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正文完
“昨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于大会堂隆重开幕,包括台省在内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州代表团……”
严继刚一走,祁放再不在,家里总好像少了些什么,连听广播的都换成了祁严遇。
小朋友跟当年的舅舅一样,兴致勃勃趴在桌边听,还问严雪:“爸爸去参加的就是这个大会吗?”
“对啊,你爸爸去参加的就是这个,代表他和他的老师去的。”
严雪刚把小女儿哄睡着,满了月的小婴儿脸蛋白嫩嫩,肉嘟嘟,两个小拳拳握在脸边,再也不会被哥哥嫌弃丑了。
她哥哥呢,听说爸爸上广播了立马表示,“将来我也要去开这个大会,开车去。”
这孩子这两年长高了,对车的热情倒是没减,已经对他爸爸的自行车跃跃欲试有一段时间。
二老太太就在旁边收拾东西,“好好,开车去,将来严遇把太姥姥也带上。”
说着又拿起一个高压锅问严雪:“这个也能邮走吧?挺老贵买的,送人可惜了。”
中科大的研究生院已于这个月1号在燕京建成,严雪和祁放都要走,自然不可能把老太太和孩子留下。
于是二老太太刚跟着孙女孙女婿从农村来城市没几年,又要跟着孙女孙女婿进京了,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只觉得不真实。
就是这回走得远,家里的东西肯定不能像上一回那样全带着了,尤其是活物。
两只狗岁数也大了,正好是从刘家抱过来的,刘卫国准备带回自家去养老,吃不完的几只鸡老太太也准备送人。
剩下的东西还有很多,严雪是有发货经验的人,干脆准备发个零担都带到燕京去。
听老太太这么说她看了一眼,“这个能邮,除了特别大特别占地方的都能邮。”
东西还是当初她为了培育菌种买的,只用了两年,试点就建了起来,现在已经单纯只做家用了。
老太太闻言,放心地把高压锅放下,又去看家里注定不可能带走的桌椅,“可惜了,东西都还挺好的。”
老人家会过日子,东西在手里修了又修,补了又补,也舍不得丢一样。
这边正收拾,外面有人敲门,“请问祁放同志跟严雪同志是住在这吗?”
严雪出去一看,发现还是个穿制服的,“我就是严雪,同志您是有什么事吗?”
对方进了门,才拿出一个本子,说:“关于吴行德前年在长山期间的工作问题,想跟你了解一下情况。”
竟然是来查吴行德的,上面这场清算在持续了一年后,终于轮到了吴行德。
其实吴行德回去后的确想和现在的妻子离婚来着,但有些事上船容易下船难,何况他妻子以前才是主动离婚那个。
当年为了离婚,他大舅哥还逼死了他妻子前夫家的人,任他理由说破,他妻子一眼就能看穿。
见她家有权有势就急吼吼攀上来,现在看她家不行了又想撇清关系,哪来的好事?
还说什么先把他摘出来,等他站稳脚了再想办法拉他们,真当她是个傻子?
吴行德现在一无技术傍身,二也是二婚老男人了,想故技重施,再攀上个厉害岳家帮他解决问题也不可能。
于是这艘他兴冲冲登上的大船缠着他,拖着他,终是将他也一起拖进了水底。
证据严雪还留着呢,就算这一回清算不到吴行德,过两年全面清理队伍内部,她也会交上去。
当然她也没有添油加醋,吴行德自掘坟墓,已经和那些人牵扯太深,就算她不添油加醋,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
只是没想到这边刚送走清查的人,第二天就又来了两个,来重查当年苏常青一案的。
祁放和魏淑娴的申诉还是被看到了,也得到了重视,那瞬间连严雪心里都有一酸,为祁放和魏淑娴终于等到了这天。
只不过祁放不在家,没能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她将祁放在燕京参加科学大会这事告诉了对方。
对方显然是按地址找来的,并不清楚这事,又跟她了解了一些情况,就告辞走了。
严雪立马写了封信告诉祁放此事,只不过比信更快一步,祁放先见到了那两个负责调查的人。
当时他刚结束一天的会议回来,在旅店见到的对方,那一瞬不知为什么,也想到了严雪。
严雪要是知道这件事,一定也会觉得高兴吧,为他,为师娘,也为了老师。
祁放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平静,回去和同住一屋的人说了声,就在旅店与对方进行了谈话。
对方主要是来跟他核实当初的一些细节,尤其是他交上去的那几封信,再三向他询问信件内容是否属实。
苏常青当初被打成叛国,就是因为留过苏,因为有与境外往来的书信。所以祁放提交的材料里,主要就是这些书信及翻译。
但书信原件早已被毁,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交上去那些是真实内容,所以才会来找他核实。
祁放不是喜欢废话的性格,闻言也没多做解释,只问:“有我没看过的书和资料吗?”
这两人就有些意外了,但能负责旧案重查的都不是傻子,还是依言去找了份旧报纸过来。
找的是之前的燕京日报,祁放才进京没几天,根本不可能看过。
东西递过去,祁放默默看了一会儿,又递还给他们,然后当着他们的面一字不落背起了上面的内容。
两人就没见过当众表演背东西的,从一开始的错愕、不信渐渐变成了后面的惊叹、麻木、习以为常。
感觉差不多了,祁放才停下,望着他们,“老师那封信里有不少学术内容,我都看过。”
因为都看过,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也清楚吴行德同样知道,才会那么愤怒。
但还好这个世道再烂,依旧在漫长的黑暗过后,迎来了光明。
那些泯灭人性的,践踏道德的,无视法律的,终将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那些兢兢业业的,呕心沥血的,默默付出的,也终将迎来一个正名,一个公道。
祁放一把人送走,就提笔给严雪写了一封信,分享给陪他走过黑暗的那个人。
信才寄出去,就收到了严雪的来信,那个人也和他一样,第一时间想要将消息分享给他。
祁放指腹摩挲过那些温柔漂亮的字迹,感觉心前所未有的定,感觉这就是自己未来的所有方向。
能有这样一个人想他,懂他,和他心有灵犀,是他在这场漫长的黑暗结束前,就已拥到怀里的暖光。
3月31日,为期14天的科技大会在大会堂顺利闭幕,并举办了颁奖仪式。
祁放两度上台,分别领取了项目的优秀成果和他个人的先进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