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4/4页)

“头儿,你怎么了?”

“没事。”男人道,“城门已关,咱回卫所看看吧。”

他们视野里,梨花和李解闻五等人挨个询问伤患的情况,而赵广安则坐在车上熬药。

闻五回谷推了辆铁板车下来,说是老村长让李家兄弟连夜造的,车上能煮饭熬药,专门为赶路人做的,因时间紧迫,铁板车表面有些凹凸,但熬药是真的方便。

一辆车里放两口釜。

药熬好后先给病情严重的人,伤口需要外敷,赵广从就领着人将碾磨药材。

生病的人过意不去,和梨花道,“瘟疫不致死,十九娘不用管我们的。”

启程到现在就用了半筐药材,不值得。

“再不致死也得治。”梨花给他们介绍隋氏,“隋婶子也有瘟疫,大家看她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车上的人齐刷刷看向隋氏,“看不出来啊。”

隋氏给赵广安打下手,一会儿添柴,一会儿搅药汁,跟正常人无异。

梨花说,“是啊,好好吃药,这种病能控制的。”

大家之所以害怕,是因发病会丧失理智攻击人,成为其他人眼里的怪物,但染病初期就坚持吃药的话,应该不会成为见血就疯的嗜血者。

有妇人问梨花,“她真的有病吗?”

“有。”隋氏伸手给她看指甲,“染病后,指甲要比平日长得快。”

别说,还真是染病的征兆。

“你...”妇人的目光移向赵广安,“这位郎君也是?”

要不然会害怕才是。

赵广安抬头,“我没有。”

“你不怕吗?”妇人纳闷。

“她吃了药不会发病的,我堂兄也染了瘟疫,心里老开心了呢。”得知赵青山感染了瘟疫,赵广安难过,抱着他正要哭上两声,谁知赵青山扯着他后领笑眯眯的说,“往后你再跟人斗鸡我就咬你,嘿嘿。”

顿时给他吓得啥情绪都没了。

他说,“大家不要觉得染病的人就是怪物,他们要是怪物,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是什么?”

众人若有所思。

许久后,有人开口,“十九娘,我们去哪儿?”

草木疯涨,往日宽敞的官道逼仄了许多,但方向是往南的,所有才有此问。

梨花说,“戎州。”

众人脸色微变,“那儿不是岭南人的地盘吗?”

“戎州的岭南人年前就死完了。”赵广安说。

众人震惊,“死完了?你们杀的?”

赵广安自认没这个本事,故作高深的指了指天,“老天爷干的。”

那就是天灾?众人好奇起来,“难怪他们要攻打荆州,是不是戎州待不下去,只能往东边扩充地盘啊?”

“谁知道呢?”赵广安往下压了压冒泡的草药,让百姓将装水的器皿给他,他好盛药。

众人又问,“戎州城不会被火烧没了吗?”

“咱不去戎州,去南边的县城,那儿有现成的房屋,大家稍加修缮就能住人,附近还有农田,种庄稼也方便。”

“会不会有难民?”众人担忧。

赵广安将盛好的药递出去,回道,“咱们这么多人,还怕几个难民不成?”

也是,他们已感染瘟疫,大不了跟难民拼了。

这么一想,罩在众人心里多日的阴霾没了,反而期待起来,“郎君哪儿的人?”

赵广安瞥眼闺女,没有立刻回答,隋氏坦坦荡荡的回答,“我是戎州人,戎州闹饥荒时,我随家人逃去了荆州,本以为身份低微至少能活,不料荆州与岭南勾结,安插岭南人做村长,以致我们饱受折磨,十九娘救下我们后,我们便发誓追随十九娘...”

岭南人恶名昭著,隋氏在他们手里不知受了多少苦。

一时间,满是心疼她的目光,也不问梨花哪儿的人了,而是问隋氏荆州的事儿。

隋氏从逃难开始说,亲戚反目,好友结仇屡见不鲜,但到了荆州,再大的仇都在岭南人日复一日的折磨里不见了,大家开始重修于好,开始想着怎么逃出去。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到最后,皆低下了头。

地动那会,她们何尝没看尽人情冷暖,荆州难民四处咬人,甚至还经历了邻里背叛,所以不敢想象要多大的痛苦才能和那些人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