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杰克的《英国为何沉睡》如今成了研究英国绥靖主义的推荐阅读书目之一,这篇论文属于总结型论文,利用已知资料反推“Why”,虽然不能挖开有关人士的脑子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想的,到底也推测了个八九不离十。

她的论文就比较难写了,苏联现在还算不上“超级大国”,目前国际政治领域也没有“超级大国”的概念。

而且,说到“超级大国”,那么要不要顺便说一下美国呢?美国达成制霸地球就在眼前,罗斯福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她想要“预言”苏联的崛起,能绕过美国吗?

冷/战促进两个国家互相“攀比”,可以说如果没有冷/战、没有太空竞赛,美苏两国不会发展的这么快,有压力才有进步嘛。

苏联崛起靠什么?靠人口、靠教育、靠意识形态,卫国战争导致苏联人口损失惨重,但同时也铸就了苏联上下的团结一心。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寒冷地带生育率始终无法提高,苏联无法成为人口大国。等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就更少了。

冷战时期中国在做什么?在忙着扫盲、脱贫、搞内耗,人口基数太大,工农业、科技全面落后,想要不继续挨打,就必须铆足了劲加速发展。

纵观地球各国的发展史,江山代有才人出,“超级大国”的标签总是挪来挪去,古代的不计算在内,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西班牙、奥地利、英国、法国、德国,城头变换大王旗,人人都想当老大。

当老大当然很爽啦!

冷战时期美苏争抢这个“头把交椅”,最后以苏联的解体终结了争斗,美国一家独大;好日子过了20年,来了一个“911”,将美国拖入“帝国坟场”的噩梦中。

哈!这么一算,美国占了头把交椅也有半个世纪,要是从二战结束后算起,那就有……差不多80年。

英国是不行了,二战消耗完它的底蕴,加上大英帝国转变成英联邦,大英从此只能仰大美之鼻息,唯唯诺诺,不敢屁话。

唏嘘呀,唏嘘。

要不要再扇动一下翅膀呢?

科幻小说里常说,一个小人物的死也许会造成世界的大震荡,会改变历史。

那么,一个大人物的死呢?

可惜,如果她有足够的实力,在1939年之前杀了希特勒,那才叫“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反向思考一下,现在她还可以考虑杀了丘吉尔、罗斯福、史达林中的任何一人。

丘吉尔一死,换一个不那么强硬的首相上台,没准就会同德国媾和,德国占领大半欧洲,英国孤悬于大陆之外,苏德英和平共处,世界秩序大洗牌。

罗斯福一死,换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上台。华莱士是孤立主义者吗?据说他比较支持美共同情苏联,是个难得的亲/共人士。

妙呀!

可不能等到罗斯福的第四个任期了。她知道罗斯福挂了之后是一个叫……杜鲁门的反gong的家伙上台。

至于史达林,也不是不能考虑一下的。他们自己内斗得厉害,大清洗就是因为内斗搞出来的。

不过再想想,史达林就算了,天高皇储远,实在找不到机会。

她忽然警觉:不好!我是不是被疯狗传染了?我怎么杀心也这么重了!

*

小乔今年也要毕业,好在法学院没有毕业论文,他比较轻松。他也没有找什么实习工作,准备毕业后立即考律师资格证,然后就从政,先从某位国会众议员或者参议员的助理做起,熟悉一下国会大厦的流程和潜规则,明年中期选举就能考虑竞选议员了。

家里超有钱,又有人脉,这简直不是个事!

至于杰克,他去了耶鲁商学院。他在斯坦福商学院和耶鲁商学院之间纠结了好几个月,才在年初最终选择了耶鲁。一来耶鲁距离哈佛和纽约都不远,他可以常去看望罗斯玛丽与基克、尤妮丝,二来……

基克的护士课程结业了,现在偶尔会去医院做义工。她的记者工作只能说马马虎虎勉勉强强,算不上有事业心。

尤妮丝在瓦萨学院成了网球队队员,会跟七姐妹学院的其他学校打友谊赛,乔、杰克和基克经常去看妹妹比赛。

肯家的孩子关系都很亲近,这让凯瑟琳很是羡慕。她明明有姐妹,姐妹还都是很好的女孩,可她却不能跟姐妹相认。

只能说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吧,这个世界终归是能量守恒的。

*

凯瑟琳的生活十分规律,上课、去图书馆看书、手写论文初稿,回家后再用Hermesbaby打字机打出来。论文写烦了就随机挑选一个幸运儿,陪她到地下室练习格斗术。她的格斗术快有一年没有练习,都忘光啦。

周六下午飞去渥太华看望丈夫孩子,小米沙跟着爸爸比较好,他一天能去看孩子4、5次,下班了会带孩子玩。要是短期出差也会带上孩子,加拿大人很快便都知道他们的代理总督先生是个五好奶爸,即将3个月大的米沙小王子长得惹人喜爱,是个雪白的漂亮男孩,人人都喜欢小王子。

奶爸也很得意,恨不得能跟全世界炫耀他的宝贝儿子。还傻乎乎的对妻子说,真希望米沙快点长大,他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他。

凯瑟琳是怪嫌弃的,等孩子长大你很可能会说,还是希望他回到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代。男孩子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人憎狗嫌,到时候你可别太烦恼。

*

德军越过阿登森林之后,那些居住在法兰西岛地区的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又跑了一批,一些人跑去英国,一些人直接去了美国,之后又去了罗马岛。表姐伊莲娜、外甥女贝贝也来到美国,目前暂住曼哈顿。

表姐夫费利克斯原本说要来参加米沙的洗礼仪式,但因为基里尔大公突发脑淤血过世,他和弗拉基米尔要处理基里尔的葬礼,因此没有来。1月底他来纽约接妻子女儿女婿,顺便跟凯瑟琳谈了谈。

凯瑟琳请他回去后做些准备,她毕业后就去罗马岛,这次至少要住上1年。

费利克斯问:“要带米沙过去吗?”

她想了好一会儿,摇头:“他还太小了,就让他跟爸爸在渥太华,至少要等到1岁以后再过去吧。那边医院没有建成之前,不好带孩子过去。”

费利克斯蹙眉,“这样好吗?伯爵不能离开渥太华,孩子也不跟你在一起,你怎么能放心?”

啊?

她奇怪的问:“我有什么不放心的?米沙是我的孩子,也是他的孩子,难道他还会照顾不好孩子?”

费利克斯摸摸额头,感到头疼,“我是说,伯爵也许会……你应该知道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往往克制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