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2/7页)

这样的人,日后都得高自己一头,赵大匠哪儿受得了?

他骂骂咧咧的走来走去,“我不过口渴晕厥,谁让他救我的?他不救我也能自己起来...”

“甭以为救了我就可以使唤我,我才不听呢...”

隋氏不知他怎么了,看他骂着骂着突然盯着脚不吭声了,想问他怎么

了,还没开口,只见他暴跳如雷,“好你个汤九郎,竟趁我昏迷携私报复...”

赵广安洗了碗,发现他仍在树下唠唠叨叨的,心里直咯噔,“怎么了?”

莫不真中毒了?

隋氏已将药丸收入布袋,闻言,觑着赵大匠说,“他说汤九郎伤了他的脚,还将衣服给他磨破了,纠结要不要找汤九郎麻烦。”

只要不是药有问题就行,赵广安暗暗松了口气,随即纳闷,“汤九郎拖着他,难免磕着碰着,没大碍不就行了?”

专心检查衣服破了几道口子的赵大匠听到这话僵在原地。

心想瞧吧,汤九救他一回,他便不能向从前那样骂人了。

隋氏把布袋拿回屋出来收簸箕时发现赵大匠垂头丧气的走了,好奇的问赵广安,“赵大匠怎么了?”

“不知道啊。”

只要没喝药喝死人,赵广安就不想管太多,于是岔开了话题,“药丸晒得怎么样了?”

“有些还好,有些表皮裂缝了。”

“会不会是米浆不够浓稠?”

“不知道。”

“我问问三娘去...”

药丸开裂肯定不行,还得想想其他法子。

房间里,梨花还还在与人讨论。

照之前计划,闻五他们西去梁州贩卖艾草鱼腥草等物,但造船工期巨大,最好有精细的图纸再动工。

汤九提议去荆州。

荆州水运不如东边两州发达,但造船业还算成熟,弄到图纸的希望更大一些。

四方桌前,汤九握着炭笔,在桌上绘制出蜿蜒的曲线。

赵广安轻手轻脚的掩上门,走到李解跟前,“还没商量好路线?”

他以为闺女想拉拢梁州,不知他们改了主意要去荆州。

李解也没多说,“差不多了。”

赵广安站了会儿,见所有人都不说话,害怕影响他们的大事,赵广安又出去了。

他前脚走,后脚汤九就收了手,“这是荆州境内的几个码头位置,离咱最近的是南陵县码头,去那儿县学应该能找到造船图纸...”

李解拿出一块洗白的布,照着桌上的地形图画在布上。

闻五凑过去,盯着他下笔。

梨花指着汤九标注出的水流走势,“水运源头是竹溪县,竹溪县往北连接益州,可荆州难民涌入益州时,未曾听说过江一事。”

她们去荆州也不曾过江。

汤九道,“益戎两州山势独特,境内多地下河,你们顺江而下途径地下也未可知...”

闻五抢声道,“我想起来了,有段水路特别黑,水声特别大,震得我回来夜里睡觉脑子都哗啦啦的响...”

梨花倒是不记得了。

顾及她年龄小,罗大他们要自己好好休息,是以没怎么关注周遭环境。

但回村的好几晚睡着仍感觉在水上漂泊似的。

她道,“那将来有难,我们藏在那儿就安全了?”

顿时,所有人都看向她。

梨花问,“有问题?”

“没有。”汤九哈哈一笑,“十九娘说得

好,比起辽阔多风的江面,阴暗的地下河更适合避难。”

梨花已经称国了,哪有国主领着百姓四处漂泊的呢?

他问闻五,“地下河长宽几许?”

闻五摇头,“那会儿晚上,没细心观察,罗大郎,你们可有留意?”

罗大道,“当时每只竹筏的头尾都燃着火把,火把的光并未照亮两岸景象,由此推测的话,地下河至少宽四米,高四米,长的话,十几里是有的...”

那晚他值夜,虽觉周围有异,却始终不见动静。

汤九若有所思,“如果想去那儿避难,地形就得摸透了...”

不能有任何闪失。

梨花也知其重要,“那咱去荆州前先去趟山里...”

李解拧眉,“十九娘要去荆州?”

梨花嗯了声,见窗外的天快黑了,率先走了出去,“就这么说定了,明个咱就动身。”

打探地形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个时节有野菜野果充饥,干粮也不必准备太多。

她问赵广安要不要去。

赵广安出来许久,该回族里了。

赵广安帮着隋氏烧火煮饭,罗大他们吃得多,他炖了鱼腥草鸡汤。

鱼腥草腥味重,嗜血者食用后会短暂恢复清明,可见其有大补功效,于是他就想炖汤里给罗大他们尝尝。

西南人吃鱼腥草多撒盐生食,炖肉汤还是头一回。

见汤汁雪白,他重新盖上木盖,回梨花的话道,“去啊,今后你去哪儿阿耶就去哪儿。”

“我要回趟族里...”

“是该回去看看了,你阿奶整天就盼着你回去呢。”

罗大他们闻到肉香围过来,主动揽了烧火的活,听到两人的话,直言,“十九娘尽管家去,探地形的事交给我们就行了。”

此事关系重大,梨花肯定要亲自查看的,“无事,我回族里耽搁不了多久。”

汤九也站在灶前,见筲箕里的艾草堆得高高的,新奇的问,“鸡汤里还能放艾草?”

想到他拿了自家的扇子没还,赵广安便没给他好脸,“我家扇子呢?”

汤九慢悠悠扬起右手,“这儿呢,我先用用,走的时候就还你。”

“哼...”赵广安说,“不还的话要你好看。”

“咋能啊...”

炖鸡汤用的石鑊,满满一大鑊,添入鱼腥草和艾草后,几乎捞不出汤来,但罗大他们雀跃不已,围着赵广安直搓手。

赵广安忍俊不禁,“拿碗去。”

“好吶...”众人应一声,转身出去拿了碗就竟然有序的在檐下站成一列。

汤九看得咂舌,盯着石鑊里黑黢黢的汤汁道,“我也吃这个吗?”

“想得美!”赵广安斜他一眼,“这是罗大他们的。”

罗大他们连连点头,凶神恶煞的脸竟露出一副嗷嗷待脯的模样来。

汤九问,“我吃什么?”

“回家吃去!”赵广安拿了勺子,轻点了下灶台,外面的人立刻捧着脸大的木碗进来。

两只鸡,炖得只剩骨头架了,赵广安用勺子将其戳断,尽量让每个人都分到块骨头。

汤九看得直舔嘴唇。

艾草的味不好闻,但架不住里面有肉啊,待看罗四端着碗进来,他惊讶地眨眼,“你也吃这个?”

“对啊。”

自打阿兄他们不发病后,吃食就一起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