,赵王还没有蠢到这种地步。”

“好吧。”李世民很遗憾,“那我们打算做什么?”

“盟郭开,赂赵后,废赵嘉,扶赵迁为太子。”嬴政简单总结道,一看就知道,早已深思熟虑过了。

“那很好了,太子一废,朝堂一乱,等赵王一死,赵迁继位,主少国疑,太后主政,奸臣当道,李牧的死期也就不远了。”李世民愉悦地弯起眼睛,“我就喜欢看见这种事。”

尉僚失笑,温和道:“若能因此少动些刀兵,确是好事。”

“可是几位将军也在这里,是要准备开战了吗?”李世民眼睛一亮,精神抖擞。

“有这个打算。”嬴政凝声。

他们一起看向面前这个立体的地图,山丘的位置都捏造了模型,根据形状大小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费了不少功夫才做成的,期间嬴政几次对满手陶土的小孩欲言又止,嫌弃得不行,却在得知是做地图后,只能视而不见。

最初是李世民在和尉僚聊兵法时,地图不在手边,就学后人撒米为山,划出河流,这样更直观些。

后来有空的时候,他就照着地图标注和山川地理的书籍,一个一个去捏土,黏在这张巨大的地图上。有疑问时就到处问人,社交圈里擅长军事地理的都被他问了个遍。

于是这耗时几个月的地图就得了个专有的安放场所,摆在麒麟殿的侧殿,不用的时候盖起来,需要时便围坐论战,十分方便。

“王将军,烦请与太子说一下燕赵交战的局势。”嬴政沉声。

“唯。”王翦颔首,而后细致地交代前因后果,“燕赵旧怨颇深,当年长平之战后,燕王喜听信传言,以为赵国可趁,便令丞相栗腹率大军去打赵国,结果被赵国大将军廉颇击败。廉颇趁胜追击,围困了燕国都城,燕王不得已割五城求和……”[2]

燕王喜,继就知道嘤嘤嘤送人质的韩王安,被欺负得没脾气的魏王增,不想打仗就想听舅舅话的齐王田建,废长立幼的赵王偃之后,这位重量级人物,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再好不过了。

——“人菜瘾大”。

当年赵国在长平之战里损失惨重,燕相栗腹出使赵国回去后,就兴冲冲地向燕王报告,绘声绘色地说赵国青壮年都死光啦,国内全剩下一些孤儿寡母,这个时候打赵国是最好的时机,不但能一雪前耻,还能开疆拓土。[3]

这话实在是说到燕王心坎上了,打,必须得打,这谁能忍得住不打?

想想看,你家那个处处比你强,处处压你一头、摩擦太多数不清的邻居,被秦国这个凶残的老虎咬碎了骨头,这燕国哪忍得住不去趁火打劫?

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燕国反应太慢了,长平之战都发生九年了,邯郸之战(就是秦国围困邯郸,子楚逃回国导致嬴政被丢下的那场战争)都结束六年了,你燕国早干嘛去了?

该出手的时候不出手,赵国的困境都已经解了,开始回血了,燕国才反应过来,哦,赵国空虚,可以趁虚而入。

而后发兵数十万,雄赳赳气昂昂,风风火火去攻赵,结果被廉颇打得屁滚尿流,丞相栗腹死了,将军卿秦被俘,燕国输得一败涂地,反而被人反攻,一路打到了都城。

燕王喜不喜了,喜不起来了,哭丧着脸割城求和。

这场战争,燕赵算是结了死仇了,赵王恨,燕王也恨,恨上加恨,后来又打了好几场。

过去这十几年里,赵国所有的名将,包括但不限于廉颇、李牧、庞煖、乐乘,纷纷把燕国轮了一遍,其中廉颇乐乘尤其过分,围了燕都整整三次。

来来去去,如入无人之地。

燕国都城蓟是什么知名旅游景点吗?赵国将领打卡必备,有事没事就来兜一圈。

秦国打魏国有多勤快,赵国打燕国就有多勤快。

燕王喜是什么心情?这下子大家应该可以体会了。

所以赵国废太子的事一传出去,燕国喜不自胜,以为能趁机报一个仇,然而他还没动手,赵国就先下手为强了。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赵王派庞煖率军伐燕,迅速突破边境,连下数城,燕王吓得半死,连忙向秦国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