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矮妇看她没有戒心,便想趁机套套近乎。

“古嫂子家里还有何人?”

往日她想跟梨花几个婶娘聊聊家常,她们如临大敌似的,常常她说好几句也得不到回应。

后来她知道她们是戎州人,不说话估计是害怕暴露难民身份。

设身处地,她们也挺不容易的,老家闹饥荒已够惨了,还遇到打仗,幸好命大逃了出来,否则现在已是一堆白骨了。

和她们相处久了,矮妇已经不在意那些了。

古阿婶背过身侧躺着,手里摇着竹扇,并未答话。

矮妇喃喃自语了一番,见她手里的扇子落下,也跟着安静下来。

翌日,在城门口时,守城官兵问话,矮妇照梨花的吩咐,扮作梨花的表姑,因在王都待不下去了回来的。

她一口地道的益州口音,官兵没有起疑,只问,“王都那边怎么样了?”

“城里太平,治安也好,就是物价太高了,两天卖不出布我就着急。”

官兵看到推车上的布了,手艺粗糙,哪儿入得了王都贵人的眼,他道,“那你回来对了,天冷后,买布缝被子的人多了,偏城里布庄的布贵,好多人都买不起,你这布一进城,肯定卖得精光。”

矮妇捂嘴笑起来,“那可太好了。”

官兵放行时,不忘提醒她们去衙门办户籍。

等麦子撒进地里,衙门肯定要挨家挨户盘查的,拿不出户籍牌,会以奸细处置。

矮妇扭捏的朝他挥手,语调轻柔婉转,“知道了。”

古阿婶蹙眉,“咱进城做正经生意的,你能否稍微稳重些?”

矮妇笑容灿烂,“我尽量改啊。”

勾栏院那种地方,举止轻浮才能揽客,矮妇习惯了。

这不,一到住所,见隔壁全是血气方刚的士兵,眼睛亮得跟捡到金子似的。

“哎呀,你们这麦苗也长得太好了吧,怎么种的啊?”矮妇自顾站去士兵们的麦地,熟稔道,“我家的麦苗怎么差那么多?”

士兵看她皮肤保养得好,笑起来春风满面的,羞赧的扶了扶幞头,“我们的麦子撒得早,麦苗自然要长些。”

“这样啊...”矮妇蹲地,认真瞧了瞧,“你们的麦苗就是比我家好。”

“现在看不出来吧。”

梨花也就开个门的间隙,矮妇已经跟他们聊得热火朝天了,古阿婶面露忧色,“十九娘,她这样不会给咱招来麻烦吧?”

“不碍事。”梨花朝麦地喊,“表姑,你还没办户籍,要不托阿叔送你过去?”

她在程副将他们面前露过脸,这次进城,她特地戴上了口鼻巾,为的就是办户籍不被认出来,如果有人肯替她跑一趟的话,她感激不尽。

矮妇眨眨眼,装出副楚楚可怜的模样,“郎君可否帮帮奴家?”

这腻歪的语气,古阿婶抖了个激灵,“她真的不会坏咱的事儿?”

“她在勾栏院摸爬滚打多年,知晓怎么应付这些人,古阿婶,你盯着她,只要不出格都不用理会。”

古阿婶瞥一眼面红耳赤的士兵,忧心忡忡的点头,“行吧。”

有士兵做保,两人去衙门没有遭到为难,回来后,矮妇对他们更为谄媚,“往后就是邻里了,还请郎君们多多关照。”

进城后,她涂了胭脂,容色比普通人好。

士兵们羞红了脸,连连附和,“应该的。”

梨花在屋里铺床,矮妇欢喜的跨进门,“小娘子,你说我做老本行怎么样?”

“......”梨花神色微滞,“春花姑娘她们要织布。”

“嗐,我想的是自己接活。”

“.......”梨花抖了抖褥子,直起身,“你在勾栏院这些年还没厌弃男人?”

春花姑娘被骗,她气得嘴歪眼斜的,她以为她厌弃男人了呢。

“为啥要厌弃?”矮妇看了眼面前的小桌,拉开凳子坐下,“人生在世,不就靠讨好人过日子吗?在家讨好爹娘,出嫁讨好公婆夫婿,左右都是讨好人,那讨好隔壁那些郎君又如何?”

梨花不想沾那生意。

矮妇说,“小娘子不是想让我打听消息吗?整个益州城,有谁比他们的消息灵通?”

“我知道小娘子怕我惹火上身,我想过了,我不随便接客,只挑那几个顺眼的...”

古阿婶打扫完隔壁屋进来,听到这话,脸色不好,“一旦重操旧业,哪有你挑剔的份儿,好好做个掌柜,他们或许会敬你两分,你要自甘下贱,他们只会把你当做发泄的玩物,那时生死都由不得你了。”

梨花点头,“古阿婶说得对,既已还良,就别惦记过去了,我和堂叔说了,每半个月会送布下山,到时你们出城拿就行了。”

矮妇思考古阿婶的话。

歇了接客的心思,死鬼给了她一笔钱,好好跟着小娘子,这辈子该是衣食无忧的。

何苦再过那看人脸色的日子。

她问梨花,“我有心仪的人可以嫁人吗?”

“......”

刚进城,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吗?梨花看向古阿婶,用眼睛询问。

古阿婶道,“这世道,多是见异思迁之人,你长得漂亮,他们趋之若鹜,待你年老珠黄,谁会多看你两眼?”

矮妇不悦,“不见得吧。”

死鬼对她还是有几分真心的。

梨花也想到了人牙子,说道,“你的卖身契在我手里,五年后你若想嫁人了,就找我赎回你的卖身契,如若不然,就让你丈夫也为我办事,当然,我会付他工钱。”

矮妇心动,“他要是不肯呢?”

“说明他不是真心想娶你的。”

矮妇见多了男女之事,有些道理不用梨花细说她都懂,于是道,“我知道了,古嫂子说得对,世上多狼心狗肺之辈,我要嫁人,自会嫁个顶天立地的。”

梨花转移话题,“先收拾屋子吧。”

两间屋,一间做了卧房,另一间就是柴房。

因两人要在城里长久生活,梨花给了古阿婶银钱采购些家具摆设。

有推车,两人拉货也算方便。

梨花帮着打扫完屋子就回去了。

戎州城的废墟里堆着银钱的消息在益州城传开,好些百姓结伴出城,梨花遇到好几拨人,有几个人看她年纪小,善意的招手,“小娘子,要不跟我们一起吧,那些铜钱重,你细胳膊细腿的捡不了几个的。”

“不了,最近山里动物横行,我进山打猎的。”

“你还会打猎?”路人惊奇。

梨花严肃的摇头,“我不会,可以学啊。”

“跟谁学?”

“自学。”

众人好笑。

到岔口后,梨花和她们分开。

永乐村的田地明年休耕,所以没撒麦子,不过稻田里结了二次稻穗,颜色还泛着青,可想到去戎州城的百姓们要是经过这儿,必不会留其在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