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京城外十里送别亭,黄土铺道,禁军列阵,旌旗猎猎,铁甲铿锵,文武百官神色肃穆分列两侧。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尘烟渐起,马蹄声由远及近,大胜之师归京。

领头的正是兵部尚书兼西北大将军柳宗,他面容肃穆,目光如炬,他身后的亲兵押着数十名披发的西羌贵族,这些人都被绑缚着双手,低着而行。

到了迎接仪仗前,柳宗率领众人翻身下马,内阁首辅秦追携百官持节而立,鼓乐齐鸣。

柳宗以及众将对着皇城方向行叩拜大礼,高呼皇上万岁。声音如钟,气势如虹,在场的官员心升澎湃之意。

秦追上前代替皇上宣慰众人:“皇上有旨,卿等为国效力,辛苦了!”说罢这话,他亲自扶起柳宗,以示皇帝恩宠。

柳宗说了句这是他分内之事,不敢邀功,这才顺着秦追的力道站起身。

萧宴宁没有亲自去郊外迎接柳宗,他人在太庙前等着众人归来,他身边站着安王。

萧宴宁侧身和安王闲聊:“三哥,这段时间你的身体休养的怎么样了?”

安王神色恭敬:“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萧宴宁面上一喜:“那三哥可愿前往通州?”这事老皇帝当初提过,如果不是老皇帝禅位于他,折腾了一圈,安王一个月前就该到通州了。

虽然现在耽搁了一下,还不算晚。

东海和南诏这两个小国纯纯就是出小人行径,做起事惯来会恶心人。大齐只要其他地方出现战乱,这两个小国总想趁机给大齐一击。

这些年大齐不想三面受敌,暂时没有收拾它俩。现在大齐解决了心头大患西羌,西境至少能安然数十年。

大齐已经腾出兵力,等找到合适借口,不,萧晏宁的意思是如果东海和南诏再出现什么不该有的苗头,闲着没事儿在那里兴风作浪,萧宴宁肯定不会忍,到时绝对会趁机好好收拾他们。

但打仗需要好的将军,安王就是其一,就算不开战,也该时刻做好准备,万一哪天有人抽风,也好迅速反击。

萧宴宁心里琢磨着这些,他倒是不觉得自己想太多太远,这年头事事瞬息万变,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早准备早预防也是一种方法。

安王垂眸:“皇上如果不介意臣身上有东海血脉,臣愿前往通州。”

萧宴宁一脸牙疼的模样:“三哥这话说的,你是大齐安王,朕的三哥,朕不相信你相信谁?”

安王抬眼,看着他,然后笑了,眸中星光点点:“皇上说的是。”

实话实说,萧宴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颜控,但安王例外,看到安王,就令人想到赏心悦目这四个字。

萧宴宁从小就觉得安王长得好看,不是那种脂粉气的漂亮。他眉如墨画,斜飞入鬓,双眼永远都像似含了星光,眼尾微微上挑,笑时就跟那春水映桃花一样,潋滟生光。

和他好看的模样不同的是,安王性格很豪爽,身为皇子却没什么架子,走卒车夫,他都能坐下喝一杯。

只是历经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又鬼门关走一遭,现在安王不怎么喜欢笑了,也不爱喝酒了,整个人就如一把出鞘的剑,锋芒毕露却又光华内敛。

心伤难医,有些事萧宴宁也无能为力,只能期望安王能早日从过往中解脱出来。

这人长大了就有诸多烦恼,但谁又能一直停留在小时候。

不过萧晏宁刚才说的是真心话,安王是个清风明月疏朗至极的人。

萧宴宁是真的打心眼里信任他。

好比现在,柳宗灭西羌的这份天大功劳,按理说安王他们出力最大,只是当年碍于皇子间的争夺,安王未能亲自灭了西羌就被召回京,当时西羌已经被揍的不成气候了,被灭也是早晚之事。

今日安王站在这里,有些人就会猜测他看着柳宗得到这泼天富贵本该属于自己,心中因此对柳宗不满。

安王如果不在这里,又会有人猜测他起了嫉妒之心,故意如此。

可萧宴宁知道,在安王心里,谁灭了西羌不重要,边境百姓安居才是最重要的。

闲扯中时间还是过得很快,很快就有了柳宗他们的消息。

萧宴宁和安王转身抬头,目光直视着前方。

***

入京前来面圣的柳宗心中也有些惶然,在柳宗的记忆中,他对萧宴宁的印象就是永远卡着时间点上朝,三天两头找借口不上朝,上朝期间要是有人找茬,那是立刻能把人喷的说不出来话。

用词直白到普通武将都不敢相比。

柳宗怎么想也没想到,他在西境几年,皇帝成了太上皇,萧宴宁竟然登上了皇位。

听到消息时,他还以为谁在和他开玩笑呢。此番回京,柳宗的心情有点复杂。

远远看到皇帝御驾,柳宗心中一凛,临近,只见萧宴宁端坐于高台龙椅之上,华盖蔽日,仪仗威严。

柳宗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臣柳宗奉命护西北边陲征讨西羌,今日不负圣上所托荡平虏庭,擒西羌王耶律赫及其部下共计三十六人,献俘阙下,恭请皇上圣裁。”

别看只有柳宗一人说话,却和数人同声共喊没什么区别,主要就是这个气势问题。

萧宴宁微微颔首,然后看向砚喜,砚喜上前一步高声道:“皇上有命,大将军平虏有功,将士用命,赐免礼入觐。”

柳宗再拜,起身解下身上的剑,递给旁边的侍卫,这才大步朝台阶走了上去。

身后的西羌俘虏被推至台阶下,曾经的西羌新王耶律赫和他那些部下跪在地上,面色灰败。

萧宴宁看着他们,目光冷峻:“耶律赫,尔等屡犯我大齐边关,屠戮边关手无寸铁的百姓,今日被擒,可知罪?”

耶律赫心道,要不是他爹没了,他和那些兄弟谁也不服谁,西羌内部出了乱子,他没能最快镇压下去,结果西羌被折腾的一分为二,他又被兄弟出卖,他怎么会被大齐人给擒住。

柳宗看耶律赫没有吭声,他厉声道:“败军之将,见了吾皇还敢不伏?”

萧宴宁抬手,他淡淡道:“耶律赫,上天有好生之德,你若投降,朕免你一死。”

和所谓三辞三请一样,这本来也是众目睽睽之下的一场人尽皆知的戏。

西羌王族又不只有耶律赫这些人,耶律赫觉得委屈,他那些兄弟还觉得他无耻呢,老西羌王根本无意传位给他,他自己抢来的。

那些不想投降的西羌人很多被斩杀在边境了,还有一些带着残余部队逃走流窜去了。耶律赫能出现在大齐京城,那就是决定配合大齐这边唱完这出戏。

作为大齐皇帝的萧宴宁在这里亲临受俘,象征天命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