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2页)
她提醒沈七郎,“别忘了把手实给我。”
拿了沈家手实,不怕沈母过河拆桥。
因着这事,一晚上沈母都垮着一张脸。
翌日,在离奎星县县城十来里的官道上,终于看到了活人的影子。
族里人非但不兴奋,反而更愁了,梨花撩帘子出去后,赵书砚指着前面说,“那些人在咳嗽。”
且咳嗽得很严重。
一夜过去,族里没什么人咳嗽了,但头疼症没得到缓解,为了尽早进城,所有人都强撑着的。
梨花听到咳嗽声了,“咱们的艾蒿还有多少?”
“没了。”
艾蒿随处可见,因此备得并不多,赵书砚道,“药也喝完了。”
“那找块阴凉地熬药。”
前几天歇息,尽量往数多草深的地方走,如今顾及疫病,熬药也不会离开官道。
后头的人问梨花,“咱晌午能到吗?”
一宿没睡,大家伙的脸都有些肿,犹记得刚离村那会,彼此还会调侃两句,现在似是习惯了,梨花道,“能,咱们多熬些药,官差不让进的话,咱们就说是进城送药的...”
骗人这事已经很熟悉了,族里人应下,“税银怎么办?”
“沈家人有钱。”
沈母听到了,又是一通骂,不过沈母长得温婉,即使歇斯底里的骂人,众人也只当她承受不住丈夫儿子的死,不会往心里去,“沈家嫂子,我们的钱买了牛,实在拿不出税银了。”
沈七郎替他娘回,“我身上还有些值钱的首饰,交税银足够了。”
既得了话,就没梨花忧心的了,“咱要多挖些艾蒿回来。”
石膏用得差不多了,药材要留着秋凉后用,暂时只能挖艾蒿,梨花说,“到时把口鼻巾泡一泡。”
药水泡过后再晒,鼠毒会减少许多。
有人问,“我能泡一下衣服吗?我家狗子发了一身汗,我想把他的衣服洗了。”
城里有护城河,还有井,不会缺水,梨花道,“可以,不过要分开泡。”
“好吶。”
都知鼠疫会死人,二堂爷生病那会,族里人会怕,随着家里有人高热,他们反倒不怕了。
在路边停留了许久,到奎星县城门口时已经快晌午了。
和青葵县的官差严格盘查不同,奎星县的城门紧闭,难民们或坐或躺在聚在城门前,守着冒烟的瓦罐发怔。
蚊虫飞舞,一眼过去,分不清哪些是活人哪些是死人。
“十九娘,你得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