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里头结了蜘蛛网,蛛丝密密麻麻的,无数的蚊虫黏在上面,直叫人头皮发麻。

刘二拧眉,“三娘子,我进去清理块干净的地出来,你过会儿再进来。”

有匹马拉货,竹席被褥带得足,因此这路走来并不累。

他从马背一侧的筐里抽出锄头,劈出一条路来。

天色渐晚,梨花走在他身后,提议,“咱先去对面山上瞧瞧牛家村的景象,洪水没退的话咱就回这儿过夜,洪水要是退了,咱就去二伯最后待的村子。”

刘二点头,“行。”

暴雨夜铺的木阶已经被茂盛的杂草掩盖,梨花从侧腰挂着的布袋里摸出两个馒头,一个递给刘二。

这趟出门,两人伙食不错,刘二边吃馒头边感慨,“二东家估计吃了不少苦,遇到他,三娘子也该他两个馒头吧...”

赵广从那人其实挺容易讨好的,梨花应下,“好。”

天边还残着些许灰白色的光,两人站在山上,被牛家村的残破惊着了。

水位下降,只有两间茅屋耸在山腰,其他满是泥土,完全看不出曾经有几千人在那儿住过。

“怎么成这样了?”刘二回眸看了眼,要不是残破的草篷还在,他会以为走错路了。

牛家村那么多茅屋,通通没了。

梨花偏头,眺向积水的尽头,“茅屋没用心,洪水一来,估计全被冲走了。”

茅屋没了,蜿蜒的山路和官道也不见了,田间还积着水,深浅不知,梨花道,“咱们怕是只能回了。”

过不去。

刘二担心,“那二东家怎么办?”

梨花摇了摇头,不从这儿进村的话就只能从南边绕行,但那样会经过戎州,那儿是否驻扎着岭南人并不知。

她说,“咱回去问清楚戎州的地形再做打算。”

没想到白跑了趟,刘二不想空手而归,跟梨花提议,“李解当日不是把马放了吗?咱要不去北边的山找找?”

梨花看了眼墨色浸染的天,思索了会儿,“那咱去北边的城镇瞧瞧...”

两人都没去过北边的州府,就在原地铺竹席睡了一宿,天亮就顺着山脉北上了。

梨花想得简单,往北走就行了,但事情似乎比她想象的复杂,在山里走了十来天也没瞧见远处有城镇,相反,越走越冷,宛若入冬似的。

前几日她们还挖野菌烤着吃,翻上这座山后,再没看到过野菌。

刘二也察觉不对劲,“三娘子,咱们得回去。”

天雾蒙蒙的,像是要下雨的征兆。

白天就这么冷,夜里估计更甚。

梨花穿上了厚衣服,拍着鞭子让马掉头,走了没多久,天就下起了雨。

淅淅沥沥的雨,像是裹着冰霜,落在脸上冰凉刺骨,刘二忍不住回头,“这儿到底是哪儿啊?”

山里的气候多变,却不曾这么诡异过。

而且周围的树木藤蔓绿色发黑,是他从来没见过的,想到什么,他掐了下胳膊内侧的软肉。

嘶—

是疼的,不像鬼打墙了。

梨花去过的地儿不多,但听说书先生讲过各州的风土人情,地形这种却不曾提及,她说,“会不会是雍州地界?各州间以山川河流隔绝,因此气候有所差别,西南四季分明,可南边多热,北边多寒...”

“雍州已经入冬了吗?”

他们离家时,树上的叶子才微微泛黄呢。

梨花回答不上来了,从筐里拿出蓑衣披上,“这次回村后,让村民们别乱走。”

“村民们倒不是不担心,就是怕三东家,他天天打猎,没准走远了也不知。”

梨花蹙眉,“我会和阿耶说的。”

原想着照来时的路走,谁知走着走着迷路了,山里的草深,在一处山坳里,两人遇到了蛇。

手臂粗的蛇,身上黑漆漆的,布满了灰色的纹路,马儿受惊,一路狂奔,差点把梨花颠下去。

刘二也吓得不轻,杀人他在行,杀蛇却没经验。

除了蛇,她们还遇到了身形硕大的鸟,那双眼睛锋利得像刀刃,直勾勾冲她们飞来,彼时两人穿着竹甲,被琢了好几口。

走出那片区域已经是五天后了。

刘二牵着马,谨慎地盯着四周,确认附近没有窸窣的动静才松了口气,“三娘子,你说这些山里会不会有鬼啊?”

以前他是不信的,但这次他们差点就死了。

洪水猛兽比人还恐怖。

梨花环顾一周,低着声儿道,“咱进山后,没看到野鸡兔子鸟雀...”

她顿了顿,“我怀疑山里住着人,咱遇到的蛇和大鸟是有人故意养的。”

一切要从遇到那片绿得不寻常的山林开始。

刘二汗毛倒竖,“山里有人?”

“你可曾见过那么粗长的蛇?”想到蛇立着头吐蛇信子的样子,梨花打了个哆嗦,“世间若有这么诡异的东西,说书先生早就侃侃而谈了。”

牛鬼蛇神可是说书先生们最痴迷的故事了。

他们都不曾真正见过,要么世间罕见,要么不存在。

而世间罕见的东西都在京城,所以巨蛇要是有主,主人多半是京城人。

她把自己的分析说给刘二听,刘二想了想,“世间罕见的东西不见得都在京城。”

各州的确会向朝廷进贡当地的贵品,但猛兽这种应该不会上贡,刘二说,“《山海经》不是说了吗?深山老林,深海水底,都住着猛兽。”

梨花沉默了下,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咱们能回村吗?”

刘二垂头,沮丧道,“不知道。”

两人迷路的事儿村里人并不知,望乡村的屋子建成后,漫山青翠渐渐染黄,院里天天都是落叶。

老太太带着菊花她们回去了,让赵二壮帮着泥鳅主持村里的事儿。

除了野菌,村民们还囤了许多野菜,他们往南北开荒,一块一块的地,宽窄不一,跟山林格格不入。

赵二壮没有记日子的习惯,待村民们的生活安稳规律后,也想回谷了。

这日,他让族里人收拾行李时,泥鳅忧心忡忡的来寻他,“二壮叔,三娘子好像走了好多天了,现在都没回来,会不会出事了啊。”

“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吧。”赵二壮没有多想,“你找她有事?”

“没,我就怕她遇着麻烦了。”泥鳅其实也不知道梨花走多久了,屋子塌了,他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没有算梨花离开的日子。

是雨顺。

雨顺说三娘走了四十天了,以三娘的脚程,都能走到荆州城了。

赵二壮看向晚霞浸染的山林,宽心道,“有刘二跟着,出不了事儿的。”

他神色笃定,泥鳅就不在说了。

晚上,捡柴的雨顺回来,泥鳅将赵二壮的那番话说了,雨顺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