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3/3页)

随着竹壳虫越来越大,难民越来越多,文茵说不能待在山里了。

难民去往益州,将竹壳虫的事一宣扬,肯定会引起梨花的注意,所以不得已才回了戎州。

他没骗梨花,赵文茵的确在青葵县,因为那儿离山谷远,方便养虫子,期间一直好好的,有天文茵喂虫子时发现少了几只,他怕虫子乱跑暴露了他们,不得不追出来。

就是这么不凑巧,虫子北上,还被梨花看到了。

他说,“岭南和云州攻占荆州底下的县城后,荆州肯定也会着手培养嗜血者,你堂姐养这些虫子也是想吓退对赵家图谋不轨的人。”

梨花可不敢相信赵文茵的为人,“虫子喝嗜血者的血就会变大?”

“嗯。”赵广昌不知道梨花的方位,他暗暗使劲,想快速打开石门,哪晓得石门裂开缝隙后嘭的一声响起来。

外面竟然落了铁锁,他刚才一用力,碰到铁锁了。

“大伯别白费心计了。”梨花不意外赵广昌开石门,“我让罗四钉了铁锁,你打不开的。”

“......”

外面仍在下雨,不过雷电没有了,她点燃火把,照了下缝隙里的脸庞,“堂姐怎么控制虫子的?”

任由虫子在外面活动太危险了,梨花不知赵文茵的用意,但对付赵家是必然的。

赵广昌出去的计划落空,五官顿时扭曲起来,“开门。”

“时机到了自然会放大伯出来,再说说虫子的事。”

赵广昌铁了心要袒护赵文茵,直接转身不理人了,梨花说,“大伯不想回山谷了?”

“哼,少骗我。”

他知道这辈子都难以回去了,梨花的心太狠,文茵不过做错事就被狠心的撵出来,幸好有他这个做阿耶的庇佑,否则文茵哪儿活得下去?

他硬气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回不去了。”

“那你死后也不要人收尸?”梨花可能不知赵广昌背后打什么主意,但落叶归根的道理总不至于都忘了,要知道,族里人逃荒都带着棺材呢,受长辈熏陶的赵广昌怎么可能不在意自己的身后事?

赵广昌身形僵住,梨花又说,“四郎还盼着全家团聚呢。”

小儿子年幼,性子最为单纯,赵广昌最担心的就是他了,他慢慢转身,眼珠子往外跳了下,“四郎怎么样了?”

“泥鳅是西山村人,对他颇为关照,他受不了委屈。”

赵广昌咬了咬牙,“什么时候让他回族里?”

泥鳅再好,到底比不得族里长辈的庇佑,赵广昌不想让儿子住在望乡村。

“约莫已经回了,常有难民溜进望乡村,堂伯怕他有个闪失,寻思着接回山谷住。”

梨花明显撒谎了,接赵漾和元氏回谷是梨花的意思,元氏在望乡村不安分,为了望乡村的安宁,梨花让赵大壮把元氏放眼皮子底下。

赵广昌看不出来,“真的?”

“骗你作甚,现在能说说虫子的事了吗?”

“怎么控制那些虫子我也不知,你堂姐估计也不知道,我们每天做的事就是收集有瘟疫的肉喂他们...”想到什么,他说,“他们体型还小那会儿只喝血,长大后才开始吃肉的。”

“他们会自己捕食吗?”

“不知道。”

赵文茵倒是希望虫子能自己捕食,也抓了几个活人丢到虫子面前,但虫子没什么反应,饿狠了也只是焦躁的到处爬而已,怕梨花不信,他重复了一遍,“我真的不知道。”

“你们还有多少这样的虫子?”

赵广昌抿嘴不说话了。

竹壳虫对人没什么威胁,赵文茵已没多大的耐心养着它们了,因为赵文茵找到了更凶狠的食肉动物——野猪。

那玩意啥都吃,虽然体型没变化,但饥饿时堪比血腥残暴的岭南人。

为了摸清野猪的脾性,赵文茵天天喂它们吃肉。

他出来时,赵文茵拎着兔子出门,偌大的青葵县有两头野猪,它们高兴去哪儿就去哪儿,除非赵文茵用肉引它们现身,否则它们不露面的。

待她驯服了野猪,他就有自立为王的能耐了。

文茵说了,如果驯服世间所有动物,他就能称霸。

看他莫名奇妙笑起来,梨花招来罗四,“青葵县危险,你和你阿兄即刻出发追我二伯,让他绕道走。”

她不知道赵广昌为什么笑,但以赵文茵的性子,豢养的虫子必不会少。

罗四严肃起来,“人在青葵县?”

半真半假的话最容易让人相信,赵广昌深谙其道,所以赵文茵在青葵县应该是真的,她点了点头,“你阿兄动作快,我写封信给他,我二伯看到信就知道怎么做了...”

她抬脚离去,沉浸在称王称霸里的赵广昌回过神,喊她,“你去哪儿?”

“很晚了,大伯你早点休息,明天我再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