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可能动物南迁的缘故,山里的夜不如往日宁静,窸窸窣窣的。
李解背上的孩子白着脸,眼神不安的往四周瞟。
在岭南人手里,他们心如死灰,连逃都不逃了,此刻踏入陌生的地,更深的恐惧在心底蔓延开。
“我...我们去哪儿?”男孩立起头,怯怯的问道。
李解偏头安抚他,“去我们戎州人自己的村子。”
男孩盯着他的侧脸看了片刻,又软塌塌的趴了下去,“我们会被巨兽吃掉吗?”
他看到了,那些脑袋尖尖的,像老鼠似的巨兽在啃人骨头。
“不会。”李解说,“山里人多,会把巨兽赶跑的,你睡一会儿,醒来就到村里了。”
这批孩子是被荆州管事弄走的孩子,据说当时共三百多个孩子,用牛车运送到戎州后,分成两拨送去了不同的地儿,到处都是杂草,他们不识路,因此不知道其他人被送到哪儿去了。
他和梨花说起这事,“咱们回山谷还是回望乡村?”
“望乡村吧。”
谷里有药,这些孩子进谷后能得到医治,但不急于一时,先让他们与家人团聚才是最好的。
树丛里时不时蹦出只兔子,益州兵看得心痒难耐,“十九娘,咱们要不捉些兔子回去?”
去荆州前,梨花承诺给他们粮食作为报酬,虽然暴雨损失了许多黍米,但赵家把永乐村的粮食给了他们,那以后天天在外奔波,都没好好煮顿饭来吃。
这次回去,肯定要休息几天,米饭配肉多好?
梨花说,“捉可以,但暂时别吃。”
“好吶。”
没有背孩子的益州兵迅速追着兔子的身影跑去,梨花提醒,“小心碰到岭南人。”
“我们往北走。”
好不容易跑出岭南人的地盘,可不想再回去了。
梨花和李解他们继续赶路,到望乡村南面的山头时,已经是午后了。
望乡村的地势高,仰头看去时,只看到枝叶繁茂的大树,看不到里边的茅屋。
她们笔直而上,面前是个几十米高的陡坡,坡上满是树,人要想上去,只能抓着藤蔓树干往上走。
梨花牵着马,累得气喘吁吁。
其他人也不轻松,“十九娘,不若往隐山村那边绕道吧?”
树叶堆积,踩上去有点打滑,闻五小心翼翼的抓着草往上爬,“这儿太陡了。”
“咱们自己走一回才知道怎么对付上山的敌人。”李解拿了梨花的锄头挖路,“他日岭南人攻来,咱总得找个合适的地方砸石头不是?”
闻五不吭声了。
路不好走,李解刨开表面的树叶,然后挖两锄头利于脚落地。
就这样,走到山上已经日落西山了。
梨花牵着马走在最前边,刚爬上去,就看泥鳅哼哧哼哧的跑来,“三娘,他们说有人来了,我猜就是你。”
村民们宛若惊弓之鸟,是以看到山下有动静,立刻抄着家伙围了过来。
确认是梨花,众人齐齐松了口气。
看后边跟着长长的队伍,忙丢了锄头上前帮忙。
村民刚扶着闻五,忽然听到哇的一声,“阿娘...”
孩子夹杂着哭腔的声音低沉沙哑,众人微微一僵,下一刻,人堆背后的妇人急切地拨开人群往前挤,“大郎,大郎,是你不?”
那声阿娘不知道谁喊的。
妇人殷切四顾,“大郎?”
失去孩子的村民们纷纷冲上前,“花儿...”
“金壮...”
“阿实...”
他们红着眼,到处喊自己的娃,梨花道,“还有些孩子被关了别处,我大伯已经找去了。”
几十个孩子,相认的也就八个。
其中几个被同村的认了出来,“阿牛,你阿耶还活着,他去安福镇种地去了。”
“樱娘,你...你阿娘没了啊...”一妇人抱着枯瘦如柴的姑娘,泣不成声,“你阿娘死前都惦记着你,后悔没有跟你一起去啊。”
益州兵用绳子把孩子绑在背上的,上山就把孩子们放下地。
妇人搂着叫樱娘的小姑娘,泪流不止,“樱娘,你看到我家翠翠了没?”
“看到了。”
妇人激动地抹泪,“她人呢?”
“她不肯回来,阿叔他们救了我们后,她自尽了。”小姑娘垂眸,眼泪大颗大颗往地上砸,“她说她不干净,不想活了。”
妇人跌坐在地,“翠翠啊...”
“婶子,我阿娘...”樱娘打了个哭嗝,呜咽道,“我阿娘怎么死的。”
妇人失魂落魄的望着戎州方向,神色怔忡,“翠翠啊...”
有村民扶着她起身,同樱娘道,“你阿娘病了,又逢荆州暴雨,没法出门挖草药,在屋里躺了两天就没了,她走得很安详,没受什么罪。”
樱娘瞧着也就五六岁年纪,哪儿晓得里头的龌龊?
不想让孩子们知道,于是故意隐瞒。
泥鳅让他们回院里说话。
在后边的栗子树下,他们搭了间宽敞的草篷,便于以后商量事情。
妇人嘴里还喊着翠翠,村民扶她站起后,正要安慰几句,妇人突然挣脱她的手,飞速狂奔,然后纵身一跃,深灰色的背影消失在山的尽头。
“啊—”村民们捂嘴大叫,忙不迭跑过去。
只看到一抹决绝的背影跌下山去。
事情发生得猝不及防,梨花没反应过来,回过神后,叹息了声。
“他们多日未进食了,快去煮些软和的粥...”
村民们吸了吸鼻子,各自牵着跟前的孩子走了,“往后这儿就是你们的家了。”
孩子们的手臂上都有伤,是岭南人放血所致,村民们看在眼里,并没多问。
草篷宽敞,他们这两日往上面铺了木板,刚刚的工夫,已经有村民们抱了竹席褥子来。
孩子们睡成三排,村民们替他们盖上被子,起身朝梨花跪下,“十九娘,谢谢你。”
“都是戎州人,不用客气的。”梨花不揽功,“全是李解他们的功劳。”
“他们...他们能回来就好。”
这世道,能活着就行,至于清白名声,不重要的。
梨花说,“待会我回村让人送些草药过来,她们身子骨太弱,喂他们吃粥就好。”
饿久了只能吃软和的食物,且不能吃太多。
村民们已经有经验了,“从荆州带回来的黍米还有,我们这两日就熬煮米粥给他们吃。”
说到这儿,梨花问,“你们近日是否打了许多猎物?”
“是啊。”泥鳅插话,“不知怎么回事,山里的动物像赶集似的从北边涌来,初始我还很高兴,让大家炖肉汤喝,慢慢琢磨过来不对劲就没吃了。”
从小到大,村里的叔伯们没少讲外面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