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2页)
算算日子,再有半个月就是中秋宴了,每逢大宴都不太平,也不知道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就在桑青筠歪着身子看书,准备再晚点便收拾着就寝的时候,殿外突然走进来值守的宫女,躬身道:“主子,赵太妃身边的宫女来请,说太妃娘娘想跟您说说话,不知您方便不方便。”
等了这么多天,该来的还是来了。
桑青筠捏着书的力道更重了几分。
自从半个月前赵常在因为陷害她得风疹被陛下降位禁足后,她就知道赵太妃不会真的坐视不理她这个亲侄女。没想到禁足了这么久,赵太妃也真沉得住气,既没向陛下求情,也不曾找她的麻烦,全当这事没发生过。
但她才挂上名牒,今日又和陛下出游回来,太妃这会儿请人,可见也不是全然把这事不放心上的。
这位赵太妃名义上是太妃,虽不管后宫中事,可跟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和太后没区别。
桑青筠是先帝还在位时就在宫里伺候的人了,很清楚陛下当初是如何孝敬太妃和已故的太后的。
赵太妃和太后在宫中相依为命数年,虽不是亲姐妹却比亲姐妹还要好,彼此信任,彼此扶持。所以赵太妃虽无子嗣,对陛下却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的好,甚至更细心。
孝之一字大过天,这也是为什么陛下分明对赵常在没有任何意思,却依旧纳了她为嫔妃的原因。
她在御前伺候陛下的时候,曾给赵太妃送过几次东西,传过几次话,太妃还曾留她喝茶。太妃的性情温柔慈祥,并不是工于心计的人。
但正因如此,她才不知道赵太妃传自己去要说什么做什么。
太妃耳根子太软,心也太软。
若真的是为了赵常在敲打她,威胁她,桑青筠反而无所畏惧,只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可这种慈祥的长辈,她反而束手无策。
夜渐渐深了,殿外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跟前跃动的烛火暴露出她内心的不平静,她足足半晌没说话。
踌躇片刻,桑青筠最终搁下书卷站起了身:“蔓姬,在咱们宫里挑些好的药材补品过去,我记得陛下前些日子赏了不少。去见太妃,总不好空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