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10/10页)

年轻时的刘伯承打仗,确实有一股疯狂的劲头,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但懋辛账下最得力的虎将。他采用中央突破战术,挥师朝对方的正面阵地猛冲,无奈杨森亦非浪得虚名,所部战斗力极强,多次冲击均无效果。

第一军杀到力衰气竭,枪弹也接近消耗一空,胜利的天平再次倾向杨森。

但懋辛手下之将皆失方寸,有人赶紧搬运辎重,为再次撤退作准备,然而他们都接到但懋辛的严令:谁也不许后退!

这时正好有一支预备队驰援杜家岩,但懋辛即调给刘伯承,以作最后一搏。

刘伯承要用这支生力军来实施中央突破。中央突破有危险,几乎人人皆知,你要钻,别人要堵,火力全集中在那里,加之该旅彻夜行军,早已是人困马乏,因此带队军官面露难色。

刘伯承说:“我们有预备队,人家也有预备队,就看谁先用在刀刃上。现在舍中央突破,没有任何其他办法,只能最后再做这一尝试。”

预备队在午饭时间突入杨森的阵地,并一举撕开缺口,随着后续部队不断地涌入,杨森大溃而去。

杜家岩一战堪称信心之战,不禁鼓足了但懋辛的信心,也替观望的诸侯下了决心,告诉他们究竟应该把砝码加在哪一边。诸侯们随即组成联军,加入了但懋辛一方的阵营。

杨森兵败如山倒,竟闹出黑夜之中,上万官兵被一两百人缴械的笑话。当杨森乘船逃往宜昌时,除衣兜内尚存一颗“杨森之印”的印章外,已是一无所有。

杨森败,等同于刘湘败。什么杨森负责之类的都是屁话,大家都是跑江湖的,一起出来混了这么久,谁不知道你刘湘就是杨森的后台老板,哪里能逃得了干系。

这不光是败,还是刘湘一生中最惨痛的败。因为那个草率莽撞的“杨吕布”,老板做不成了,别说统一四川,连重庆也存身不得,一切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湘灰溜溜地搬回老家成都大邑县,这回真的只好“樵山钓水,遂我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