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2/2页)
皇帝看向秦追和杜检:“徐渊和袁古方那里查的怎么样了?”
秦追和杜检上一步禀告。
袁古方和徐渊一样,蒋太后生辰当天直接被扣押入狱,且家人被分别关押审讯,证词上自然会有不同处。
秦追道:“臣同杜大人奉命查义勇侯自尽认罪之事,袁大人承认义勇侯自尽前,她确实私下单独见过义勇侯,义勇侯在他的劝说下担了所有的责任。”
不承认也没办法,康王都被抓了。
袁古方这个康王岳父死守着秘密又能如何,况且事发突然,他入了宫就没再回家,一些秘密很容易就搜查出来了。
皇帝没吭声,他是万万没想到康王还真和义勇侯府有牵扯,如果康王没被发现,那太子死后,康王清清白白,哪怕身体不好,也会有朝臣推举他。
康王表面看起来身体不好,人又无害,可私下里不知道抓住了多少人的把柄,又在不动声色间拿捏住了多少人的弱点,不知道挑动过多少人心中的不平。义勇侯府想更进一步,再也没有比从龙之功更好。
康王隐藏在暗处,背后又有平王支持,一步险棋换一步登天。
皇帝看着袁古方的证词,他闭了闭眼,又道:“徐渊呢?”
“徐大人家有不孝子。”秦追轻声说。
徐渊一心想做纯臣,然而他家有人犯了死罪,正好被康王拿捏住把柄。
徐渊不想儿子死,只能一步错步步错。
康王用安王的事把静王他们推到明面上,他在暗中等着静王他们和太子打擂台,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没有萧宴宁,他的计划可能就成功了,毕竟就算是太子,到了最后想到了防备萧宴宁都没想过防备康王。
康王实在太过无害了,他低调不起眼,却很会拿捏人心,把那些官员收拢在一起,不知不觉中为他所用。
皇帝因康王神色晦暗不明。
萧宴宁看着地面,康王从小身体不好,裴德妃从小就对他期望甚深,很多时候康王就算是病了,还在挂念着读书,生怕自己落下功课。
康王对皇位的执念可以说远高其他兄弟。
皇帝道:“快过年了,这些糟心事年后在处理吧。”
秦追和户部尚书杜检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怕夜长梦多。
杜检心里琢磨着,要不要逼皇帝一把,如今事实清楚,把人留到年后又能如何。
逼皇帝做个决定,说不定还能卖个好给萧宴宁。
一代皇帝一代臣,如今他也要为杜家的子孙着想。
只是还没等杜检开口,萧宴宁道:“父皇,三哥既然是冤枉的,那把他给放了吧。”
安王在诏狱都快蹲出花来了,现在有了证据证明他是被人陷害,再不放说不过去。
皇帝看着他没有说话,萧宴宁又道:“平王叔被抓,通州有些不平静,东海怕是会趁机而动,三哥将帅之才,不如让三哥前去通州震慑东海。”
“此事不可。”皇帝还没开口,杜检忙道:“如福王所言,安王的确有将帅之才,只是安王在诏狱时日已久,还需休养身心,再者东海毕竟是芸妃娘娘母族,安王威慑东海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谁知道安王在诏狱呆了这么久心有没有扭曲,让他前往通州有些不妥。
萧宴宁:“三哥的心性父皇最是了解,东海若真有异动,三哥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把大齐百姓的命拱手让出。”
杜检还想说什么,皇帝抬了抬手,他看向萧宴宁:“你就这么信任安王?”
萧宴宁:“是。”
皇帝道:“你说的有礼,等安王出诏狱,朕问问他的意见。”
萧宴宁:“那儿臣一会去接三哥出诏狱。”
等接了安王出狱,他就先把人带到福王府。
一来安王府需要修整一番,二来,萧宴宁也不想安王触景生情。
皇帝嗯了声,算是同意了。
正在这时,观海前来禀告,说裴德妃求见。
皇帝垂眸:“你们这一个个今日都闲了,不见。”
观海神色有些为难,他道:“皇上,德妃娘娘说前来认罪。”
皇帝:“……”
萧宴宁和在场的人都没吭声,他们心里都明白,德妃这是准备把康王的罪都往自己身上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