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合并(第3/3页)
说罢,他收回手,快速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发号施令。
“一组、二组合并,由雷骁带队。”
雷骁:“是!”
“下一步行动目标:对400人名单进行交叉筛查,在深蓝工装、自行车、案发期间行踪不明这三条线索之外,增加背影对照、自行车后座布垫,以及医疗事故这些新线索,后天,我要拿到嫌疑人名单,做不做得到?”
所有人都迅速站起,大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有了这么多新线索,两组合并,近一百人警力投入这一轮筛查中,大家都有信心:两天时间之内,必定能完成任务。
以姜凌为组长的犯罪心理画像小组;
以洛云琛为组长的刑侦画像小组;
以范威为组长的排查小组;
以及以雷骁为首的所有一大队成员。
此刻众志成城,全都心头火热,恨不得立刻投入到对可疑人员的调查之中。
第二轮行动,开始!
姜凌已经几天没有回家了,刚一散会回到办公室,便收到母亲肖文娟的电话。
“凌凌?”
“妈。”
“这几天很忙吗?”
“是,有个新案子,上头给了限期侦破的任务,压力很大。”
听到女儿说“压力很大”,肖文娟有些心疼:“妈妈知道,工作重要。但你也要注意身体,今天晚上回来吃饭吧。新家我已经收拾好了,你带同事们过来认认门、暖暖灶。”
姜凌想了想:“好。”
妈妈为了她留在晏市,她却连着三天没回家见面,也的确是有些过意不去。正好今天回去,洗澡换衣服,休息休息再来战斗。
挂上电话之后,姜凌看向组员们:“今天晚上到我家吃饭,我妈请客。”
李振良兴奋挑眉:“啊啊啊,终于能吃口热乎饭了。”这几天他和庄建柏搭档守在康乐诊所附近观察来往行人,每天吃的都是方便面,实在是要吃吐了。
刘浩然与周伟盯的是案发现场,吃饭也只能随便对付几口,一听到今晚能去姜凌的新家吃饭,也挺开心:“好啊,好啊。”
洛云琛推开办公室门,有些委屈地看向姜凌:“吃饭不叫上我?”
姜凌思考了一秒:“你们组三个,也一起来吧。”
这三天,姜凌与苏心婉组队,在晏市医学院女生楼观察,平时吃饭都是学校一食堂,说实话,医学院的食堂伙食真心不怎么样,一点油星子都没有,太清淡了。
就这样,两个组、七个人,在征得雷骁同意之后,一下班便直奔市局马路对面的平安里社区。
平安里社区是晏市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政法系统单位的职工家属院,目的是解决机关干部和普通干警的住房问题。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老住户调离、退休或子女长大分户,房子开始流转。一些非政法系统的单位,像早期的商业局下属公司、本地小型国企等,通过交换或分配,也获得了一些房源,安排其职工入住。社区不再是纯粹的政法大院。
林卫东与肖文娟为大女儿姜凌购置的新家,就在这个老小区里。
平安里小区整体布局规整,靠近路边的是一排排的四层砖混建筑,红砖墙、红屋顶,人称“红房子”,普遍面积不大,但厨卫配备齐全。后面全是带小院的两层小楼,那是干部楼。
道路横平竖直,道路两旁种着梧桐树,年代久远的小区,行道树都长得很茂盛,梧桐树已经搭成绿荫,遮天蔽日,一走进去就能感觉到夏日的荫凉。
走在笔直的政法路上,李振良他们仨东张西望,不断地发表着感慨。
“组长,你爸妈对你真好,这个小区因为就在公安局对面,房价听说不便宜啊。”
“小区虽然有点老,但这树长得可真好,夏天好凉快。”
“唉呀,我就喜欢老小区的氛围,热闹、和谐。”
的确,这个社区烟火气十足。
对面是晏市公安局,步行几分钟就是法院和检察院,与公安局构成政法三角区。
出大门往北走,是老牌的国营百货商店;往南走,是一个大菜市,沿路邮局、小学、幼儿园,小区内还有一楼小区居民自家开的副食店、裁缝店、早餐店,生活很方便。
林卫东夫妻俩也是动用了一些关系,才打听到这里有一套房子有出售意向。
原房主是一位退休的老公安,因为子女都在沪市工作,他便和老伴前往沪市与子女团聚,房子就空了出来。
林卫东打听到这个情况,立刻就与原房主联系上。
恰好原房主与林卫东共事过一段时间,一听说他要买了给女儿住,立马同意卖房。系统内部职工买卖,很快就把手续办了下来。
肖文娟这段时间留下来,就是在打扫、整理老房子,再添置些新窗帘、新沙发、新的床上用品等等。
终于将老房子归置一新,肖文娟买了一大堆食材,准备为女儿和女儿的同事做一顿好吃的。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都在为姜凌感到开心。
姜凌有了新家。
这个家里,有一个独属于她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新床、新枕头、新被子,崭新的梳妆台、衣柜、书桌,朝南的木窗刷了浅浅的绿漆,浅绿窗帘盒子下面挂着漂亮的两层窗帘,一层白纱、一层浅绿碎花,风拂过,如童话般梦幻。
这个家里,有一间客房,父母、妹妹和奶奶随时可能会来住。
这个家里,有一个不算宽敞的客厅、一个小小的厨房,还有一个干净的厕所。
厨房一炒菜,饭菜香味便飘到客厅。
这个家,盛满了姜凌曾经的梦想。
满足了她所有的期待。
吃完晚饭,送走同事之后,姜凌的嘴角一直带着压都压不住的笑容。
关上门,姜凌伸开双臂,主动抱着满身油烟气的肖文娟,轻声道:“妈妈,谢谢你。”
肖文娟泪盈于睫,回抱住女儿:“不谢不谢,这是妈妈应该做的。”
第二天一早,窗外鸟鸣声叫醒了姜凌。
姜凌精神百倍起床,走出卧室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豆香味。
肖文娟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楼下那家早餐店的豆浆、油条味道不错,你尝尝?我再给你煎个蛋,吃了好上班。”
姜凌觉得,人生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