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隋氏阖眼时,悄悄朝窗边投去一瞥。

小姑娘收了匕首,双手枕着脑袋趴在窗棂上,朦胧的月光洒过来时,仿佛给她披了件薄薄的纱衣。

轻软和温柔。

霎时,她突然就明白偌大的村为何要由小姑娘掌家了。

她心地善良,看人是人,而不是低贱的蝼蚁,她杀人,也救人,杀伐果决,不纠结不迟疑,是天生的首领。

思及此,她说了今晚的最后一句,“十九娘,我的病好不了也没事的,真要变成怪物,我仍会记得你,为你冲锋陷阵!”

丈夫死后,她时常不知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可就在今天,她好像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了。

丈夫拼着最后的力气带她走出难民村,是望她活下去,梨花不惧瘟疫也要救她,也是盼她活着。

她怎么能辜负她们?

屋里没有点灯,梨花回头,只看到一片黑暗。

她沉默了片刻,语气坚定,“你不会变成怪物的。”

族里囤了许多草药,按医书抓药,即使不能全部治愈,也能抑制隋氏的病。

隋氏似乎睡着了,没有再说什么,但在梨花看不到的地方,她将手指伸到嘴边,偷偷啃掉了指甲。

第一缕天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时,她翻个身就醒了,先是嗅了嗅手上没有腥味,然后就检查手腕上的铁链,确定铁链没有松动的迹象后,她才松了口气。

梨花担心她夜里闹肚子,不敢睡沉了,是以隋氏一动她就醒了,“睡得好吗?”

“好。”隋氏掀开被子看脚踝上的铁链,回道,“谷里的床比望乡村的床舒服。”

“那就好。”

谷里的是竹床,表面打磨得光滑,垫上茅草后,躺上去软和得很,梨花伸了个懒腰,起身开门,“今个儿我要去趟峡谷的庄子,你和我一起吧。”

生病的人在屋里闷着只会胡思乱想,所以梨花决定带上隋氏。

隋氏坐在床沿上,脑子有点懵,“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不会。”

外面传来打铁声,间或伴随着李家兄弟的争吵。

梨花走出去吼了一嗓子,竹林顿时安静下来。

草篷没有洗漱的盆,梨花去了趟李家兄弟住处,抱回两个盆一个釜,待送饭的赵家人过来,梨花让他们再搭个灶,方便隋氏烧水啥的。

隋氏过意不去,连连摆手,“我自己慢慢添置就行,不麻烦你们了。”

赵家人笑道,“没事,族里有现成的,待会我就给你送来。”

对于梨花收留隋氏的原因族里已经知晓,看隋氏的眼神既有新奇,又有几丝讨好。

毕竟,将来遇到危险,他们还指望隋氏护他们周全。

已经许久不曾碰到这般热情的人了,隋氏浑身不自在,梨花看在眼里,同她说,“吃了饭咱就走。”

隋氏这才忙自己的去了。

峡谷地势要低得多,西来的难民受地形阻碍,不曾溜到峡谷这边来,然而顾及老弱妇孺多,前天赵申就让大家搁置手里的活专心建围墙了。

刘娘子她们虽不曾出去过,但看赵申端着脸不苟言笑也知出了事。

见梨花送了几车粮食过来,心里愈发不安,“小娘子,益州是不是和岭南打起来了?”

“没,荆州出来的百姓有染上瘟疫的,我怕他们到峡谷作乱,便让闻五给你们运几车粮食来,这样真来了人,你们待在庄子哪儿都别去。”

梨花嘴里的庄子是年前建成的。

借百年榕树的枝桠为梁柱,铺上茅草编的屋顶,再垒三米多高的墙,于是便有了眼前的十几间屋。

刘娘子认真打量梨花的神色,“感染瘟疫会怎么样?”

“会发病四处咬人。”

刘娘子皱眉,“像狗那样?”

梨花纠正措辞,“像疯狗那样。”

赵申有话和梨花说,然而众多人围着梨花,自己根本挤

不进去,急得他举手挥舞,“三娘,三娘...”

新建的墙要把所有屋子都围起来,范围不可谓不小,然而比起这个,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儿,他大声喊了好几遍,梨花和刘娘子道,“我和堂叔有话说,你们先忙去吧。”

刘娘子还有事想问,闻言只能往后延一延。

人群散开,赵申终于到了梨花跟前,见她身后的妇人面生,忍不住多瞧了一眼。

只一眼,赵申立刻警觉起来。

他不怎么眼熟望乡村的人,但那副铁链子....只用在俘虏身上过,他一把拽过梨花,让她和妇人拉开距离,“她是谁?”

“望乡村的隋婶子。”

赵申不解,为何要给望乡村的人拴铁链子?

梨花瞄了眼四周,见大家都垒墙去了才小声解释,“她被荆州人咬伤染上了瘟疫,我让她今后跟着我。”

梨花在戎州养了批嗜血者赵申是知道的,而且也知道背后的原因。

松开拽着梨花的手,朝隋氏道,“三娘就托你照顾了。”

隋氏诚惶诚恐,“哪儿的话。”

赵申有要紧事同梨花说,草草结束了这个话题,指着雾气深重的远处道,“三娘,你猜得不错,地底下可能真的有粮食。”

梨花去益州城的那天,他和两个堂弟在峡谷尽头找了一圈。

还真的发现两处有异。

一处离石子路五六米左右,赵申之所以注意到那儿是因为那株树不对劲。

荒山野林,树的品种数不胜数,但偌大的地不会只有一株独苗,他领梨花过去,“峡谷里以刺泡儿藤和榕树最多,其次是构树柳树槐树等常见的树,那株树独特就算了,全峡谷竟没有第二株,你说怪不怪?”

刘娘子她们开荒还没开到这儿,因此只有赵申他们走过的痕迹。

赵申嘴里的那株树立在杂草间,上面爬满了幽绿的藤蔓。

赵申说,“也就春天树叶长出来了,要在秋冬时节,我便是有火眼金睛也认不出它与众不同来,三娘你见多识广,可认识它是什么树?”

“桂花树。”梨花慢慢上前,摘了片叶子摊在手里,“县里有家酿桂花酒的很有名,他家院里就种了几株桂花树...”

赵申家境不算富裕,哪儿买得起桂花酒?

不过梨花一说,他恍惚记得赵广昌买过几回给四叔,四叔嫌酒贵,存起来等族里有大喜事才拿出来给所有人尝一小口。

那味道,吃过一回就不会忘。

他舔舔唇,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桂花树?”

那他们是不是能自己酿桂花酒了?

他咽了咽口水,问起赵广昌来,“你大伯呢?”

赵广昌去过酒坊,想酿桂花酒怕是得问他。

梨花哪儿不知他的心思,忍俊不禁道,“酿酒需要粮食,咱的粮食要留着自己吃,怕是不能拿来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