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5页)
“刚才我怎么记得好像还有人念诗来着?”魏正明笑起来,摇头晃脑:“再下三年何妨?”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声电话铃,这不过是一份订单,一盆酸菜水煮鱼,爬一个九楼直到电话铃声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王雪娇被电话拴着,一步也走不开,她以前做过电话客服,在短时间内,就摸到一套在三十秒内确认信息的话术,每次通话时长都稳定在三十秒。
张英山厨房的火就没停过。
钱刚、魏正明、韩帆三人,送完一趟,又来一趟。
刚开始是跑一趟,送一家,后来是跑一趟,送好几家,有时候是六栋有几户订了,三十九栋也有几户订了。
平时散步的时候,两栋之间好像也没多远,走两步就到了。
左右两条胳膊上各挂着四五盆酸菜水煮鱼的时候,那可真是举步维艰。
如果中间有26栋的单子,已经是快乐的休息了,可以坐电梯呢!
中间居然还有人问:“蛋糕也能送吗?”
王雪娇:“蛋糕的话,二十块钱起送哦。”
谁家好人会一下子买十块奶油蛋糕,吃这么多对身体不好,放冰箱也会抽干蛋糕上刷的糖浆液,口感没有那么美妙了。
然而,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还没有团购的时代,人民群众自发的组成了团购,七楼到九楼的住户们,自发凑成了一个团单。
具体操作方式是:
地址报的是九楼住户家。
七楼和八楼的住户也不用亲自上九楼,听到楼道里有动静,就打开门,中途拦截。
最后,送餐的人,不得不爬到九楼送上最后的几块。
到最后收工,三个壮小伙已经觉得腿不是自己的了,这跟真正的外卖员不一样,外卖员好歹从店家拿货到小区,中间一段路是坐在电瓶车上,他们也就只有几步是平地,而且菜都拎在手下,不断的上楼下楼,下楼上楼
钱刚揉着自己的腿:“不知道消防队的工资跟咱们比怎么样,我觉得消防队的那帮人训练量都没有我大,我要跳槽!”
魏正明也在揉腿:“等我明天打听一下他们爬楼的及格标准,说不定咱们能到。”
钱刚“哼”了一声:“什么及格,咱们肯定能达到优秀线!”
韩帆:“不用打听了,我知道,十层楼,穿上全套消防服,六十秒到顶就是合格。穿上消防服,还负重扛水带的话,你这年纪,一分三十五秒合格。”
钱刚不服气:“水带有多重?”
韩帆:“七公斤。”
钱刚:“我练练!最多一礼拜,我就能超过他们了。”
晚上,三人不走,就搭个板子,睡在大堂里。
今天他们实在是累着了,没一会儿,三人就睡得呼呼。
王雪娇在卧室里清算今天的账目,听到有人敲门,张英山轻声说:“是我,张英山,有事要找你商量。”
“进来吧。”
张英山看着屋里那张床,举足欲入的脚停下了,他站在门口:“就几句话,你看外送的起送价格是不是应该稍微提高一点?或者加收外送费?不然要把他们三个累死了。”
王雪娇不觉得会有这种好事,她说:“今天是个意外,不知道是谁帮我给宣传的,我们的菜价已经比别的地方高了,不会有人天天点,最多跟今天平齐。”
张英山想了想,也觉得她说得有理,便转过身。
“等一下,他们三个拿回来的资料你整理好了吗?”
“还没有,正在整理。”
王雪娇伸头往外看了一眼,三个人睡得呼呼,她感叹:“真厉害,这环境你也能静得下心整理。”
“不能,所以我在房间里。”
“你房间?我记得没桌子。”
张英山点点头:“放在床上也可以。”
“那多麻烦,过来整理吧,正好你还能跟我说说你的思路。”王雪娇指指写字台,“我的写字台还蛮大的。”
张英山顿了一下,摸了摸脸:“那影响多不好。”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要不让他们进来睡我的床,我们在大堂里干活,我晚上睡大堂?”
张英山见她坚持,便说:“那行。”
他把整理的资料一起抱过来。
三人在送餐的时候,记下了去过的所有楼栋的情况,除了点餐人家的气氛和大概人员构成之外,连楼道里有没有堆东西,堆了什么东西,都记下来,通过堆的东西,也能大概判断一下,其他屋子里住的是什么人。
王雪娇把确定没有住人的空关房和确定屋里没有老头,以及刚搬来的老头全部划掉。
划掉了一百来户,还有近一千户。
“任务艰巨啊”王雪娇看着总图。
张英山在按照地址,整理确认有老头的家庭信息,不需要什么脑子,按数字排就行。
他慢悠悠地接话:“咱们这行就像炖佛跳墙,得慢慢来,急不得,要是把佛跳墙的材料爆炒了,快是快,但是味道就全错了。”
“道理我都懂咱们就没有一个高压锅来提提速嘛。”
张英山抬头微笑看着她:“应该是没有的,不要着急要是你困了的话,就先睡吧,我回我屋里弄。”
“不困,就是今天话说多了,喉咙有点疼,你多说一点。”
“说什么?”
“听说你是个劳模,想知道是什么支撑你这么拼命的,你别告诉我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建设四化和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哦。”
张英山笑笑:“是听他们说的?他们一定也跟你说我是个马屁精了。”
王雪娇一边统计今天杀了多少条鱼,一边说:“那是你人好,你还不让我用冷水洗碗呢,难道你是拍我的马屁不成,他们不懂事,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你真这么想?”张英山的声音有些微妙。
“不然怎么想?就算是,那又怎么样,只要不是帮着领导害人就行。”
张英山:“你跟别人不一样想得不一样。”
“嗐,别人未必跟我想得不一样,只是确定的收益没那么大,以及拉不下脸罢了。要是告诉他们每天早上去给领导鞠三个躬,每天就能额外领一百块钱,你看他们去不去,我看要求磕三个头都有人愿意。”
张英山笑了:“不用每天一百块,每个月一百块就有人去。”
“对不对,如果改成去鞠三个躬,也许能拿到,也许拿不到,就有人不愿意了。如果连‘也许’,都不确定,那就更不会有人干。”
张英山脸上还挂着笑,眼里却没了笑意,手上的钢笔停下,悬在纸上:“如果照你这么说的话,如果犯罪份子给钱够得足够多,不就能收买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