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葬礼在冬日举行。大清早就阴云密布,雨雪交加。我和亲属们乘坐葬礼公司的大巴车,在乡间小道上缓缓前行。司机启动挡风玻璃的雨刷,我怅怅望着砸得粉身碎骨的雪粒。尽管早已不是第一次参加葬礼,但情感上如此难以接受还是第一次。
通常而言,一个人逝去的过程宛如跌宕起伏的乐章。听闻他身染重病的消息时,命运按响第一个音符。接着是漫长的前奏,我们在一次次去医院探望的过程中被消磨耐心,旋律渐渐归于平淡。但跨过某个高峰节点后,节奏再度加快,我们被告知曲终的时限,守在床前听取遗言。最后的葬礼则是余音袅袅的尾声。
但有时命运会开个恶意的玩笑,有人会突然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这时候想接受事实就很难了。钢琴师随意在琴键上按出一个杂音,乐曲便戛然而止。
取骨灰装盒要等叫号。室内沉闷的空气令人难以忍受,我借口去洗手间,把叫号单留给亲属,自己出门转了转。有焚烧的气味传来,我抬头望去。锅炉房的上空,一道黑烟直直升入雪花坠落的天空。
那曾是世上与我关系最紧密的人。我无法挪动脚步,盯着烟的去向。风扭曲了烟的轨迹,最终两者纠缠在一起,消散在东面的天际线。那是海的方向,希望终点是广阔的太平洋。
下葬后,亲属们按惯例提议一起去吃饭。我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婉拒了。自己一个人开车去了老屋。根据逝者生前的遗嘱(律师告知前,我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提前立好的遗嘱),房屋被留给了我。
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间屋子。自己肯定是不会去住的,出租或出售又于心不忍。想了又想,最终决定先打扫一遍,清除没用的杂物,防止积灰。
但实际戴上口罩,扎上围裙准备打扫时,我又突然泄了气。房间的陈设布置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所见之物无一不牵连回忆。别说扔掉了,挪动一厘米都觉得失去了什么。
我扔下扫帚,坐在客厅颓然发呆。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拯救了我,是李子桐打来的。
“父亲的葬礼结束了?”她问。
“上午就结束了。我正在老房子里打扫卫生呢。”
“心里不好受吧?要不你先回来吧,处理杂务也不急于一时。”
“没关系的。”我逞强道,“倒是你那怎么样,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很麻烦吧?”
“还好,我一个人都解决了。不过事后我想了又想,终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她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半天,“还是取消婚礼吧。”
“又说傻话了。”我温言安慰,“不会有问题的。我已经买好今晚的回程票,等下打扫完就走。肯定能赶上,不会延误明天的婚礼。”
“不是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不太合适……毕竟父亲刚去世,葬礼与婚礼的时间间隔太近,还是延迟为好。”
“这可不是延迟几天,几个月的问题。你订的那家酒店是行业翘楚,下次排期要等两年后了。而且亲戚朋友们也早通知过了,很多人都提前请假、买票、安排好了行程,临时改期他们也接受不了。”
“唔……”
“放心吧,父亲这个人一向不拘小节,也不讲究世俗礼法。他不是挺认可你这个儿媳妇的?如果他在天有灵,肯定也不希望我们延迟婚礼吧。”
在我的再三劝解下,李子桐放下心来,不再提取消婚礼的话题了。
“晚上早点回来哦,我一个人在家会害怕的。”挂断电话前她央求道。
“九点前肯定到家。”
挂断电话,我叹了一口气。绑架事件已经过去两年,后遗症却仍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我们身上。李子桐变得胆怯敏感,入夜后几乎不敢一个人待着。这也不怪她,任何人经历过生死危机都会后怕。
警方的调查结果向我们部分公开过。绑架案发生的那天,李天赐提前到达江岸码头,蒙面挟持了一名打着哈欠准备回家的游船船长,威胁他趁夜幕把船开去长江下游。随后用电话指示我大兜圈子,让警方无法布置有效的警力追踪。最终,一门心思担心李子桐的我独自上船,踩中了他布置的机关,被骗走了“拂晓明星”。
他的计划天衣无缝。为了干扰追踪的警力,也为了灭口。他把李子桐锁在了底层船舱,并提前凿通了船体。所有人的目标自然从追捕凶犯变成了救人优先。这招不可谓不毒。由于雨幕,警方的救援迟迟不来,我和李子桐差点命丧江底。
好在水淹到脖子以上的关键时刻,李子桐要我拿上救生圈赶紧走。我这才意识到底仓挂着不少救生圈,而且都充满了气。于是赶紧取下一个套在李子桐的脖子上,拔下气栓塞入她嘴里,自己游上甲板向警方求助。
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好在运气站在了我们这边。警方的救助速度非常快,快艇来得及时,载着潜水员和专业工具(父亲发现我最后的定位在江边时就提前预想了种种可能性)。等待救援的期间,我一再潜水返回底仓为李子桐更换吸气的救生圈。由于工具限制,李天赐弄出的漏水口并不大,船沉没的速度很慢。最后救援成功时,江水只是刚没过甲板。而他留下的强光手电又恰巧是防水的,我这才得以反复穿过幽暗迷宫一样的淹水底仓。
那晚以后,李天赐连同“拂晓明星”彻底失踪。本以为他早已如愿以偿,变卖王冠潜逃出国了。但六个月前,我们突然接到了警方通知,让我们去崇明岛的警局辨认一具尸体。
尸体是在滩涂里发现的,距离长江入海口只有百米之遥,早已高度腐烂,难以辨识身份。但尸体腰间系着一个防水帆布包,包里的“拂晓明星”完好无损,三千多颗钻石一颗不少。在我看来,这彻底证明了死者的身份,也明示了李天赐最后的结局。如果没遇上意外,他是绝对不会放手“拂晓明星”的。
不过警方的态度十分审慎,至今没有确认那具尸体的身份,也没向我们公布案件的调查进展。我猜,从法律层面来讲,李天赐已经是注销身份的死者了,各层面的善后处理恐怕很难。
至于他为什么会死于江中,我思考许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那天晚上我看到的,跃入水中游向近岸的,恐怕不是李天赐。而是他先是绑架又释放了的游船工作人员。而他则藏入船体的阴影里,从另一个方向游向了远处的对岸。老奸巨猾如他,恐怕早猜到了我会报警。近岸靠着公路,有路灯有监控,从那里湿漉漉地上岸,太容易被警方瓮中捉鳖了。而对岸是一大片杂草丛生的荒滩,极容易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