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兴汉会第四章兴汉会(第9/11页)
[7] 《南方熊楠日记》,《南方熊楠全集》别卷2,第231页。
[8]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83、180页。
[9] 毕永年:《诡谋直纪》,汤志钧:《乘桴新获》,第28页。
[10]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29页。
[11]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下卷,第381—382页;明治31年10月24日东京警视总监西山志澄致外相大隈重信甲秘第155号。
[12]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4页。
[13] 谢缵泰著,江煦棠、马颂明译:《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专辑》,第302—303页。
[14] 《毕永年与犬养毅笔谈》,汤志钧:《乘桴新获》,第402页。
[15] 《留别同志诸君子》,汤志钧:《乘桴新获》,第407页。
[16] 据明治31年11月28日东京警视总监大浦兼武致青木外相乙秘第655号,平山周等人于11月15日由横滨出发。
[17]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1册,第306页。
[18] 民表:《林锡圭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1页。
[19] 《湖南现状》,《知新报》第85册,1899年4月30日。
[20] 参见杨天石:《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
[21]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编,第66页。
[22] 《毕永年削发记》,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4—75页。陈少白赴港筹款办报,在1899年四五月间。孙中山指示毕永年率哥老会首领赴港,应在此后。其间毕氏任《汉报》笔政。
[23] 1899年9月19日梁铁君致康有为函,引自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第8页。
[24]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下卷,第383页。
[25] 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56页。
[26] 近藤秀树:《宫崎滔天年谱稿》,宫崎龙介、小野川秀美:《宫崎滔天全集》第5卷。
[27] 1899年9月19日梁铁君致康有为函,引自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第8页。
[28] 《文廷式年表稿》,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下册,第1505页;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295页。
[29] 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68页。
[30] 一说其时毕永年易名安永松彦,“遍游福建等处,日本领事万岛舍松,合中日旋[旅]志士大开欢迎会以张之”(《自立会人物考》,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00页)。另据林圭致容星桥书,毕永年曾在两粤、闽浙一带进行鼓动。
[31] 参见拙文《孙中山生平活动史实补正》,《中山大学学报论丛·孙中山研究论丛》第4集,1986年。
[32]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5页;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70页。
[33] 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71页。
[34] 据上村希美雄赠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原件照片。
[35] 上村希美雄:《宫崎兄弟传》亚洲篇上,第273页。
[36] 明治32年11月21日神奈川县知事浅田德则致青木外相秘甲第589号。
[37] 《中国邮报》1896年11月30日。引自黄宇和《分析孙中山伦敦被难及其影响》,J.Y.Wong,The Origin of An Heroic Image:Sun Yatsen in London,1896-1897.1986,pp.119-122。
[38] 《井手三郎日记》,明治31年7月29日,汤志钧:《乘桴新获》,第382页。
[39] 《诡谋直纪》,汤志钧:《乘桴新获》,第26页。
[40]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29—230页。所播扬之事,当为密谋包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及伪造密诏、软禁王照等。参见杨天石:《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
[41]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74页。
[42] 东亚同文会编:《对支回顾录》下卷,第383页。此事应在明治32年,该书误植为明治33年。或据以断定1900年5月毕永年在上海活动,误。
[43] 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之20,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第473—474页。
[44] 宫崎滔天著,佚名初译,林启彦改译、注释:《三十三年之梦》,第169—170页。
[45] 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第8—9页。
[46] 民表:《林锡圭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1页。
[47]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第60—64页。
[48]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编,第65—69页。
[49] 《梁启超与犬养毅笔谈》,汤志钧:《乘桴新获》,第406页。
[50]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7页。
[51] 胡珠生:《宋恕日记摘要笺证》,《中国哲学》第11辑。
[52]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一,第290页。
[53] 彭国兴、刘晴波编:《秦力山集》,第158页。
[54] 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322页。
[55] 汤志钧:《乘桴新获》,第200页。
[56] 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324—380页。
[57]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页。关于此事,中村义教授疑田野的指责有误(中村义:《白岩龙平日记》,第106页),杨天石教授则认为白岩等人的态度是宗方小太郎态度的反映(《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历史档案》1988年第3期),均无确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8] 唐才质:《唐才常烈士年谱》,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第274页。
[59]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1页。
[60] 同上书,第10页。
[61] 民表:《毕永年传》,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230页。
[62] 田野橘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9页。
[63] 《林圭致孙中山代表容星桥书》,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第322页。一些论著根据吴良愧《自立会追忆记》,称容闳为孙中山代表,显系与容開(星桥)相混淆。孙中山以容闳为外交代表,在自立军失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