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成绩喜人 他的嘴唇呐呐的,在……

他的嘴唇呐呐的, 在师父的威严眼神中,最后发出了蚊子哼哼般的两个字“师叔~”

这还不算完,吃饭的时候就见自己的师父, 师叔跟岳展互称表字。

只见孟津先举杯道, “长卿,为兄敬你一杯,我们二人平时功夫繁忙,还多赖你在师父面前照料。”岳展字长卿,是师父前段时间给他起的。

岳展连连推辞道,“千屿兄客气了。”

“长卿, 以后还要多赖你陪师父。”他的三师兄沈熹也举杯道。他说话语气平平,即便说着这么情真意切的话, 还是听着威严有余, 感情不足。不像他大师兄,一句话饱含深情, 就差泪眼凝噎了。

“原晦兄也客气了, 能陪在师父身侧是我的荣幸。”三师兄沈熹,字原晦。

多稀奇啊,他师叔还能说出一两句体己话来。谭竹韵看看这个, 又望望那个, 今儿个怎么都不认识了。他这副呆头鹅的样子落在他师祖邓老的眼中就成了:这娃看着不打大灵光的样子~

他连徒弟都懒得见的人, 若不是为了给小徒弟引荐他两位师兄,他才懒得张罗这宴席呢, 所以这徒孙他见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

谭竹韵可不知道自己在师尊那里被记下了个脑子有坑的形象, 若是知道了,一准儿哭晕在茅厕。

只听孟津又说道,“不过话说回来, 我是真没想到师父您又收徒了,当年您嫌我处事过柔,后来认下三师弟,又嫌弃他为人过刚。再后来您的要求又升到了:既刚且柔,又有趣。我们以为您再碰不到合意的了。”至于二师弟嘛,自动跳过,他当时遭遇厄运,浑浑噩噩,师父这人惜材,不忍他就此蹉跎,这才纳入羽翼,耐心教导。

不过他还有未尽之言:还没成想您临了临了,竟找了个比我们儿子还小的人当徒弟,让我们跟他称兄道弟。这不是为难人嘛!不过这些他只敢在心里腹诽。

他刚说完就见师父缕着花白的胡须,满脸慈爱的看着岳展点头,“确实是既刚且柔,又有趣。老夫很满意啊哈哈哈。”

得,跟师弟比,他俩屁都不是,往常可从没从师父口中听过夸他俩的话。看,人家刚认下就喜欢的没边了~既然是师父喜欢的,他俩含着泪也得喜欢不是。

饭后,邓憬让岳展先回房休息,留下两个徒弟,语重心长的说道,“长卿还小,以后的路还长,老夫老了,能教他多久?你们也差出了岁数,以后要如兄如父般看顾着你们师弟。

这孩子虽有些莽撞,但生性纯良,心中有浩然之气,好好教导,将来必成大器”。

孟津是个闻玄歌而知雅意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上次师父去书院找他,用“长兄如父”把他拴住了。这次把三师弟一起叫来,用“如兄如父”,把他三师弟拴住了,知道他滑不溜手,顺便再给他拴的绳又紧了紧。

至于怎么紧的呢?只要这话过了明路,三师弟那样的人,说句大不敬的话,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是个奉师父的话为圣旨的。

这样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可不就时时刻刻盯着他的脚后跟。但凡让他知道作为大师兄的他欺负岳展,这三师弟可不讲情面,会立时禀告师父。

他虽然还在那站着,肩膀却弯了弯,好似那壮小子坐他肩上一样,真沉呀!他就知道师父没安好心,这哪是思徒宴啊,分明就是鸿门宴!

只是本以为到此为止了,没想到那些都是前戏。接下来的才是正剧。

只听耳边传来三师弟声如洪钟的声音,对着师父就发誓以后一定对小师弟如兄如父。他立时感觉不妙。

见师父眼光瞟来,他赶紧刨白,学着三师弟的样子也发了誓言。这下好了,头上又戴了个紧箍咒。

在大魏朝,时人相信因果报应,对誓言非常重视。若是违背誓言,必有报应。所以邓憬觉得他那滑不溜手的大徒弟,这次才算是绑瓷实了。

唉~当年看走了眼,认下这么个会钻营的徒弟。让他当山长也是生恐这逆子变贼臣。为他殚精竭虑这么多年,现在也该换他拉犁了。他这个大徒弟,还是负重前行更稳妥些。

谭竹韵不知道怎么吃完的这顿饭,一顿饭下来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吃完在廊下等了一会儿,师父才耷拉着个脑袋从正堂出来,后面跟着的是面无表情的三师叔。

一路沉默不语,两人俱是到家都没支楞起来。不提孟津如何,谭竹韵回家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

他真的被刺激到了,等着看吧,他要让师祖,让师父和三师叔都明白,他们眼神儿得是有多不好。他们认下的那就是个草包,只有他谭竹韵才是最优秀的。

于是打从这天起,他就发了狠,天天下了学堂回来吃了饭就进书房,一直到深夜,书房的烛火才熄灭。

谭太师这日子时才回家,看到孙子屋里还亮着光,就问身边的管家,“竹韵最近都是这般用功吗?”

“是啊,老爷,小公子最近天天学到这个时辰,有几天丑时了都还没休息。”

见孙子如此努力他是既高兴,又欣慰。只当是他开窍了,自己知道上进了。但好心情没维持多久,在他回书房看完手下送来的密信后,脸上即刻阴沉下来。

小兔崽子,以为自己翅膀硬了,还偷偷查起他生母的死因来了。那小子是怀疑他女儿害了他生母吧,不然不会查到伺候女儿多年,现在已经出宫荣养的的老宫人身上。

不知道是有人想挑拨离间,还是他自己心里就是觉得他娘的死跟贵妃有脱不开的关系。

不管怎样,既然这样做了,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儿狼。当年他女儿哪怕无子都不想抚养这个四皇子,要不是他这个父亲强压着让她抱来养,依着他女儿那清高的性情,怎么会收养四皇子。更不用提毒害一个位份低阶的才人,她呀,压根儿不屑用那下三滥的法儿。

唉~他长叹一口气。

他虽然是太师,女儿是贵妃,外人只看着花团锦簌,只有他知道眼前府里情形已是危如累卵。

太师又如何,不过强弩之末,已然垂垂老矣。女儿贵妃又如何,没有亲子傍身。那养的能跟亲生的一样吗?儿子也是个不成器,只会坐享其成,现在他只能巴望着孙儿出息。

他统共八个孙女,就这么一个孙子,竹韵别无选择,必须支撑门庭,不然谭府危矣。

不提老太师夜里愁的如何辗转反侧。谭竹韵奋发图强成果倒是相当显著。他的成绩一跃居于他所在的学堂之首。就连夫子都表扬他,最近课业扎实,做的文章更是进步显著。

他还没得及分享成功的喜悦呢,书院的季考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