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季洛清还很年幼的时候,被人拐卖,逃跑的途中,他的脚崴了。

季选,不,他身边小小的温知舟一直背着他在雪地里逃。

季洛清让他把自己找个地方藏起来,让他去报官,温知舟一言不发就带着他逃,东风呼啸,他一身冷汗。

得救之后,季洛清心里就一个想法,他这辈子一定会护着温知舟,护着自己的救命恩人。

那年除夕,季选,不,温知舟偷了季洛允和温允往来的书信,想要找机会替温家翻案。

在被追杀时,季洛清帮了他一把。

那时季洛清不知道温家和义勇侯府之间有那么深的仇恨。

季洛清把他送出侯府时,温知舟神色复杂地看着他,朝他拜了一拜,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当晚季洛清被义勇侯押着跪在祠堂里抽打时,他听到义勇侯说,他会把全家给害死。

义勇侯看着笔直跪在地上的他掩面而泣,他说自己用规矩把季洛清养成了方方正正的君子,却也把人养傻了。

季洛清不明白,他哑着嗓子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义勇侯一脸死寂,并未回答。

其实那些年季洛清隐隐听说温知舟身份有异,联想到当年大哥在温允叛国投敌时去过一趟西境,他猜测自己身边的这位义兄和温家有关。

这种事大家很有默契地没有提,所以当年除夕夜他想破了头,也没想到义勇侯府会和西境那场血淋淋叛国投敌的战争有关。

义勇侯府犯下的是谋逆之罪,按罪当诛全族,因侯府出了个驸马,他们全族被流放南岭。

从京城到南岭路途遥远,都是一群靠着侯府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头的人,一路上死的死,伤的伤,最终到达岭南的人并不多。

这期间季洛清很沉默,一场滔天变故,在家门倾覆的那一刻就已注定。在一切尘埃落定时,大哥季洛允因得知真实情况后因愧对知己好友,在侯府被抄家之日拔剑自尽而亡。父亲吊死在天牢,母亲得知此事随父亲离去。

他们前往南岭的这一路,每天半夜都有人在偷偷哭泣,声音压抑充满害怕和不安。起初有家人病逝,众人既惊又惧,他们痛哭流涕,后来死去的亲人太多,怨气越来越重,这些人对着季洛清爆发了,如果有可能,他们甚至想打死季洛清。

如果当年不是季洛清放走了温知舟,他们这些人何至于落到这种下场。

“季洛清,你为了一个外人,害死父母兄长,害了我们整个季家,你猪狗不如。”

“谋害西境数万人性命的是你父母,我们又没做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和你们一起死,你还我父母命来……”

“你这个畜生,你怎么不去死……”

压抑已久,各种各样的污言秽语朝着季洛清喷来,这些人本来都是读书郎,昔日吟风弄月、诵读诗书,如今咒骂起来,与市井泼皮并无二致。

也是,眼瞅着命都快没了,还要那些斯文脸面有什么用。

不过这些人的辱骂声并未持续太久,很快被押送他们的衙役给制止了,衙役们甩着鞭子,鞭梢砸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一片呛人的尘土。衙役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道:“都嚷嚷什么,还以为自己都侯府的主人呢?再不老实有你们好受的。认清自己的身份,你们是犯人,老老实实的赶路,要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衙役发火,没人顿时噤声,他们不敢再吭声,就那么蜷缩着相互挨在一起,仿佛这样就能得一丝虚幻的安全。

他们不再怒骂季洛清,可那一道道投向季洛清身上的眼神充满了愤懑和怨毒。

季洛清一直很沉默,他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

这一路上并不是没有更腌臜的事,他们中的那些女眷们常被几个衙役以淫邪的目光打量,如同势在必得的货物。

都是犯了死罪的人,这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至于京城里的驸马,因此事遭受了皇帝的厌弃,以后也就废了,所以衙役们就算把人凌辱了,也不怕会遭受报复。

季洛清把身上的碎银子都拿了出来,衙役们掂量着,目光中流露出不屑。

高高在上的贵族子弟,一旦落魄,还不是照样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不知是那些银子起了作用,还是别的原因,最终那些衙役并没有真的动手。

到了南岭,天已寒,他们这群人十不留三。

一大家子,零零散散只有数个人活了下来,而活下来的人彻底麻木了。

他们是重刑犯,需要服苦役。

苦役苦役,自然是很辛苦的徭役。

南岭有铁矿,男子采矿、女子被贬为奴。

好在那些侯府女眷会一些针织,也学会了舂米,并未被强制给人做奴仆。

季洛清在铁矿山上采铁矿。

矿上活很重,每顿饭都吃不饱,一个动作慢就要被抽打。

季洛清没干过这些活,也挨过鞭子,不过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矿山上一个月,季洛清已经不是京城贵公子的模样了,他那些一起活下来的堂兄弟,因受不了矿山上的苦楚,和人起冲突,差点被废。

有时季洛清听着其他人的诅咒,他们说,他为什么不去死。

季洛清有次洗脸看着水里的容颜,他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不去死。

好像没什么理由活着,也没什么理由死。

不过很快,季洛清得到了矿监税使汤善的赏识,在矿山做起了书算。

书算的活可比采矿轻的多。

又过了一段时间,季洛清被汤善从矿山调了出来,让他去书院帮忙。

按理说季洛清是朝廷重犯,没办法解除奴役身份,编入当地的户籍,成为平民,也做不了教书郎。只是汤山爱惜人才,季洛清曾是京中赫赫有名的才子,加上当地有些地方的百姓愚昧不堪,汤善有意教化当地百姓,所以才出了这么一招。

季洛清也没推辞,接受了汤善的好意,日子就那么不咸不淡地过着。

时间恍恍惚惚走着,这期间季洛清听到过很多消息,太子病逝,七皇子成了太子,又过了些时日,皇帝退位,梁靖协助七皇子登基为帝……季洛清也没想到走到最后的会是萧宴宁,不过这些和他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义勇侯真正的死因也在那场争斗中找到了,有人想让他闭嘴,所以他选择自尽了。

不过这些并不能改变什么。

时间一天天走着,突然有那么一天,季洛清听到了温知舟的名字。

温知舟跟在梁靖身边,他跟着梁靖一起去对抗那些土族,和梁靖一起去剿匪。

一开始只是零星听到,后来温知舟越来越有名,他会打仗,又敢拼,学问又好,走到哪里都有人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