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丁从盐业公司食堂搞到了饭菜之后,就被接到邢川通知的老丁给扣下了,不让她掺合进来。
王雪娇等邢川一到,便跟张英山和韩帆一起回招待所,隔着窗户看热闹。
剩下的事情都由邢川负责解释工作。
从饭店门口进来数十名穿着便衣的特警,他们每人手里像批发似的拎着好几条闪亮亮的“银手镯”,挨个给躺在地上的杀手们戴上,紧接着,他们一人一个,将被药放倒的杀手们被横七竖八地抬上车。
引擎轰响,装满杀手的大车调头回去,直奔向灯火明亮的省会。
目送警车离去,王雪娇对张英山说:“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我还在想要是他们不来的话,我还得找绳子给他们系上。”
照她的想法:这么多杀手,而且还有通缉令上的人物,多半得移交到市局。
张英山去医院搞“昏睡红茶”,顺便通知邢川摇人,市局的人开车过来,就算一路超速飙车,也得五个多小时。
没想到才两个多小时,市局的车就来了。
市局接到邢川汇报,得知有百来个杀手齐汇于盐湖镇,当即开会讨论应该怎么处理。
最初的想法是从重从快,市局应该请求武警部队支援,把这么多杀手一拨搞掉。
经过李局深思熟虑之后,最后这个想法还是被否了。
盐湖镇的情况跟那些以宗族为团结力,全村都违法的地方不一样,镇上还有几千个普通百姓住着,派出武警可能会误伤他们。
所以,市局决定派出特警,趁着夜色进入盐湖镇行动,按照镇派出所提供的杀手住址,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些杀手都有枪,而且不少人手上都有人命,他们漠视法律与道德,他们心狠手辣,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一百多人啊!
跟一个连的人数差不多了。
他们的火力甚至也不输正规部队。
特警同志们在知道任务目标和对手情况时,便猜测自己将要迎接一场穿巷钻楼、枪响炮炸的激烈恶战,他们都做好了光荣牺牲的心理准备。
结果,车子刚拐到“盐业公司欢迎你”的大牌子下面,就看见当地派出所的同志推着自行车冲他们招手:“这边这边。”
几辆车跟着全身上下除了铃当不响,什么都响的二八大杠,到了“小丁饭店”。
派出所的同志捏闸、停车、支脚撑,一点都没有紧张和迫在眉睫的样子,等带队的特警大队队长我下车,他往饭店里一指:“喏,都在这了。”
特警同志们沉默地围着饭店,宽敞的大厅里摆了十几桌,桌上有剩菜,有酒瓶。
有人趴在桌上,有人躺在地上,有人似乎摔倒后,想爬起来,结果刚摆了一个姿势,就睡着了,还有人好像是站着站着,就摔倒在一边的啤酒瓶上。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人都有呼吸,简直就像饭店大屠杀现场。
同志们原本想着的刀光剑影,子弹横飞的场面,变成了大型“抬猪”现场。
除了少掉一个称重环节,跟卖猪简直一模一样。
特警们:“……”
兵不血刃就能完成任务确实很好,就是这个与预判的落差有点大。
特警大队长虽然满心疑惑,不过还是先谈正经事要紧:“都在这?还有没有漏网的?”
邢川:“应该都在这了。”
没有一个认真努力的杀手会拒绝“站场就能得到一百块钱”的诱惑,有钱不赚不是好杀手!
只要耳朵没聋的,全都去了。
耳朵聋的他也干不了这行。
据说甚至有正在拉屎的,都努力夹断了赶过去,生怕自己错过一百块。
“你是怎么把他们都聚到一起的?”特警队长不解。
为什么杀手会一起跑到这里聚餐,这个饭店的菜有这么好吃吗?
邢川能说什么,说他敲锣打鼓告诉杀手们“来啊来啊,小丁饭店大优惠,进门就送一百块”吗?
虽然,好像确实如此。
“具体都是省厅事先布置的计划,我们就是听命行事,其他多的事,也不好问。”邢川憨厚地笑着说。
省厅亲自布置的计划,那就是有一定密级了。
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懂,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特警同志们抬完“猪”以后,就这么回去了。
小镇的夜晚,依旧安宁祥和,岁月静好。
等警车彻底消失,王雪娇站起身:“你们在屋里回顾一下今天的行动里面,有什么该反思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我先去看看小杨还喘气不。”
经过检查,小杨什么事也没有,昏迷了两个多小时后,他就自己醒过来了。
由于让他住进来的医生是外地专家,现在专家回去休息了,本地那位大夫和护士都不知道应不应该让小杨回家,于是决定让他继续在病房里住着。
小杨有幸成为小诊所升级换代之后,病房里第一位,也是现在唯一一位病号。
“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护肤有利于身心健康。”前来探病的王雪娇手里闲得很,把玩着替小杨挡子弹的两个铁盒:“质量真好,这子弹都没打穿耶。”
看着“救命恩人”,小杨感慨万千:“等我回家,要把这两个铁盒供起来。”
“别,供万紫千红就行了,那是小丁送的。”
小杨琢磨了一下,悟了:“好,我把百雀羚供在心里。”
他又嘿嘿地笑起来:“邢所来看我的时候,也拿着它们看了半天,说要用所里的公款给大家一人买两个,以前巡逻和出任务的时候都带上。”
王雪娇愣了一下:“为了防弹吗?那不是应该穿防弹背心?”
小杨无奈地摇摇头:“哪有那个条件,连县公安局就两件,谁冲在最前头谁穿。”
不仅仅是防弹背心,就连枪支也很缺。
化隆枪在全国都有名,他们的生意那么好,好像随便谁想要,都能搞两把,揣身上。
然而,需要枪来维护治安的人却用不起好枪。
警察队伍的经费是当地财政负责,绿藤市不算穷了,前几年办一个大案的时候,要防弹衣没防弹衣,要冲锋枪没冲锋枪。
最后是曾局去找部队借的防弹衣,找军工厂临时加急生产出来的冲锋枪。
那还是经济实力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的绿藤,大西北的情况可想而知。
“没有就没有嘛,以前也没有,难道案子就不破了嘛?”小杨倒是充满了革命乐观精神,“再说,有防弹衣,也会打到头,打到腿的嘛,这个嘛,就看运气,运气好,怎么都死不了。”
他把玩着两个铁盒:“看,这个子弹,瞄得那么准,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