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2页)

嬴政仔仔细细了看了几页,眉头深锁:“是不是太宽松了?”

“阿父以为,让黔首们自己选,他们会更喜欢哪种律法?”

“六国之人,岂不生乱?”

“这边有‘十恶’,谋反、谋叛、不道之类的罪行,是不赦的,自然按律处置。”[2]

嬴政看得更专注了些,问:“具体如何处置?”

“我还没写。”李世民无辜道。

嬴政很想把手里的稿子摔他脑门上,但最后只是幽幽地盯着他:“总该想好了吧?”

“想是想的差不多了。”李世民笑笑,“像谋反谋逆谋叛,不论首从皆斩。”

嬴政等了一等,见他竟然说完了,惊讶道:“仅仅如此?”

“也可以绞刑。”李世民补充了句,“尸体更完整,比斩刑宽容些,适用于还没造成恶果的。”

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在意这个尸体完整的。

“既不连坐邻里,也不株连亲族?”嬴政追问。

“至亲多会受牵连,如其父、妻、子等,至于是斩还是流放,得看罪行多大。连坐全废除了,不关邻里的事,只要他们没参与和包庇。”

嬴政没有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只是沉吟道:“楚巫可算‘不道’?”

“算。”李世民知道他想问什么了,“造畜蛊毒、厌魅害人,都算‘不道’。”

“如何处置?”

“当斩。”

“我觉得还是轻了。”嬴政不满道,“五马分尸更好。”

以严刑酷法来震慑宵小,从来不是李世民的作风,死都死了,又何必非要分尸呢?

很多年前,荀子和韩非来秦的时候,嬴政就答应李世民,天下一统之后,再商议修律的事。李世民就这么准备着,不紧不慢地吃透秦法,参考他的《贞观律》,琢磨新的律法。

李世民不着急,草稿先慢慢写着,就在嬴政边上写,引他来看,来问,来沟通。

嬴政逐句看完,信手还给他。

李世民双手接过,笑问:“阿父觉得如何?”

嬴政沉默很久,忽然道出一句:“我现在明白,为何当年那么多人,反对商君变法了。”

李世民忍俊不禁,安慰道:“秦法里可用的部分,还是会保留的,只是轻罪重罚、肉刑、连坐之类改动比较大。制定需要时间,推行也需要时间,对你,对秦国,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阿父尽可放心。”

嬴政看着他,轻微地一叹。

太子的能力摆在这儿,秦王有什么不放心的?别说嬴政了,满朝上下,但凡认识太子的,不管喜不喜欢他,都没有人能产生怀疑之心。

秦王喜欢法家,但法家本身就推崇变法,他也逐渐意识到,秦国是该变了。

“那你先写着吧。需要谁帮忙就自己去找,别把明堂的典籍弄乱了。”

“多谢阿父,我会注意的。”

这就算过了明路,得了许可了。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策上将卸甲归法,整天埋头苦写,写累了就换换脑子,看一会奏疏。

时而去拜访韩非和李斯,讨论讨论秦法。这两人明知道他想干嘛,也只能配合。

“你、你为何不去查典籍?”韩非被他骚扰烦了,小小一怒。

“查书哪有问你快?”李世民笑道,“师兄这么博学,正好给我答疑解惑。”

韩非不太想理他,编造了个借口:“我、我今日有客,没有时间与你……”

“叔父在吗?叔父——”

某脸皮比城墙还厚的亲戚,大摇大摆地上门做客,进门便喊,亲亲热热的。

李世民乐了:“师兄,你的客人是你家大侄儿韩成吗?比起让他蹭吃蹭喝,赖着不走,还不如和我聊聊秦法。你觉着呢?”

“叔父!怎么不理我?”前韩王·亡国之君·开城献降·毫无廉耻之心·成,他又来了。

韩非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