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2/2页)

这事压在他们心头多日,早想跟她说了,然而去云州的人至今未回,怕给十九娘添乱,一直忍着没开口,不料今个儿秦百户开了口。

“十九娘觉得麻烦的话就...”

“是有点麻烦...”梨花道,“等去云州的人回来再说如何?”

这...这是答应了?

几人喜不自胜,再看梨花,激动得眼眶泛热,当即跪下给梨花磕头,“谢十九娘...”

知道梨花不喜欢这套,几人迅速磕了三个响头就起身,“我...我...”

“我明白的。”天下谁不祈盼合家团聚呢?她道,“你们回去后问好各家从军人的姓名年龄,等我二伯回来,我让他去益州办这事。”

戎州大片土地无人耕种,她连赵广从去外面坑蒙拐骗的人都接受,何况是村民的亲人了。

想到这,她改了主意,“罢了,不等我二伯他们,我亲自去一趟。”

檐廊下煮饭的赵广安差点丢了手里的柴,“什么?”

梨花笑盈盈的转头,“益州我熟。”

再熟那也是狼窝,赵广安不同意,等百户离开后,连忙跑到梨花跟前,“你不是说戍守益州的将士并不多吗?他们中若有村里人的亲人,早随咱南下了,既然没有,那就说明村里人的亲人不在益州城,你去哪儿找他们...”

“王都。”梨花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给赵广安吓得肝胆欲裂,王都什么地方?整个老益州的权贵官宦的住所,梨花去那儿不是找死吗?

他拧起眉,同梨花商量,“太危险了,就不能让你二伯去吗?”

益州人都在王都活不下去,何况是外地人,他突然有些看不懂梨花了。

“二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梨花拿过他的柴,轻声安抚道,“戎州土地辽阔,我若早点接他们来,那些荒废的土地就能早日种上庄稼...”

“咱不缺粮食。”

没必要非要人种粮食。

“咱不缺粮食但缺人啊...”这时,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还伴着孩子们的打闹,梨花扭头望去,只见斑驳的围墙外,几缕青烟袅袅浮上天际,她站得笔直,“阿耶,我不想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

若有战,上便是。

赵广安顿时沉默下来。

他也不想过那种日子,抿了抿唇,道,“李解回谷了。”

算日子,十来天才能回来。

知道他松口了,梨花靠在他胳膊撒娇,“等他回来我再启程,阿耶,等那些荒废的田地都种上庄稼的时候就没人能逼咱外出逃命了...”

“这儿是戎州,那些枉死的冤魂会庇佑这片土地的。”

赵广安摸摸她的头,“那阿耶也去。”

“不...”梨花刚要说不行就被他打断,“阿耶会弹弓,岭南人攻进山里就是阿耶击退的,阿耶不会给你拖后腿的,另外让你阿弟他们也去...”

族里侄子的弹弓是他教的,准不准,出去试试就知道。

赵广安又道,“戎州这么多荒地,靠你跋山涉水找人来耕要多少年?带着你阿弟他们,等他们能独当一面就放出去拉人,多好?”

他循循善诱,“谷里虽好,到底不如外面涨见识。”

梨花抬头看他,眼神有些陌生,“阿耶是这么想的?”

赵广安目光闪烁了下,心虚道,“当然...”

不是啦。

只是想到他们父女在外奔波,那些兔崽子在谷里享福不痛快罢了。

何况那些兔崽子来的话他就不用打水煮饭洗衣服了,多舒坦的日子,他没道理不过的啊。

“三娘,听阿耶的。”

梨花被说动了。

蜀王定居王都,手里大部分兵力肯定戍守在王都,结合他效法旧朝的做派,定是将兵力分成了五股,一股留在王都维护王都治安,其余四股驻扎在王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这样王都一旦生变也能即使支援。

再以亲疏远近来论,她笃定去年征的兵都在城外。

所以她只要溜进王都外的兵营找人就行。

“行,按阿耶说的办。”

梨花要帮他们寻亲的消息片刻就传开了,翌日天还没亮,门口就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没断过。

隋氏洗漱完去村里拿药,一开门就震惊了。

衣衫鞋袜,馍馍烤饼,瓶瓶罐罐堆得一地都是,见一村民放下盏竹灯笼,隋氏叫住她,“你这是干什么呀?”

妇人双眼红肿,似乎哭过,“我...我没拿得出手的,这只灯笼是我开荒时拾到的,刚补好,给十九娘路上用。”

“十九娘不缺这些,你拿回去吧。”隋氏了解她的感受,和丈夫走出难民村的那刻,她一直想怎么报答梨花,梨花带她离开望乡村时也是,她捡起灯笼还给妇人,“你们好好过日子就是最她最好的报答了。”

妇人愣了下,“这...这哪儿使得?”

“听我的,东西拿回去。”隋氏和后来的人说,“咱好好种地,来年丰收了舀点新米给十九娘做米饭就行。”

十九娘爱吃白米饭,赵广安煮饭,顿顿都给她煮的白米饭。

“十九娘是首领不是皇帝呢。”隋氏低头捡其他礼,“她不喜欢这套。”

村里人后知后觉意识到当时梨花说的她当首领竟是这个意思,不由得道,“咱痛恨朝廷征税,但给十九娘东西是心甘情愿的。”

“有这份心意就好。”隋氏怕不小心抓破人,出门往手上套了粗布手套,这玩意抓不起竹篮里的饼,只得跟大家伙说,“劳烦你们叫人把东西拿回去,否则待会罗郎君他们出不来了。”

清晨还得打拳练招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