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谁知山路远比想象的难行。
雨势如柱,雨水哗哗的卷着泥石枯枝流下,不到半天,马就累得不动了。
眼瞅着田间的雨水猛涨,他果断弃了马车,和泥鳅他们淌着水流继续走,鞋子废了两双,还跟泥鳅学了凫水凫了段距离。
明明山就在眼前,硬是走了四天才到。
李解低头看向自己淤青血肿的脚,忍着疼痛问道,“什么时候回村?”
“烤完黍米吧。”梨花说,“趁这几天,你好好养养脚。”
李解不逞强,点点头,问起赵广从来,“咱们走了你二伯怎么办?”
梨花沉默静思。
赵广从为人圆滑,再复杂的局势也能左右逢源,但暴雨汹涌,赵广从会凫水该怎么自救?
她眺向雾沉沉的天,“牛家村怎么样了?”
“淹到半山坡了。”李解刚学凫水就凫得筋疲力竭,以致端着药碗的手抖得厉害,“他们要是想穿过牛家村回来,会凫水还不行,得弄艘船划过来。”
戎州境内没有大河,从小到大,梨花没有见过船,不知村民们是否造得出来。
她说,“水流湍急,我们想过去接应也没办法,既然这样,先撤回栗子林,等把村民们安顿好了再回来。”
眼下只有这个法子了。
李解道,“那匹马我没杀,想着它要不死,肯定往山里跑,咱们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遇到。”
而且以他当时的处境也没力气杀一匹马。
“放了就放了,你们活着回来就行。”
什么都比不过人命,梨花怎么会在意马的生死,等李解喝了药,她接过碗,“好好休息,我看看泥鳅他们去。”
他们的情况和李解差不多,脚背淤青红肿,是水里的石子枯枝造成的,看到梨花,兴奋的给他介绍旁边鼻青脸肿的男人,“三娘,你要的铁匠我们给你抓来了。”
男子揉着颧骨,怯怯的往后躲。
泥鳅拍他脑袋,“给三娘问好。”
男子的头发贴着额头盖住了眼,挨了一记后,偷偷瞄梨花,“我...我不会打铁...”
“怎么不会?”泥鳅理直气壮的反驳,“你是家中长子,你爹肯定教你打铁了。”
“教是教了。”男子垂头,“可我没认真学。”
泥鳅又给他脑袋一巴掌,“还有脸说?你爹辛苦把你拉扯大,你怎就不学好呢...”
男子吃疼,往后缩了缩脖子。
泥鳅推开他,又把年纪稍小的少年拽过来,“你会打铁吧?”
少年的年龄和泥鳅差不多,但因脸上有伤,瞧着病怏怏的,害怕挨打,他扯足了嗓门,“会,我会。”
“你大兄都不会你会?”泥鳅抬起手又要打他,少年忙伸手挡,“我真的会,大兄天天和一帮狐朋狗友出去玩,不曾好好学,我不一样,我日日在铺子里,学得可认真了。”
男子嗤鼻,“少吹牛了,谁不知道你在外欠了钱,担心讨债的追到家里才躲到铺子的啊。”
“......”少年愤愤的瞪向五官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谁欠钱了,少冤枉我,阿耶说了,你再跟着麻子他们混,就把你撵出去。”
“我是长子,阿耶才不会撵我,阿耶说了,你再跟人斗鸡,他就把铺子给我,让你半文钱都捞不到。”
“阿耶才没那么说过。”
眼看兄弟两吵起来,梨花揉了揉眉心,“不会打铁也不要紧,进村后慢慢学。”
她们在村里搜了许多铁器,不是所有铁器都需要重新锤炼。
兄弟两相看两厌,异口同声道,“我不信你学得会!”
“.......”
秉着两人是铁匠世家出身,梨花给他们每人端了半碗药,然后找铁链把两人拴起来,“你们也别想着跑,因为一旦被抓回来,我叔伯他们就会剁了你们的脚。”
兄弟两瑟缩了下。
心想那几个难民经常声提及的不是赵三娘吗?怎么她的叔伯更凶残?
不过兄弟两没想过逃,西陵县闹水患,他们要是回去,十有八九活不了。
跟着这帮难民,不用担心讨债的,多好。
想清楚这点,少年朝梨花咧嘴笑了笑,“三娘放心,我绝对不跑。”
梨花没有再管他们,稻穗脱粒的稻草能编成蓑衣,村民们分成了两拨,一拨烤黍米,一拨编蓑衣,事情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接下来几天,雨偶尔会变小,但时间很短,更多时候仍是瓢泼大雨。
当每辆推车都搭起遮雨棚,每个村民都有蓑衣穿时,梨花她们准备启程回去了。
昨天,赵铁牛爬到对面山头看了看,牛家村已是汪洋大海,再不走,雨水漫过山,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于是,天蒙蒙亮,赵铁牛就吆喝着大家赶紧走。
进山那天,面对熟人的离世,村民们心下难过,求梨花安葬他们,梨花也答应了。
可柴火不足,加上尸体泡水后腐烂得快,梨花想带着他们的骨灰回去就不能。
村民们不曾责怪,只在走出草篷的刹那,忍不住往回看。
嘴里溢出几句哽咽,“李四郎,李五郎,走了。”
“阿耶,阿娘,二娘,走了。”
“大兄,大嫂,走了...”
一声声的呼唤,无不寄托着他们对家人的思念,赵铁牛心下动容,忍不住高声喊,“十六郎,堂兄带你回家了,往后再也不用怕咯。”
十六郎那么好的人,跟管事们厮杀的那晚,他让人把十六郎的尸体挖出来。
但他和石家仆从葬在一处,尸身腐烂,根本分不出哪个是十六郎。
最后,只能凭记忆的身材轮廓,选了那具最像十六郎的,可山里蚊蝇骤多,为避免疫病横行,他们没能焚烧十六郎的尸体,而是将他和众多村民葬在了一起。
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铁棍在肩头泛着凛冽的光。
“十六郎,家去了...”
他一遍又一遍的喊,梨花站在推车上,回头眺望渐渐模糊的草篷,心里涌起股莫名的酸涩。
走了几里路,雨小了些,但山里树木茂盛,急骤的雨声变成了噗噗声。
赵铁牛望着蜿蜒成龙的队伍,心情复杂的同梨花说,“三娘,我不喜欢打仗。”
出村时三千多人,到如今不过两千不到,如果打仗,伤亡更多。
他说,“我不想杀那些狗官了,我只想我们好好活着。”
有地种,有粮吃就行了。
梨花仰头,看他神色惆怅,不由得道,“就怕这世道不放过我们,各州势力盘踞,肯定想吞并其他势力,一旦打起来,咱们很难独善其身的。”
“那怎么办?”
梨花想了想,“再怎么乱,总归是谁的人多谁的胜算大,咱有了这些村民的帮助,击退岭南的希望就更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