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命所归(第7/17页)
自古很多人造反,都以“清君侧”为名,这个名义似乎平平无奇,有些烂大街,但不得不承认,存在即合理,这个名义自有其独特的功用。
我们不妨看看三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情况。曹操的名义,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远在东吴的孙权,则一开始是向曹操称臣,至于向西蜀扩张的刘备,则以“衣带诏”为号召,跟曹操分庭抗礼。这三位诸侯,均已有人君之实,但却无一人有人君之名,所有人,表面上看,都似乎是汉献帝的忠臣(彼时的汉献帝早就是傀儡一个)。何以如此呢?因为汉献帝毕竟是帝,毕竟具有正统性,在民间毕竟具有号召力,贸然抛开汉献帝,取汉而代之,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比如说,三国诸侯中,最早倒霉的袁绍,也是最早称帝的。
再比如说,明朝朱棣造反,他打出的旗号是什么呢?三个字——清君侧。其实,这个名号说起来非常可笑,但是,再可笑的名号,朱棣都得用着,在他能取而代之之前,他就不能公开跟朱允炆摊牌。为何?朱允炆毕竟是合法皇帝,造反毕竟是不得人心的,所以,朱棣也不得不扯出“清君侧”的大旗,缓解各方压力。
尉迟迥的愚蠢,就在于他明明已经扯出了“清君侧”的大旗,却硬要画蛇添足,还把一个不相干的没有任何威望的宗室子弟尊为皇帝。如此一来,尉迟迥本来所具有的“以顺讨逆”的道德制高点,一下子荡然无存,成了阴谋叛乱的反贼。
朋友们,宇文阐虽然年幼,但是,他毕竟是合法的皇帝啊,而且是宇文赟没死之前就已经接受禅位、登上了皇位啊!你说杨坚是反贼,但人家把宇文阐供的好好的,人家说自己是顾命大臣啊;而尉迟迥呢?你何以另立他主?岂非反贼?
可能有人有疑问,不对啊,支持尉迟迥的人很多啊,何以说他不得人心呢?朋友们,尉迟迥现在身处何地?没错,邺城!邺城是什么地方?没错,北齐的首府!所以,其实很多支持尉迟迥的人,也无非是北齐那些不甘亡国的遗老遗少,他们只是唯恐天下不乱而已,但是,他们真能得到北齐民众的支持吗?
不管怎么说,尉迟迥动手了,而杨坚,也必须接招了,他派出了一个庞大的讨伐阵容——坚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武川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以讨迥。
当然,尉迟迥势力毕竟枝繁叶茂,政治能量极为可观,他宣布造反后,很快就造成了极大的声势:
以下是各地的响应情况:迥所统相、卫、黎、洺、贝、赵、冀、瀛、沧、勤(即尉迟勤,尉迟迥的弟弟,一开始得到尉迟迥的造反文书时,还上报了朝廷,但不久后还是跟随兄长造反了)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皆从之,众数十万。荥州刺史邵公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潼州刺史曹孝远,各据本州,徐州总管司录席毘罗据兗州,前东平郡守毕义绪据兰陵,皆应迥;怀县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迥。
以下是尉迟迥的军事进展:迥使其所署大将军石逊攻建州,建州刺史宇文弁以州降之。(先攻取了建州)又遣西道行台韩长业攻拔潞州,执刺史赵威,署城人郭子胜为刺史。(又攻取了潞州)纥豆陵惠袭陷钜鹿,遂围恒州。(然后拿下巨鹿,围困恒州)上大将军宇文威攻汴州,莒州刺史乌丸尼等帅青、齐之众围沂州,大将军檀让攻拔曹、亳二州,屯兵梁郡。(汴州、沂州、曹州、毫州,都在攻击范围内)席毘罗众号八万,军于蕃城,攻陷昌虑、下邑。(昌虑、下邑皆被攻取)李惠自申州攻永州,拔之。(永州也被拿下)
场面看上去很轰动,但是,只要翻开地图,我们就能看出,真正锣鼓喧鸣的,也只是前北齐境内,北周的军政中心,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威胁。就在此时,尉迟迥将他的目光,对准了坐镇并州的李穆。
形势很明显,一旦李穆附和尉迟迥,则北周政权的腹地立即会受到叛军的威胁,因此,李穆的向背,决定着天下的安危。此时,李穆的儿子李士荣也表达了意见,他认为李穆所在的并州乃“天下精兵处”,应该要应和尉迟迥,共谋大举。
李穆要怎么办呢?杨坚,亦或是尉迟迥?
李穆很犹豫,他之所以犹豫,因为他无论如何也算不明白这笔账,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了,他不能准确的判断杨坚和尉迟迥会是谁胜谁负,他也不知道倒向谁,会让李氏家族获得更大的利益。
就在李穆犹豫不定之际,杨坚的使者柳裘抵达了晋阳。我们不知道柳裘跟杨坚说了些什么,我们只知道,柳裘出色的完成了他的工作,在他一番发言后,李穆就转忧为喜——甚悦。然后,李穆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将尉迟迥的来使锁拿,送往京师。
不久后,李穆迎来了杨坚派来的第二个使者——他的儿子李浑。李浑是杨坚打出的亲情牌,因为,杨坚也不能确定柳裘是不是可以真正说服李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必须用最大的诚意,将李穆争取在自己手中。
此时的李穆终于完全下定了决心,他让李浑给杨坚带去一个熨斗,而且,还送给了杨坚一句话——愿执威柄以尉(慰)安天下。另外,李浑还给杨坚带来了另一件东西——十三环金带(这是皇帝所用的服饰)。
这是李穆至关重要的一个暗示,事实上,李穆如今倒向杨坚,已经是做了通盘的考虑。因为,杨坚主政,不仅仅只有此次跟尉迟迥较量这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这位蛰伏了多年但政治手腕强硬的国丈,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北周而代之。李穆送杨坚金带,这意味着,李穆正式宣布支持杨坚未来可能的篡位!
李穆之所以一下子表那么多态,表态表那么远,当然有他的道理。《教父》中维托·克里昂说,当你向别人施舍恩惠时,你就要表现得很有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决定一件事情时,要么不做,要做,那就一步到位。
李穆决定一步到位,他要让施恩变的有感情,他认为,杨坚会因为他的雪中送炭而感激他,而他们李家,也会在未来的政治拼盘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份额。
李穆是对的,杨坚非常激动,激动地立即让李浑马不停蹄再跑了一趟——去哪呢?去韦孝宽的大营,去告诉韦孝宽李穆对此次事件的态度!
得到了李穆的支持,杨坚在跟尉迟迥的较量中,已经握有一个十分有力的砝码。而李穆做出决定后,也很快以族长身份通知了全族,统一了意见——他有个侄子李崇当时任怀州刺史,正打算响应尉迟迥,在得知叔父的选择后,也只能抱怨几声(阖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然后,服从全局,倒向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