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2页)

说的金氏心中好受些,点头说是:

“她现在风头正劲,交门市那些卖熟食的,因她抢了生意,早有看她不对付的。”

“今年说话就要缴赋纳税了,就她家那房子,税钱就得近百两!”季元道。

她家这两间屋子,因地段好颇值些钱,税钱就要不少,何况隔壁的。

季胥这处,因着房子买定了,近日照旧的做买卖,暇时带了地契,往返官府,办更籍迁户的事。

如今官府并不主张人口流窜,轻乡离家,要迁户,先要取得地方官府“更籍”的允许。

为此,季胥先写了一封木牍,写明自家籍贯、人丁、家产,以及要迁户在安陵邑的事宜,再由官府以文书形式发往老家,老家灵水县同意后,会发出一封“告地书”,收到这封告地书,便能落户在此地了。

季胥想赶在八月份,官府算民计户之前,将迁户的事办妥,这样就能在安陵邑缴赋纳税,不用再回老家纳赋税了。

她问过一些同为外地人的小贩,说是三辅地区同意落户了,地方官府向来放人的,也就是说“告地书”收到只是时间问题。

八月下旬,地方县廷的告地书果真来了,她们一家也成功迁户在安陵邑。

她取回来家中新的户籍,只见是一爿尺长的木牍,上面书了自家的信息:

安陵邑户人田桂女,年卅五,无残疾;

大女季胥,年十七,无残疾;

小女季凤,年十,无残疾;

小女季珠,年七,略有口吃;

小女幺,年六,哑。

小幺当时比划了自己原本的家在长安,季胥她们初到这处,便报给了当地官府,是否有记录在案的失踪人口能和小幺吻合的,只是一直未有音讯,于是也一并安家落户了。

她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年纪,六岁是她们依着她比季珠小点的身量,大致估的,官府也认可了。

相较从前,家訾信息也大有不同了,只见是:

桑树巷十三步宅院一区;

牛车一具;

独轮车一具;

奴婢无;

田亩无。

“咱家的户籍取回来啦?”

“取回来了,比料想的还快,阿母看看。”

听见轮毂响,东厨忙活晡食的田氏忙的拭手出来,只见季胥从怀中掏了木牍出来,田氏捧了道:

“太好了,太好了,盼到今日,可算是迁户了!她们几个小的能读蒙学了,咱们在外头说起来也体面了。”

不过,田氏又有愁的了,迁户之后,紧接九月份要纳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