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页)
龙袍可不是随意就能出现在安王府上的东西,如果安王真没有谋逆之心。
众所周知,安王和安王妃的感情是出了名的好,安王妃要是想做些什么完全能瞒得住安王。
要真是安王妃所为,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一边是父母兄弟亲族,一边是丈夫。
安王妃选择了父母兄弟,放弃了丈夫。
皇帝派人细细查过徐家,徐家和所有皇子的关系都不错,徐家那些子嗣受过四皇子的帮忙也受过六皇子的恩惠,和萧宴宁关系也不错,甚至和二皇子都能在公开场合搭上两句话。
查这些根本查不出什么蛛丝马迹,徐渊本就是个老狐狸,所以皇帝当年追封生父时,罢免了礼部尚书,把徐渊给抬了上来,要是能轻易找到徐渊的把柄那也就不叫把柄了。
这些天徐渊频频请辞,又一点动静都没有,皇帝半夜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要不然,皇帝把徐家给怀疑成这样,心里应该认定安王没有谋逆之心了吧。
不,并没有。
安王太过不拘小节,他没把自己放在皇子的位置上,走卒马夫他能聊在一起,边关将士以他为荣。
安王真要想举兵谋反,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响应。
这就是明明除了龙袍没有其他实证的情况下,皇帝还不放人的缘故。
没有万全的证据,安王只能呆在诏狱,谁说情都没用。
这是帝王的疑心病,没救了。
不过徐渊办事的确很让皇帝满意,这个万寿节,无论是宴席的布置,还是表演的流程,皇帝都很满意。
这也是他没批准徐渊辞官的缘故之一,人家本来也没干啥坏事,万一因自己的疑心病辞官了,皇帝上哪去找个这么了解自己心思的人。
真要说起来,内阁大臣中,皇帝用徐渊远比用秦追顺手。
想当年萧宴宁在木安围场差点没命,秦追还以内阁的名义联合百官把周贵人的家族亲友弹劾了遍。
当然,周贵人陷害萧宴宁,得此下场活该。
只是从为皇帝的角度来看秦家行事,难免有些心悸。
也得亏萧宴宁心纯,秦家一心做臣没有妄动之心,要不然这些年皇帝很难不拿秦家开刀。
皇帝吃着橘子望着戏台上唱戏的人,心里正咂摸着要赏礼部点什么东西,毕竟差事办的不错,让压在皇帝心头几个月的阴霾都散去不少。
然而正在此时,异变突生,戏台上的武生突然持枪挟持了唱戏的花旦,突发情况,花旦因受惊吓,音都破了。
皇帝还以为这是戏曲的一部分呢,只听有人尖叫着喊道:“有刺客。”
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皇帝瞪大了眼,手里的橘子都掉了。
同时,那画着浓妆的武生高声喊道:“皇上,草民季选,今日前来为西北温家喊冤。草民有证据证明,西北大营副将温允当年未曾卖国投敌,梁绍等数万大军并非死于温允投敌叛国之手。”
作者有话说:
疫情后,亲眼目睹门前诊所一次吊瓶的价格变化:98-118-138-158-188
啊啊啊,以为好了,结果大半夜醒来三次,等于一夜没睡。爬起来改错字,天亮换中医院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