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7/7页)
王雪娇可喜欢这种小东小西了,她勾着头看,张平笑道:“这些都是古董行用的小东西。”
说罢,他大方地把小盒子从钥匙串上拿下来,给王雪娇看。
盒子里面有一个一寸来长的小紫光灯,可以测试荧光反应;一个手电筒,很小,但光线很强,可以用来看翡翠原石;有一个钮扣大小的磁铁,可以测试含铁的矿石反应,最底下还垫着一块抛光布。
“有意思这些东西还得自己随身带?”王雪娇问道。
张平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如果不自己准备,很容易被别人动手脚,把假的当成真的。”
“看来张导很有心得。”
张平苦笑一声:“人教人百遍无用,事教人一遍入心。”
“你们这行还真不好干,行业生态真差。”王雪娇的脸上写满了同情。
张平随意地问道:“余小姐这行也不好干吧,是不是每次出货的时候都要验货?要是出货量大,得多少人送货才够试货的?”
“怎么?张导想做我的分销商?”王雪娇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眼睛斜瞟,嘴角似笑非笑。
张平连连摆手:“做不来,做不来,我只擅长做一些促进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的微小工作。”
卖文物比卖粉安全多了,那化学药品的味儿,不仅要防着人,还得防着狗。
想发财,就得大剂量的卖,大剂量被抓就是个死。
他倒倒文物,有的是狡辩的机会,到了境外也没人管了,被抓也不至于立马枪毙。
张平只想借余小姐的人脉和关系网认识认识客户,可以高价卖出一点货,那些大毒枭赚了这么多钱,往家里摆几个文物欣赏欣赏很合理吧。
他是想赚钱过好日子,不是想过刀尖上舔血、亡命天涯的日子。
“张导莫不是看不起干我们这行的,是嫌没有文化底蕴?”王雪娇微笑着问道。
张平心中叫苦,早听说过余小姐阴晴不定,一阵一阵的发疯,原先还没觉得什么,现在这是就开始了?
他忙回答:“不是不是,我的化学水平粗浅的很,最多理解一下怎么应用在文物上,要是跟余小姐做生意,我一个连面粉和白粉的分不清的人,不用等警察来抓,我就已经破产了。”
“呵呵呵呵呵很简单的,只要抽上一回,你就会深深记住它的味道,永远忘不掉它给你的极致快乐。”王雪娇的表情十分陶醉。
张平害怕极了,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听说金三角的各位,自己是不抽的?”
“怎么?你觉得自己的身份能与他们平齐?”王雪娇含笑看着他。
哎哟我的妈,一个僭越的大帽子就这么扣上来了,张平忽然觉得自己直接找上余小姐实在是过于激进了。
以前张平接触到的买家,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优雅端方的文化人,余小姐实在是让他精神紧张。
她说她不吸毒,但是为什么她的脑回路也很清奇,最可怕是这一边笑嘻嘻,一边阴阳怪气,仿佛下一秒她就会笑着掏枪出来,把他立毙当场,然后再笑嘻嘻地踢一脚他的尸体:“哎呀,怎么死了呀?”
好在这个时候,程明风出声救了他:“这是真的。”
“啊?”张平大张着嘴巴,这救了跟没救差不多,刚才他信誓旦旦说那个白玉饕餮是假货,结果他请来的文物专家当面打他的脸,说这是真的。
张平不敢相信。
程明风指了指白玉饕餮:“这块料子,是肃北闪石玉。”
“哦,不是和田玉啊。”王雪娇很失望。
程明风微笑道:“和田玉进入中原地区,是在汉朝了。在夏商周时期,使用的玉料都是来自于青甘地区,或是就地取材的杂玉。”
这一点王雪娇倒是很认同,博物馆里战国往前,写着“玉石XX”的东西,都怎么看都不玉石,连雨花石都比它们像玉石。
程明风又点了几处:“战国时的玉料是用崩裂法开出来的,厚薄不均匀,还有钻的孔,有水床一点一点钻开的痕迹,沁色和味道我就不说了,张导您也是行家。”
张平接过香包和放大镜,仔细的看了又看,他也无话可说,最后只能说一句:“看来,还是余小姐有面子,就连况家的老狐狸都不敢拿次货给您。”
“那不是应该的么,他很识时务。”王雪娇的嘴角扬起傲慢的笑容。
有求于人,张平只得低声下气:“其实,我是手上有几件大货,外国人不识货,总是开不出价来。要是余小姐愿意帮忙介绍几个大客户,要是能成交,我必有重谢。”
“利润怎么分?”
“三七分成!”
“哦?你这么辛苦,只赚三成?那多不好意思呀。”王雪娇睁大了天真无辜的眼睛。
张平一口老血噎在喉咙里,给中间人三成利已经是行业内的顶尖水平了,她居然想要七成?她是什么恶魔吗?!
作者有话说:
念台词错把角色名念成演员名:98版《花木兰》,苏吉利(孙兴)指着余承恩(焦恩俊),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焦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