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3/4页)
这时,夏家大郎突然朝牛车冲过来,“我们活不了,你们也别想活。”
梨花抓着老太太胳膊,面色渐渐恢复平静。
夏家人脾气火爆,早先打媳妇的就是他,他没有刀,拎了根扁担朝牛车旁的赵铁牛挥去,赵铁牛不察,下意识抬起铁棍挡扁担,刚把铁棍伸到头顶,却看面前的那张狰狞的脸僵住,然后咚的栽了下去。
李解不知道何时半蹲在他斜前方,双手握着一把染血的长匕首,侧脸硬得像他手里的铁棍。
这一幕猝不及防,所有人都惊住了,唯独李解面无表情的扫过那群失了魂的人,“往后谁再敢靠近三娘,都是这个下场。”
他们兄妹的命是梨花给的,他效忠的自然是梨花。
老太太不知外头为何突然安静,歪头要看,梨花扯她胳膊,“阿奶,恶心,别看。”
刘二赶车,坐在车板上的,侧目扫了眼,没有半点同情的说道,“做得好,这些日子,要不是三娘和老村长出谋划策,大家伙没准还在青葵县...不对,是村里呢,既然出来,就得听命令办事,你们没有出现之前,族里从来没人置喙三娘的决定,从来没起过矛盾。”
这话一出,族里人齐齐点头。
是的,老村长倒下后,仍然将族里的人和事安排得很好,从来没有人说过闲话。
而闲话,是从赵广昌想做族长才有的。
思及此,二堂爷拍板,“往后都听十九娘的,广昌,你做好分给你的活,其他别多问,至于你们...”他指着几家人,“十九娘说什么就是什么。”
几家人犹未回神,夏父夏母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死了,眼里连泪都没有。
直到一道稚嫩的哭声传来,老两口才哭喊着爬过来,“大郎...”
白发人送黑发人最为悲痛,想不到最先面临的死亡是这般局面,族里没人唏嘘是假的。
“想不到李解如此厉害...”
手起刀落,比杀猪匠都利落,以前真是小瞧他了。
“小点声,小心他听到。”
类似的声音不少,梨花站出去时,后边好几个脑袋凑一起窃窃私语,梨花咳了一声,望着窃窃私语的几人道,“李解不动手,死的就是铁牛叔了。”
赵铁牛要反对,他都已经快要挡住夏大郎的扁担了,怎么可能死?
话到嘴边又怕误了梨花的正经事,昧着良心道,“对,三娘不过思考怎么进城之事,夏家人不分青红皂白就打过来,幸好我在车旁,我要不在,他不得进去把三娘杀了啊。”
好像还真是夏大郎先动的手。
几个媳妇没了话说,讪讪别过脸去,梨花对族里除了那几个爱搬弄是非的妇人上心,对其他人都不太在意。
但这事关乎着以后族里的氛围,她必须多说两句,“婶子要是觉得李解做错了,日后碰到这事儿,还劳烦你们站在前边来。”
夏大郎是男子,真动手,她们不死也得脱层皮。
几人装死,梨花不打算放过,“二堂爷家的小三婶,你说呢?”
族里排行她记不清,只能点二堂爷家的。
妇人抬头,眼里闪过惊慌,“我们没说啥啊?”
“那刚刚是我耳背?”梨花问她们前边的人,前边的人害怕摊上事,点头,“她说了。”
妇人心知躲不过,抽自己嘴巴子,“我的错,以后不敢了。”
梨花又看向其他人,无不低下头,半晌,她将目光落在双眼大睁的夏大郎身上,声音比李解手里的匕首还让要尖锐,“世道如
此,你们不敢动手,我让李解来,你们不感激他就算了,还评头论足?谁给你们资格这么做的?”
所有人都不说话。
关于奎星县的事,梨花谁也没说,这时不准备瞒了,全倒了出来。
众人一听,既觉得不可思议,又痛恨那些难民欺人太甚,她们已经饶了他们的命,不心存感激就算了,还想报复?
赵铁牛还记得那晚李解衣服上溅了血,问他什么也不说,竟是忙这种事去了?
他道,“三娘,我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杀猪匠,往后有这种事叫我去。”
刘二也道,“我也去。”
赵广安不好泼冷水,慢慢举起自己的左手,“三娘,阿耶也能去的。”
梨花看着身后的族人,“对别人手软就是对自己人残忍,从近溪村到这儿,我们有主动抢劫过他人粮食财物吗?主动杀过人吗?”
众人齐齐摇头。
“既然没有,只是拿起刀反抗很难?”
所有人陷入沉默。
梨花看向那几家,“夏大郎死有余辜,你们若想报仇尽管来,我丑话说在前头,往后谁敢动手,下场不会比这个好。”
现在不把这群人震住,等他们伙同别人对付赵家就晚了。
赵大壮想到李解提及父母死时的惨状,高声道,“十九娘说得对,谁敢欺我族人,我必加倍还之,你们若还想跟着就继续,但前路不敢保证,若不想跟着,自行离去便是。”
现在掉头,既没识路的人领着抄近道,也没能信得过的人,哪儿愿意回去。
元氏娘背过身吐起来,吐得差不多了,回头跟赵大壮道,“我们没有过所,跟着你们只有死路一条啊。”
赵大壮看向梨花,梨花叹了口气,钻进车棚里,“走吧。”
轻飘飘的两个字,元氏娘听出了其他意思,不由得大喜,“三娘,你真是个好人。”
老方氏还在发怔,抓元氏娘的衣服,“三娘啥意思?”
“动作快点。”
看她欢天喜地的,老方氏以为她疯了,三娘不是让赵家人走吗?“四郎,你说她怎么了?”
“三娘怕是有法子的,事到如此,咱们只能死跟着了。”
夏父夏母跪坐在长子尸体边,夏二郎捶地,“爹,我给大兄报仇。”
“住嘴!”夏母扇儿子巴掌,要不是他们打媳妇,赵家为何这般对他们?夏母搂住长子胳膊,慢慢顺好他的头发,然后平放在地上,“收拾好行李,跟着赵家走。”
“他们杀了大兄!”夏二郎双眼充血,夏母又一巴掌扇过去,“我的话听不懂是不是?”
没了长子固然悲痛,但全家十几口人,没了赵家都得死。
夏父趔趄的站起,拭去眼泪道,“听你娘的,麻溜点,你大兄,就当他染疫病没了,万不可去寻仇知道吗?”
一开始听说三娘收留了一对兄妹,心道赵家众人太骄纵三娘,自己吃不饱还收留外人,现在来看,三娘只怕早就料到有今日了。
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城府,儿子哪儿是她的对手。
这些道理作为农户时,夏父从来没想过,以往听说这位三娘子,只道她有个好爹,现在来看,怕不是有个好爹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