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从塞瓦斯托波尔到黑海造船厂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市,有快船到。

王雪娇说走就走,连行李都没收拾,一个背包装着一身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证件和通讯设备,以及走遍全球的硬通货——美元,就和张英山一起去了。

上船的时候,机械设备厂的接头人问道:“您的行李呢?”

王雪娇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黑色背包:“喏。”

“只有这么一点吗?我从未见过女士的行李只有这么一点。”接头人十分意外。

王雪娇也不用人扶,一个箭步跳上甲板:“我又不是去休闲拍照的,没那么多衣服要换,化妆品要带。”

她在船上坐下:“先说说那边有什么船可以让我挑,还有开价多少,我先在心里排个序。”

他们此行算是偷偷摸摸,所以,并没有产品清单可以给王雪娇拿在手里,挑挑捡捡,完全是口述。

安德烈波夫在旁边做翻译,超有好胜心的王雪娇问道:“只有四个涡轮?就没有再快一点的吗?港岛那里走私冻猪脚和鸡爪的走私船都装八个发动机呢!我不能输给他们!”

“你来迟了,要是三年前,你可以获得一艘核动力船。”安德烈波夫一本正经地回答。

他说的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不过也就是开开玩笑,那船永远不可能建成,美国不允许它被建成。

“还是到了以后再看吧,清单上有的,不一定能卖给你。”安德烈波夫笑着说。

王雪娇眉头微皱:“怎么?还挑三捡四,嫌我的钱不够香,租不起他们的船?”

“我不是这个意思,是那些船,不一定能开了。”安德烈波夫解释道。

理由很简单:国有资产流失。

厂领导、厂里工人、住在周围的的人、听说工厂里有值钱东西的人……哐哐往家里搬。

至于保安……为什么会认为保安不会往家里搬东西,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呢。

苏联死了,信仰崩了。

让自己家里的人吃饱穿暖就成了最大的信仰。

在没有亲自检查一遍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船上还剩下些什么东西,还能不能开了,发动机莫名消失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王雪娇只能大概了解一下有什么船,以及什么档次的船要给多少租金、每日消耗能源等等情况。

“嘶……每小时二十五吨航空煤油……一天六百吨……”王雪娇看着她最想要的船,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有石油的地方会长出美军,航空母舰,它确实是吃油大户啊。

王雪娇想起几个月之前,有人问她是不是有航母,自己当时无比震惊,觉得这就是个无稽之谈,猛虎帮又不是个国家,怎么可能拿到航母,怕不是要被五常追着打。

现在看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嘛……毕竟买“瓦良格”的借口就是拿去当赌船,别人能用这个借口,难道我不能?

当年的“月光女神”号就是赌船,为了强化武装力量,把赌船变成安保船,现在再搞一个赌船,用来拉拢各国高层,也很合理嘛。

王雪娇躺在甲板的躺椅上,看似是在欣赏黑海风光,实则心里一直在反复推演各种可能性,思考一会儿怎么向船厂的人提要求。

根据乌克兰现在低迷糟糕的经济状况,王雪娇相信,只要钱到位,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想法有任何意见。

问题是,怎么把船永远的开走……以及,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把那艘船弄到手之后,应该怎么向中央情报局解释:它为什么投共了。

不能是自己送的,也不能是海军抢的。

此事并非完全没有解法,而是解法太多了。

历史太长,参考案例多如牛毛,只不过要挑一个最安全,不会暴露王雪娇身份的方法,所以需要再仔细想想,把自春秋战国开始的各种参案方案拎出来,根据此次事件的实际情况,再优化一下。

机械设备厂的人本来还担心王雪娇在船上待得无聊,想给她安排一点节目,结果她就这么在躺椅上一直闭着眼睛,好像就没醒过。

接头人对她安静地躺完全程表示佩服:年轻真好,躺下就能睡着。

船快靠岸了,王雪娇才坐起来,盘着双腿,一手支着下巴,脑子里在对方才想的计划做一系列的梳理。

“有什么事是要我配合的吗?”张英山在她身边坐下。

王雪娇抿着嘴,摇摇头,又眨眨眼睛:“随机应变吧,连到底有没有船都两说呢。”

“嗯……不行就让他们把其他船上的东西拆下来,装在你想要的船上。”张英山笑道,他见王雪娇很想用安—225运输机,于是,尽管加纳的机场跑道没有这个能力,他还是执着的深入打听了一下,如果加纳能把机场跑道改一改,有没有希望。

真的没有希望,因为此时安—225的发动机已经被拆了,装在安—124上面,它也是运输机,不过小很多,油耗也低,乌克兰烧得起。

所以,安德烈波夫没说错,现在问清单没有意义,大把的账面数据跟实际对不上。

王雪娇叹了口气:“苏联倒闭了,连审计人员都歇业了吗?”

船到了港口,码头已经有车在等着接人去造船厂。

出面接待她的是造船厂曾经的书记,现在的经理。

在经理左右站着财务、技术,以及等等七八个人。

“余总统阁下,非常欢迎您的光临。”经理十分客气地伸出手。

他们得知余梦雪要来租船,双眼放光。

黑海造船厂最近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他们在苏联时代的主营业务是造军舰,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之类的。

如今军舰是不造了,他们企图转向造民用商船和游轮自救,为此,黑海造船厂还被拆分成许多个小公司。

然而,此时全球最强的造船业霸主是日本,其次是韩国,还有希腊、挪威之类的传统欧洲航运业巨头。

乌克兰既打不过传统巨头,又打不过新兴霸主,技术优势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

完全接不到商船和游轮的订单,现在他们就靠着卖一些配套零件维持生活这样子。

王雪娇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下半年工资的发放希望。

安德烈波夫与造船厂联络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个东方女人有的是钱,只要能符合她的条件,她肯定愿意买。

他们簇拥着王雪娇,如同簇拥着一座大金矿,恭敬而热情,传说中,斯拉夫人民高冷淡漠的本性完全看不出来,他们个个都像玉米大帝那么热情、奔放。

“这里就是我们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