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雄会(第6/14页)
高乾面临的局面,跟袁世凯面临的局面,如出一辙,这种局面叫做站队。所谓站队,就是要在两派剑拔弩张的政治势力中,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这道选择题,不能选择不作答,不管是A还是B,你都必须选择其一。
高乾就没有作答,他没有明确答应元修,也没有明确拒绝元修,甚至,他把这件事埋在了心里,也没有通报高欢。不作答会怎样呢?马上就知道了。
局面继续发展,很快,高乾就通过元修的行动,明白了那天元修对他说那番话的意义——元修当时开始组建内宫卫队,并跟贺拔兄弟建立了同盟关系。高乾如梦初醒,知道大事不妙,于是,立即将元修的情况通报给了高欢。
高欢立即命令高乾前往晋阳,当面商谈,于是高乾态度激烈的表示,要高欢取元修而代之。高欢立即捂住了高乾的嘴,说别出此言,我会让皇上恢复你的职位,以后京城的事,就交给你了。
然而,高欢一连数次上书,元修都不批准。此时的高乾,已经预感到大难将至,秘密跟高欢商议,说要去外放当徐州刺史了。
这回,元修终于准了,高乾终于被外放了。所以,天下太平了?没那么简单。
元修是个聪明人,对于高乾最近异常活跃的情况,他是觉得有些奇怪的,于是,他去查了高乾的底,发现高乾这小子,居然跟高欢告了密,顿时不爽起来,于是下了个诏书给高欢,说高乾这小子曾经跟我盟誓,如今却反复无常。
高欢听说高乾居然瞒着他跟元修盟誓,顿时心生厌恶,于是便将长时间来高乾给他的书信,密封起来,呈送元修。
元修自是更为愤怒,当即征召了高乾,并且,对着高欢使节的面,斥责高乾。高乾当然不爽,还反唇相讥,但是,晚了,当即元修便命高乾自杀。
因此,在站队时选择不作答,这会有什么后果呢?后果就是,不管是A还是B,都会不再信任你,极端情况下,他们甚至会联合起来搞死你。高乾很不幸,碰到了这种极端情况,被元修和高欢联合搞死。
事情还有后续。高乾自杀后,元修还是不放心,便密令徐州刺史潘绍业,去诛杀高乾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在听说老哥的噩耗后,当即便明白自己凶多吉少,于是果断在路上设下埋伏,生擒了潘绍业,搜出元修密令,然后,他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带着十数亲随,投奔去了晋阳。
然后咧?高欢见到高敖曹之后,抱住他的头,痛哭失声:“天子诬害司空高乾!”而后呢,估计高敖曹感动之下,也跟着痛哭了起来吧。
什么叫演技?这就叫演技啊,同志们。
站队的艺术Ⅱ——不能答错的选择题
被夹在高欢和元修中间的,当然不只有高家兄弟,还包括贺拔兄弟。当然,区别是,贺拔兄弟并没有不作答,他们倒向了元修。
不作答肯定会倒霉,但是作了答,如果自己不够谨慎,同样也会倒霉。
为了作答,贺拔岳首先要做的,是探底。高欢实力有多强,他是否有野心,他能不能信任,这些都是贺拔岳要弄明白的。
于是,贺拔岳首先派去了冯景。得知贺拔岳使节到来后,高欢很高兴,对着冯景的面,大为赞叹:“想不到贺拔公还记得我啊!”然后,高欢便跟冯景歃血为盟,立下誓言,说要跟贺拔岳情如兄弟,永不相负。
高欢的表演当然一如既往的精彩,让人为之赞叹,但是,同一套演技,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位冯景,应该是个聪明人,至少比尔朱兆、高敖曹要聪明一些,他一眼就看穿了高欢浮夸的演技,所以,回到长安后,他对贺拔岳是这么说的:“高欢有无穷的奸诈,不可相信。”
然后,宇文泰同志,跟贺拔岳自告奋勇,说要去见一见高欢。
这是高欢第一次见到宇文泰,跟尔朱荣一样,他一眼就看出了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想要杀宇文泰,他只是想要将其收归己用。
宇文泰连连请求,说要回去复命,最后高欢被催不过,只得放行,但是,放行之后没多久,就又后悔了,于是派人去追,只可惜宇文泰走得太快,追兵一直追到了潼关,最后也没追上,只能是无功而返。
宇文泰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关中,见到了贺拔岳,然后他说:“高欢之所以还没有夺取帝位,是因为他还忌惮你们兄弟,至于侯莫陈悦,他却并不在意。但是,只要能暗中戒备,高欢也不难对付。”
于是,宇文泰给贺拔岳提出了建议,要他率军逼近陇山,收复那里尚未有主的地方势力(费也头手里的一万多人,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的三千人,灵州刺史曹泥的人马,河西纥豆陵伊利的人马),而后在西方跟羌族、氐族和平相处,跟北方的游牧民族处好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护中央。
贺拔岳大喜,便让宇文泰去洛阳将计划报告给元修。元修当然也是大喜,任命宇文泰为武卫将军,并让其回长安复命。
八月,元修任命贺拔岳为雍华二十州大都督,兼雍州刺史,而后,元修在心前刺出鲜血,派人送给贺拔岳,以为盟誓之意。
贺拔岳做对了第一步——站队,但是,也仅仅只是做对了第一步而已。
贺拔岳依据宇文泰的建议,率军西上,声称放牧战马,当然,地方大佬们都不傻,于是,一帮人纷纷前来投降,只有一个例外——灵州刺史曹泥。
地盘一下子多了起来,贺拔岳新得的夏州,是边防要塞,跟高欢隔河相望,地位非同小可,因此,贺拔岳想要找个能撑得住场面的人,前往镇守。大伙纷纷推举宇文泰,贺拔岳也知道非宇文泰莫属,但是,宇文泰对他实在太重要,不能离开片刻,所以,他犹豫不决。但到最后,贺拔岳还是决定忍痛割爱了。
后来的事情证明,贺拔岳让宇文泰离开,实在是人生中犯过的最大错误。
当时的关中,有两股势力,一当然是贺拔岳,二则是侯莫陈悦。由于联合起来干掉了尔朱显寿,此时的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正是在蜜月期,关系正佳,因此,高欢就不免有些担忧。但是,很快有个叫翟嵩的人,给高欢出了主意,说不必担心,贺拔岳和侯莫陈悦并非铁板一块,他有办法离间他们的关系。
崔嵩是对的,因为虽然贺拔岳已经站好了队,但是,侯莫陈悦还没有。
高欢很高兴,立即派崔嵩前往。
此时的贺拔岳,因为曹泥不愿归附,便打算进攻灵州,在出征之前,派赵贵去夏州询问宇文泰的意见。宇文泰的建议是,曹泥不过一座孤城,跟高欢相隔千山万水,实在不足为虑,想什么时候拿下,就能什么时候拿下,现在真正要担心的人,不是曹泥,而是侯莫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