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2页)

手电筒的光照不清他的脸,但我知道他此刻的表情相当阴沉。因为他的疑虑我也早想到了。

如此精巧而又难以破解的密室,很难想象是临时起意的凶犯仓促布置出来的。除了他近期进出过李学强家,提前做好了准备以外,很难想出其他解释。如此一来,嫌疑基本可以锁定在熟人作案的范围里了。而凑巧这段时间失踪了的李子桐,她的失踪原因很值得怀疑。

另外还有一点是高阳不知道的,那就是我从瘪四那听说的上一起案件的内情。如果“录像带杀人案”的凶手真的另有其人,那人肯定有音像店阁楼的钥匙,不然当时那种情况根本无处藏身。而曾有意偷取钥匙的我当然知道,自打阁楼失窃事件后,李学强换了新锁,时时刻刻都把新钥匙挂在自己的皮带上。除了李子桐和她的弟弟李天赐,外人想偷都无从下手。

不会的,她不是那种人。

思前想后,我还是没把自己的疑问说出口。高阳也默契地没再追问下去。

我们一起默默捣鼓了一会门锁,他突然一拍大腿,“差点忘了,昨晚回家时,遇上了一个奇怪的人。递出了一封信,让转交给你。”

“给我?”

“是啊,我也莫名其妙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我。我用手电筒照着,正反面都查看了一遍,没有粘贴过邮票的痕迹,没有文字和盖章,没有

个性和事务性。就只是一个茶色的信封,用胶水封了口。

“给你这封信的人长什么样?”

“唔,男的,比我们大个几岁的样子。长马脸,瘦到快脱形了,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听起来像是郑坤,他的病好了?我心里一咯噔,匆匆撕开信封,从里面掉出一张照片。我借手电筒的光扫了一眼,大吃一惊,立刻把照片重新收入信封。

“里面是什么啊?”高阳好奇地问。

“什么都没有。”

“喂,你的态度很可疑哎。”

“总之你先别问了,明天再说。我有事,先回去了。”

说完,我头也不回的匆匆离开。高阳在身后的呼喊声越来越远。

我不敢在路上拆开信封细看,一路风驰电掣地骑车回了家。由于心有旁骛,在楼下停车时,我竟忘了抬头看一眼家里的灯是否亮着。

结果一开家门,迎接我的是母亲愤怒到扭曲变形的脸。

“不是让你一放学就回家吗?”她的声音尖锐到刺耳。

我在脑子拼命搜索能用的借口,但很遗憾,急切间一条也想不出。

“最近经历了那么多危险的事,结果你还……”

完了,要被痛骂一晚上了,说不定还得受点皮肉之苦。

但出乎意料的,母亲没继续训斥下去。她长叹一口气,“算了,你先去洗个手吧。还没吃饭吧?桌上有炸鸡和汉堡,再不吃就彻底凉了。”

我难以置信地望向餐桌,桌上真的放了一个印制有山德士上校半身像的外卖包装袋。

九十年代,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或许今天很难想象,当时这种连锁快餐店代表着潮流西方文化。对大城市的小朋友们而言,吃一顿肯德基相当于现在吃一顿高档西餐。还有年轻人选择在店里举行婚礼。而我们这种小地方的孩子则连尝尝味道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根本没有门店往二线以下的城市开。我就曾盯着电视新闻里厚墩墩的巨无霸汉堡流口水,想象着到底是什么味道。

我撕开纸包装,柔嫩多汁的夹心汉堡露出了冰山一角。犹豫片刻,不知从何下口的我决定从最外层的面包片开始,一层层的细细品尝味道。不知道确实是饿了,还是真正的洋汉堡确实好吃,就连冰冷又干瘪的面包片吃起来都无比美味,回味无穷。

“好吃吧?我特意从上海带回来的,排了好长的队呢。”

我一边点头,一边拼命把蔬菜和鸡肉夹层往嘴里塞。

“瞧你那吃相,”母亲笑了笑,“别急,以后你就要转学去上海了,经常可以吃到的。”

我停止了咀嚼,盯着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

“怎么,不高兴吗?”

我困惑地摇摇头,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根本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为什么要转学,这里不挺好的。”

“一点也不好。”母亲像饭店停止营业般收起了笑容,“治安太乱。想想这两个月,你遭了多大罪。这样下去还怎么读书,怎么考大学。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那里生活安全,学校教学质量又好。我这段时间就是专门去办你的转学手续的。”

“可我不想去。”

虽然平时一直嫌弃这个巴掌大的小城市,但真要我离开,心里确实舍不得。何况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在这里。

“别担心,我会辞了工作,陪你一起去上海的。到时候我们一起住在外公外婆家里。”

“那我爸呢?”

“我们已经离婚了。”母亲脱口而出。

我感觉全身都僵硬了。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但实际面对时,却发现并不那么容易接受。

“我也是为你好。”母亲急着解释道,“本来我们迟迟拖着不离婚,就是为了你的学业考虑。但眼看着你连学都不能好好上了……”

最后,我放下只啃了一小半的汉堡,躲回了自己的房间。在我不知道的时间和地点,自己的未来的命运就这样被悄然决定了。

茫然失神了许久,我不小心碰到了口袋里的信封,顺手取了出来。

在灯光下,我再度审视信封里的照片。照片的对焦有些模糊,似乎是从远处拍的。记录了一家面馆营业的场景,生意不错,满满当当坐的都是吃面的食客,大概有十几个人。但我的目光一眼就锁定在了画面的边角处。有一个系着围裙的女孩子,正端着盘子上菜。从针眼大小的像素颗粒分布规律可以辨识出,她年纪不大,剪了短发,长得极像李子桐。表情也与我记忆里的一致,她的嘴唇努力挤出笑容的弧线,眼睛却在抗拒表现出亲近之意。

照片的背面写了一行字,这些字细小扭曲,不像是成年人的字体。就像是刚孵化出的一窝爬虫,四处蠕动,让人有种轻微的不适感。

勉强能辨认出写的是“申港市人民路12号马鑫面馆”。右上角有个椭圆形的红色图案,仔细一看应该是只老鼠,因为对应位置有象征着眼睛的圆点和代表着尾巴的弯曲线条。总觉得自己似乎在哪见过。

思考良久,我下定决心,隔天就去买火车票。在母亲硬拽我去上海前,还有必须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