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改方

徐管事道:“那下午我把要用的香料多送些过来, 缺什么夫人再同我说,我再派人送过来。”

这事若成了对香料生意肯定有好处,自然不能让林秋然自己掏钱研制香料。除此之外, 徐管事就没别的事了, 闲聊几句告了辞。

等人走了, 林秋然翻开看看利润。上个月分到她手的是一千八百两, 给汤圆的是二百两,还有一部分五芳斋的利润。

几年过去了, 师傅们做了很多新口味的点心,林秋然的心思不在点心上, 也不善做此事, 原来做的有几样点心撤了她也没管,剩下的点心几家铺子加一块利润一个月大几十两银子。

这也证明了,费心的东西会有回报, 若不费心, 哪怕开始还不错,后面慢慢地就不尽如人意了。

钱留着买铺子,租出去收租金,京城这边的铺子收租也很赚钱的, 再有房价都是涨的, 从长远看,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两银子,多的林秋然能添两件首饰。

接下来就是研制香料, 说实话,这香料已经是林秋然经过现代十三香后林家再改良手艺了,当初她并未想过藏拙,所以现在根本没法子捡老本。

一想上贡的事, 她又突然想到,去年除夕宫宴她和孙氏就借口初来京城身体不适没去,今年中秋宫宴,孙氏这儿还能说年纪大,但她这肯定推脱不了的。

这几个月的事不少,林秋然打算先琢磨香料,宫宴等七月份弄完香料再说。

林秋然今日下午都在厨房做菜尝试香料,不过一下午也没什么头绪。

林秋然不禁想,如果半天就想出来,那岂不是说明香料太过简单?怎么也是上贡的东西,哪能这么容易就做出来。

十三香也是前人的心血,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看着时辰汤圆要放学,萧寻也要回来了,林秋然揉揉有些发酸的脖颈肩膀,从小厨房里出来了。

果不其然,林秋然刚进屋坐下喝口茶,汤圆就回来了。

他每日都这边吃饭,等吃过晚饭玩会儿练武再回自己院子,有时萧寻比他回来晚,他就先去玩,课业不着急。

汤圆这几日回来都很高兴,大约是和同窗相处得不错。林秋然没再问他齐颂安的事,但是会私下留意他有没有受伤。

不过昨儿晚上看还是好好的。

很快萧寻也回来了,天气热,今晚吃了凉面。用鸡蛋和鱼糜混着和的面,煮面用的是鸡鸭、猪骨、牛骨、墨鱼干熬制的高汤。

哪怕空口吃也是很好吃的,软弹,也有鲜味。

卤子有京城这边常吃的炸酱,咸口的,是用豆酱、肉末炒的,撒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和咸菜碎,拌匀了颜色好看,也很好吃。

汤圆喜欢这个,不过他得再加点辣椒油。林秋然则更喜欢肉末豇豆、虾仁儿豆腐的路子,配着庄子送来的小河虾吃。小河虾是炸的,虾壳都酥了,撒了点辣椒粉,吃着又鲜又香。

林秋然吃了两只,不由一愣,或许可以在香料中增辣椒粉,除了花椒还有辣椒呢,能改变香料的颜色和口味,偶尔做不辣的菜林秋然也会放点辣椒调味,况且十三香本来也有花椒。有的辣椒香味重辣味轻,她这几日可以试试。

汤圆低着头猛吃,她吃了三碗面,两碗炸酱的,一碗肉末豇豆的,小河虾吃了小半盘,吃完打了个饱嗝。

“书院的饭不好吃,不及家里的十分之一好吃。”汤圆还道,“有年长一些的,中午晚上都会翻墙出去,等吃完再回来。”

林秋然道:“你年纪还小,课不能这样,若是实在吃不惯,一月有个一量日,娘可以跟你先生告假,接你出来吃。”

自然不能日日告假,他是去读书的,也不是去享乐的,但一月有个一两次是无妨的。

汤圆:“真的!”

林秋然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你得答应娘不能翻墙出去,你如今还小,若是有人起了歹心,将你掳走,哪怕你跟着你爹习武,也难逃脱。想要什么和爹娘说,不要以身犯险。”

汤圆认真点头,“我知道,不会那样做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林秋然:“那我们汤圆还是个小君子呢。”

林秋然说到做到,等月底二十六这日,汤圆想出来,她就跟先生告了假。

孩子嘛,或许别人也这样,世家子弟谁家不娇惯,林秋然不想他过分地羡慕别人。

这回他也给同窗带了东西,还和林秋然解释,“娘,不止我给他们带,他们也会给我带,不过他们带的没有我带的好吃罢了。”

汤圆觉得自家饭,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饭。

汤圆:“我还和他们说了我是在哪儿吃的。”

林秋然估摸着,这孩子无形之中还给金鼎楼拉了不少客人,估计这月利润还能涨。

过了数日,林秋然研制的十三香终于有眉目了,如今这十三香里面都不止二十种香料了。

原来的香料去了几种,林秋然另放了干贝粉虾粉调味,争取在鲜味和香味上都更上一层楼。自然也小有成效,就比如拿煮馄饨来说,原本煮馄饨要用骨汤煮,煮好之后放紫菜虾皮儿加少许盐小块猪油,放上煮好的馄饨,淋上骨汤,这样馄饨香,汤也鲜。

都是干货,存储时间长,再有里面也有花椒粉这些,也能防虫。

但现在只需要取林秋然新做的十三香一小勺,放少许盐小块猪油,虾皮紫菜,浇上热水就行了,味道更鲜,也少了吃得多骨汤浓稠的腻味。

菌菇鲜自然也有所改良,选了黔南的几样特色菌菇,晒干后研磨成粉,又辅以香料调制,加虾粉增香,鲜味比之前更胜一筹。

六月中旬,林秋然把这些给做好了,让徐管事和徐远珩看过试过之后,这事算办完了,后头能不能选上得等余安的信,估计得一个多月后才知道结果了。

徐远珩对林秋然道:“哪怕选不上,也可以往外卖,你的辛苦必然不会白费的。”

林秋然忙活了一个月,做香料光试还试不出来,做好之后要做菜,能在菜肴中体现,才能证明香料有用。

徐远珩不想林秋然辛苦一个月,最后却失望。

林秋然笑着道:“嗯,这十三香卖了这么多年,也该改一改方子,若选不上,这边就弄新旧两样,不然有人更喜旧的,突然换了还损失客源。”

徐远珩:“那好,我明日就回余安。”

东西贵重,林秋然已经多做了几份,不过可这是要送到京城的,日后兴许还给皇上吃,若其中出了什么纰漏,谁也担待不起。

徐远珩亲自送回去,能放心。

林秋然往外送了两步,给丫鬟使眼色让她们拿东西来,几个丫鬟搬着东西跟上,她道:“这是给你的礼物,京城几样特产,另一份是我给老家人带的,帮我带到府上就行,这封信也交给我府上管事。对了,汤圆上学适应得不错,前些日子考了第一,这回考试又考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