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章 成为世界的中央(第2/2页)

顾印东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成本呢?这样一个宏伟计划,预算恐怕是天文数字吧?”

常浩南早有准备:“确实不菲,但并非不可承受。根据初步估算,整个中转站系统的建设费用大约相当于我们过去十年载人航天投入的总和。但考虑到它将同时服务于月球和火星计划,实际上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

“更重要的是,中转站建成后可以开展商业化运营,比如为其他国家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补给服务,或者出租科研舱段……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将其它国家的航天航天产业与我国进行绑定,我想上级领导会愿意看到这样的趋势。”

孙燕来局长一直静静聆听,此时突然开口:

“常院士,如果后续上级同意采纳你的方案,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实施?”

常浩南胸有成竹:“核反应堆技术已经成熟,随时可以转入工程开发阶段。如果决策迅速,我们可以在明年启动缩小版验证项目,3-5年内建成初步功能的中转站,十年内完成完整版建设。”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常浩南提出的方案不仅解决了月球派和火星派的争执,更为华夏航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孙燕来环视会场:“各位,我提议就常院士的方案可行性进行深入讨论……”

“……”

会议一直持续到当天深夜。

最终,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正式向上级提出建议,华夏航天采用“中转站-月球-火星“的三步走战略,同时推进多个方向的深空探测计划。

当孙燕来宣布这一决定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吴记和顾印东早就忘了他们十几个小时之前的分歧,共同为华夏航天的光明未来感到振奋。

会议结束后,常浩南被众多专家围住,详细讨论技术细节。

直到人群散去,他才发现周平建一直在门口等他。

“怎么样,累了吧?”周平建笑着问道。

常浩南揉了揉太阳穴:

“确实有点遭不住,不过值得。”

两人并肩走在国家航天局空旷的走廊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夜空中繁星点点。

周平建突然说道:“今天这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我们只是探索者。”常浩南停下脚步,望向星空,“真正的改变,将由未来踏上这条路的每一个人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