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不像与人厮杀致死。
李解低头看路,“我怀疑是吃了山里的动物所致。”
梨花一惊,“为何?”
近些日子,村里人时不时也会吃肉,因晋大郎他们死得离奇,梨花和赵广安颇为忌口,凡是山里打到的动物通通不吃。
但族里人吃得不少。
尤其是老太太,牙口不好,偏爱肉汤,顿顿都要喝小半碗。
她和赵广安劝她少吃点,老太太充耳不闻,还跟老吴氏商量着往汤里添点药材...
如果动物真有瘟疫,村里人恐怕凶多吉少。
李解看她紧张起来,低低解释,“那些尸体旁有无数细骨,还有扒下来的兔皮蛇皮。”
“你怀疑他们是中毒了?”梨花一针见血。
那么多人丧命,总得有个死因。
李解思忖道,“虽然面容溃烂,看不到他们死时的表情,但从横七竖八的姿势来看,生前多半是痛苦的,因为有些尸体挨得近,呈搀扶的状态。”
“你吃肉了吗?”梨花问他。
李解点头,“去戎州前吃了好几顿,老太太炖的...”
老太太热情,每次吃肉都会叫他,他如果不在谷里,老太太就端到他屋里,所以他吃得有点多。
梨花又问,“那你可觉得身上哪儿不对劲?”
“没感觉。”这几日,李解时时观察着,哪怕蚊子叮出个红疙瘩他都记着的,并没感觉到不适。
梨花不禁看向他背上的孩子,“他们知道吗?”
“他们被锁在屋里,窗户钉死了,怕是不知。”李解掂了掂背上的孩子,“岭南人离奇死亡,无人给他们喂食,我们赶到时,屋里饿死了好几十人。”
这次救回来的不过十来人。
梨花盯着孩子瘦得凹陷的眼,柔声问道,“你看到岭南人怎么死的吗?”
李解父母双亡,对孩子们的处境感同身受。
殊不知这些孩子很敏感,即使没看到岭南人的死状,也会听到外面的动静。
孩子偏着脑袋,像没听到似的,走了四五里,才沙着声嘟囔了句,“野猪,野猪来了。”
梨花和李解并排走着,听到这话,猛地侧目,“你看到野猪了?”
“野猪...”孩子喃喃道,“他们抓野猪吃。”
李解皱眉,“边上没有猪毛。”
有大骨,他以为是人的就没多想。
梨花抬手,抚了抚孩子头上的草帽,放柔声音道,“野猪咬他们了?”
“他们烤野猪吃...”孩子嘴唇干涩,吐字很慢,但口齿还算清晰。
梨花沉思片刻,和李解道,“会不会是野猪身上有猪瘟?”
想到上次在戎州城看到野猪吃人骨的那幕,李解说,“极有可能,村里捉野猪了吗?”
“野猪成群出没,山里不曾有人遇到。”梨花继续问那个孩子,“你吃猪肉了吗?”
孩子眨眨眼。
梨花指着其他孩子,“他们吃了吗?”
孩子继续眨眼。
假如是猪瘟,没道理只死了岭南人,她又问,“屋里其他人死的时候可有喊痛?”
孩子似乎不懂她的意思,半晌没吱声。
梨花捂着胸口,“他们这样了吗?”
孩子轻微的摇头,“饿,他们饿。”
也就说孩子吃了动物没事,岭南人吃了动物死了。
“三娘子...”李解心里有个猜测,难以置信的往北边方向看了眼,“咱不是说那些猛兽可能有主吗?你说会不会...”
顾及周围有人,他迟疑了下,欲言又止。
福灵心至,梨花顿时领会到他的意思。
北边山岭的猛兽有主,动物南迁又像有人故意为之,如果,这两件事是真的,那这些动物极有可能是奔着毒杀岭南人去的。
毕竟,在北边人眼里,西南只有岭南人了。
她道,“这事稍后再说,铁牛叔派人传话说菘菜快熟了,我准备趁收菘菜的机会,把二伯救回来的村民送去安福镇。”
“接下来没什么事了,我和闻五他们也去。”
孩子送到望乡村,村民们激动地上前认人。
瘦得太凶了,爹娘都认不出来了,十几个人,只有两个人的爹娘还活着,且都去了安福镇。
梨花和章二娘说,“这几日劳烦你们照顾他们,等我处理好手头的事儿就带你们去安福镇。”
前几日她去了趟益州城,城里的百姓死的死,走的走,现在城里已经没什么人了,程副将见大家闲着没事,天天带着他们清理倒塌的房屋,准备铲了石子种地。
军需不足,士兵们在城里自己种地了。
她请人在宅子的原址上盖了两间屋,等李解回来准备进城锄地撒些麦种。
章二娘抱着孩子,眼睛湿润,“十九娘不说我也会照顾他们的。”
梨花又叮嘱了遍接下来几日孩子们的饮食,饿了太久,最忌大
口进食。
章二娘道,“我知道的。”
从荆州出来后,她吃了大半个月的粥才缓过来,有那不忌口的,吃什么吐什么,后来没了脾气,规规矩矩吃粥喝药,近日才敢吃肉。
树上的栗子开始菠落了,村民们除了烧炭开荒便四处寻栗子。
这几天囤了不少,泥鳅将其剥了壳,用箩筐装着搬上推车,“三娘,我前天清点了下村里的粮食,省着吃,吃到过年不成问题。”
荆州烤的米到现在都还有许多,加上野菜栗子,三个月够了。
梨花却觉得有点少了,年后青黄不接,不多囤点粮怎么办?
她问李解,“这次去戎州见到我大伯了吗?”
“见到了,他问我岭南人怎么死的,我什么也没说。”
一是他不知道,二是赵广昌胆子小,知道是瘟疫后,逃回来怎么办?
梨花喊于三,“等两日你去戎州城等我大伯,问他其他地方可死了人。”
突然死这么多人,岭南人肯定会撤,趁这机会,她想找人去戎州寻粮食,那么大片土地,肯定有粮。
李解察觉她的用意,“要不我去吧。”
“我们去益州城。”
回村后,梨花把栗子给赵大壮,让他给其他村分点,然后就和李解去了益州。
士兵们忙着开垦废墟,城门是关着的,梨花朝城墙喊了两声,守城的官兵认识她,当即吩咐人开门,“南边可有什么动静?”
这兄妹两还真有些福分,他们撤回城里后,以为岭南人会霸占城郊,哪晓得数月过去,始终不见岭南人的踪影。
梨花侧身进去,给开门的官兵几个栗子,回道,“最近我和阿兄天天在山里打猎,没见到岭南人。”
“那就奇了怪了。”官兵把栗子塞嘴里,咯吱咬了口,“他们不像守规矩的,怎么突然这么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