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3/3页)

梨花裹紧身上的衣衫,问闻五,“于三呢?”

“下山打探情况了。”

想着梨花没有来过,闻五给他指更西的地方,“数两座山就是梁州的地界了,那儿有十几个村寨,多年来不和外人往来,久而久之,草原上的部落越不过他们,所以安福镇还算太平。”

安福镇四面环山,只能往山

与山之间的峡谷进出。

梨花看了两眼,问他,“你来过这儿?”

“曾经跟着百户到此巡视过。”闻五生不隐瞒,“梁州经常有部落打架斗殴,节度使担心殃及附近村镇的百姓,每年都会让人巡视。”

“梁州很乱?”

“全是些部落,难以教化管束,这么多年来,为官者最怕的就是去梁州做官了。”

闻五没有去过梁州,不过营里的人说起梁州都一副鄙夷嫌弃的模样。

时间长了,闻五也瞧不起梁州这个地方。

他道,“在益州人眼里,梁州跟岭南没什么两样。”

想到石进出自梁州,闻五道,“那晚搜牛五郎的后院不是搜到了石进的东西吗?十九娘可有收好?”

“收着的。”那会儿太乱了,胡大偷偷塞给她,她立刻丢进棺材里,到现在都没来得及看有哪些东西,她问闻五,“你听说过梁州石家吗?”

“没有。”闻五说,“我们是益州兵,没有朝廷旨意,不得离开益州。”

梨花又问身后围着炭盆的益州兵,“你们呢?”

“我们和梁州甚少来往,哪儿知道梁州的大户人家?”他们整天在军营里操练,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百户,百户那人精明市侩,再想巴结人也不会巴结到梁州那边去。

有个益州兵说,“石家没听说过,但梁州樊家倒是听说过。”

他一说,闻五也想起来了,“那是两年前的科举探花,回梁州时途径益州,好多夫人娘子上街抛绣帕。”

都想得探花郎亲睐。

据说不少官员的家眷也去了。

茶馆里的都是些爱听八卦的,因此说书先生不怎么讲科举的故事,她问,“樊家是世家大族吗?”

“那几日都讨论探花郎的才学容貌去了,没怎么关注探花郎的家世。”

胡大冷得瑟瑟发抖,哆嗦道,“我倒是听说了些,探花郎是小妾生的儿子,自幼不受他阿耶喜欢,七岁时,偷偷去书塾旁听夫子讲课,夫子可怜他,得空就会亲自教他。”

闻五拧眉,“既是妾室所生,那他应该不是普通百姓出身。”

寻常百姓,谁养得起小妾啊?

梨花没想过石进的名字是假的,想了想,说道,“石家人不在了,说那些没用,咱先想想怎么下山不引起人怀疑吧。”

根据之前官府的说法,每个村都由村长,也有士兵。

她让赵铁牛他们藏些人,半夜出来劳作,不知会不会露馅。

闻五指着面前的山坡,“这儿下去太惹眼,咱最好从右边的峡谷进去,于三这趟去,会找到你堂叔的住所,天黑后,让他佯装带着人出门,咱们扮作镇上的人混进去即可。”

梨花侧目,“这个法子好。”

闻五垂眸。

说来也怪,在兵营里时,他脑子就没这么好用过,否则当日百户让攻村,他绝不会赞成。

现在跟着李解东奔西跑的,脑子越来越灵活。

他问李解,“先生觉得如何?”

“可以。”

然而于三这趟去的时间久,半夜才回来。

山上风雪大,等于三的时候,他们找了些藤蔓编成藤席挡风,梨花则坐在马车里,当李解说于三回来了,她才出去。

于三脸上满是雪渣子,说话声音抖得厉害,“十九娘,你堂叔他们住在镇子的西边,咱是现在去还是明早再说?”

“你没看到我堂叔?”

“没,菘菜地旁边的草篷里有狗,我一靠近就汪汪汪的大叫,我怕惊动里面的人,赶紧回来了。”

李解皱眉,“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西边?”

“那儿有新起的屋子,屋前有炉子,跟村里人早先烧炭的炉子一模一样。”

安福镇冷,赵铁牛只要不傻就会组织人烧炭。

说着,于三吸了吸鼻子,“我还看到茅厕了,整整四间屋的茅厕,不是他们盖的还有谁?”

赵家做事的风格很明显。

缺什么造什么,从不将就着过,赵铁牛嗓门大,但做事周全,村民们有男有女,总不会混着吃喝睡觉吧?所以茅厕分男女,卧房也分。

以为梨花不相信自己,他指了指镇子的西边,“就在那儿...”

漫天飞雪,不怎么看得清山下的茅屋。

梨花道,“那咱们明早再下去,村民们要是问起,就说咱们夜里进山打猎了,冒充我堂叔他们直接过去。”

于三背过身,擦了下鼻子,没办法,太冷了,这一来一回,差点没把他冻死在半路,他问,“有热水吗?”

有小兵端着烧沸的水过来,“快喝点暖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