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飞龙在天 洛阳七贵(第3/5页)

自从夫妻大盗身死,这大贼阿保错便不知所踪。

没想到,竟在此地出现。

听到“臭名昭著”四字,阿保错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凶残一笑:“你还算有点见识,不过当着我的面给这小子治伤,不仅解不了我的毒,还大损真元,是否太蠢了?”

潘师正皱眉道:“你为何要对郭家之人出手?”

阿保错一抬长枪:“什么郭家不郭家,哪只羊肥我就宰哪只。”

他斜眼兜着潘师正,等他露破绽再一枪缠住他,不可让这些人走脱。

在山脊上,已有他的手下翻去断后路。

那五十多岁的管事郭从阳颇为硬气,此刻也不畏惧:“胡说八道,商队过境你不拦,偏偏挑我们打杀,既捞不到金银,又有死伤。”

“今天老夫死在这,也要拉几个垫背。”

“潘道长,李道长,劳烦你们带我家公子走吧。”

“老夫来拦他们。”

郭从阳心道今日必死无疑,不如换几人离开,也不算忘恩。

于是将一把大刀使开,凌厉的一扎、一绞,一切,将道旁一株大松树斩断挑来拦路,刀风荡起气劲,威力极大,用的正是五虎断门刀法。

“潘道长,快走!”

他喊话间,李姓小道长已抱起郭家公子。

“现在才想走,哈、哈,迟了~!”

阿保错得意一笑:“当大爷有闲情陪你们叙话?看看你们背后。”

“噔噔噔”一阵脚步登山道上来。

这伙贼人盘踞许久,竟绕路断后!

“跳下去吧。”

那十三四岁的小道长忽然朝悬崖下一指:“一打准死,跳下去还有生机。”

郭从阳望着云气拂动的无底悬崖:

“李道长,跳下去也是死,且死得憋屈。不如杀个贼人,痛快一番。”

李淳风摇头:“此处又叫龙鸣岭,我等面对异族贼寇,或有一股山川龙气庇佑。今早出门我卜过一卦,乃是飞龙在天之势,卦象大吉。”

“虽说我打卦时灵时不灵,与袁天罡前辈相差甚远,却有一丝生机。”

契丹大贼们听罢,笑得前仰后合。

“飞龙在天?哈、哈、哈!”

阿保错的枪尖都笑得抖动,露出一口大黄牙:“好卦好卦,诸位依卦行事,速跳速跳。”

“我跳恁娘~!”郭从阳冲他大骂一声。

他耍出刀花,不想受辱,正要逆冲。

忽然

“啊~~~!!”

一声惨嚎响彻山道,拦在下方的一名大贼在空中喷血,呈飞龙在天之势直扑崖底。

众人不及回头,第二声惨叫又响。

一声接一声,一连十四响,全都是飞龙在天之势。

截断后路的大贼,竟在短短时间,全部坠崖。

郭家的人还有李淳风,一个个瞪大双目。

就连潘师正,也露出惊异之色。

山道上正有一白衣青年一边喝酒一边登山,他分明踢了十多脚,却如风神过境,连动作也看不清。

阿保错笑容僵硬,看了看悬崖,又看向那青年。

巨大的危机感陡然袭来。

“撤,撤~!”

他算是有眼力见的,这时连一句狠话都不敢放,急要朝后奔。

然而.

那白影忽在山道上闪动,像是因为人分有左眼和右眼,左眼看到一个白影,右眼也看到一个白影。

二者一前一后,位置交替变化,山道快速落在他身后。

阿保错幡然醒悟,眼皮狂跳。

晓得那是来人速度太快造成的视觉错感。

但他何曾见过这诡异至极的轻功法门。

“卡住狭道,杀~!”

他一提长枪,知晓自己走不掉了。

立时奔来七八人,横枪为阵,将山道守个严严实实。

就在这时,方才倒在山道上的松树猛得抖动,密密麻麻的松针从树上脱落,露出一条条光秃枝丫。

白衣人手一抬,松针悬空飞起,如风掠过,旋旋而动,发出嗡嗡之声奇妙非常,如是有了生命一般。

下一刹那,见他推手振掌,惊天气劲犹如大河怒涛咆哮推进,嗡鸣声响遏行云,顿时万针齐发!

阿保错在巨大惊悚之中,疯狂舞动长枪抵挡松针。

功力稍差一点的,立时被这暗器一般的松针扎入体内。

惨叫声接连响起。

阿保错忽觉长枪一重,枪尖被人一脚点在地上,右手被蛮力脱枪,虎口迸出鲜血。

这时只看到残影袭面。

他躲闪不及,双手朝头部一挡,可腿影一闪,还是被一脚踹中,肚腹翻搅剧痛,躬如虾米,朝着悬崖下凌空飞去。

“咻~~!!”

一道箭啸般的声音紧随而来,比他飞出去的速度更快。

正是他所用的那一把银枪。

众人目不暇接,见阿保错在空中被银枪扎透。

带着一道弧形血线,急坠崖下。

先前的狞笑声变成了一连串的惊恐喊叫,白影所过之处,除了被松针扎死和原本就倒地的,其余全变成空中飞人。

郭家之人目瞪口呆。

那郭从阳虽不清楚来人身份,但被救了一命,急忙喊道:

“前辈救命之恩,我郭家绝不敢忘!”

郭从阳发现,对方只是看了他一眼,转身欲走,心中很想出声请这位前辈救自家公子。

然而对方已给予恩惠,怎好意思出口再求?

纠结万分时,一旁的潘师正忽然深揖一拜,开口喊道:

“周师叔。”

师叔??

郭从阳又惊又喜。

一旁的少年道长李淳风不由愣住,潘道兄是否乱认关系,他哪来的师叔?

却见那白衣青年脚步一顿。

复而回头投目望来,一道清朗嗓音传入每个人耳中,那样清晰:“你便是潘师正?”

“周师叔,正是弟子。”

潘师正年纪更大,但这声师叔叫的干脆利落。

初次得知鸦道人给自己认了个年岁很小的师叔时,他内心不太情愿,甚至感觉师父看走眼,上当受骗了。

这一刻,不佩服师父的眼光都不行。

他快步迎了上去。

虽然他经常跟着宁散人混,接触过不少大人物。

但此刻,已是把面前之人当作宁散人来看待。

“喂喂.”

一旁的李淳风轻戳他一下,指了指自己。

那意思是,我该怎么称呼。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对道家之说更是热爱。

别瞧他年纪小,胆子却肥。

自与潘师正结识后,知他是个有道之士,便出了岐州,一路至此。

此刻,分明是遇见了道门前辈,却不知是哪一位。

潘师正道:“这位是南阳五庄观的道门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