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12/18页)
杜如晦自进入秦王府,确实没有给李世民带来什么惊喜,便有心调他出去。房玄龄知道后,对李世民说:“府里人才济济,去几个不足为惜,可杜如晦一定要留下。此人看似普通,实则聪明达识,是王佐之才,能助大王经营天下!”
李世民非常信任房玄龄,也相信他的推荐,便将已经调出的杜如晦又换了回来。而确实,杜如晦很快就让李世民意识到了他的不凡。浅水原第二战的胜利,就有杜如晦的功劳。
杜如晦和房玄龄,自此也成了李世民身边最不可缺少的左右手。不管遇到什么事,有疑虑时,李世民最先征询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杜如晦此次听李世民问他们,想了想便说:“宋金刚率军从夏县撤退后,进了柏壁城。柏壁不同于其他地方,更不像浅水原平谷多。柏壁的山多,峡谷多,是最好的屏障。宋金刚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想靠地势胜我们。虽然我们是攻方,可同样可以利用柏壁做屏障,和宋金刚打一场持久战。”
“克明说得没错,柏壁虽然是宋金刚的屏障,但我们也可以转化为我们的屏障,何况绛州是我们的领地。”房玄龄也说。
李世民频频点头,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么一说,他心里就有了主意。
“好!加快行军速度,在柏壁驻营!”李世民下令。
想去柏壁扎营,必须过黄河。而那时正值11月份,黄河边寒风嗖嗖,河水虽已结冰,却因冰太薄,无法利用冰面过河。想从龙门渡黄河,又必须敲碎薄冰,涉水而过。
虽然涉冰过河很艰难,可有了李世民的率先示范,唐军个个受到鼓舞,纷纷下河,不畏严寒。
过了黄河,李世民令唐军驻扎在了柏壁的不远处。选择驻扎在离柏壁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李世民有他的考量,他想与固守绛州的唐军配合,对守在柏壁城内的宋金刚形成掎角之势。
寒冷的冬季,黄河以东的各州县粮食非常紧缺,可这里的人对李世民还是很有感情的,知道他要收复晋州以此了,很是高兴,应征者众多。
也活该刘武周、宋金刚倒霉,在他们占领晋州以北以来,天公不作美,百姓粮食收成不好。粮食收成的好坏,很大原因是天气,可老百姓不管这些,他们不会怪罪老天爷,怪罪的只有刘武周和宋金刚,觉得是刘武周和宋金刚造成了粮食收成不好,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
李渊父子在晋阳还是有群众基础的,也就是说,从“人和”上看,唐军明显有优势。
李世民从主动请战夺太原以来,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从他所带的人中就能看出,文有房玄龄、杜如晦、薛收、褚亮……武有候君集、长孙无忌、秦叔宝和程咬金……好似把秦王府的所有精英都带上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是持久战,必定需要贮存充足的粮草,李世民知道粮草对一场战役的重要。
在柏壁附近驻扎后,李世民发文向柏壁周围的村镇宣传,说他李世民来了,要将刘武周、宋金刚赶出晋州以北,给老百姓以安定富足的生活。似乎他这次来,就是给百姓送福音的,而不是战争。
百姓们更高兴了,为了让李世民尽快将刘武周、宋金刚赶走,他们把从牙缝里省下的粮食,全都送给唐军。一时之间,李世民的粮仓丰富,兵马充足。
“好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李世民满意地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宋金刚在做什么!”
“侦察敌情的事还是交给我吧!”长孙无忌说。
李世民笑笑道:“你当然要去,不过我也要去!”
“大王还是不要去了吧!大王坐镇指挥,侦察敌情的事交给我们!”候君集说。
“就是就是!有我们在,大王就放心吧!养精蓄锐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程咬金一拉秦叔宝也说。
秦叔宝连连点头,急忙附和。
这是秦叔宝和程咬金第一次随同李世民作战,很是兴奋。一路上,李世民的亲民,让他们很感动,禁不住想要为李世民做些什么。
“多谢大家了!今天,我们在这儿的这几个人都要去!”李世民笑着说。
“都去?”在场的人都很吃惊。
“有必要去这么多人吗?”长孙无忌说。
“此地地势复杂,人太少了解的不全面。”李世民说着,便让长孙无忌和候君集、段志玄等人一组,向北边侦察。而他则带着秦叔宝、程咬金等人,向东边侦察,然后再汇总情况。
“这次的侦察必须仔细,不能放过任何地方。”
李世民说完,挥了挥手,率先朝东边走去。秦叔宝和程咬金带着另一些人,快步跟上。而那长孙无忌和候君集等则带着另一些人,向北边去了。
(14)
宋金刚知道李世民的厉害,不仅严防死守柏壁城,还在晋州和龙门之间设了无数营地,层层防守,以防唐军进攻。宋金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打一场防御战,可李世民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一上来就进攻,反而在柏壁附近驻扎下来,按兵不动。
“这唐军想干什么?”宋金刚问副将寻相,“怎么在那里不动了?”
“很明显,那李世民想和我们打持久战,能选择在那里驻扎,想必也想利用柏壁的特殊地势做屏障。不过,若论打持久战,比的是耐力。我们在城内,比他们在城外驻扎更有优势。放心吧将军,他们坚持不了多久的,何况还有天寒地冻帮我们。”寻相说。
宋金刚点头,夸赞寻相说:“说得好!本将军就要在城里舒舒服服地看他们在外面受冻!”
宋金刚安心以防御为主,他要静等唐军沉不住气,率先发动进攻,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很好地收拾唐军了;他觉得,唐军在外更更容易烦躁。
“找些人去四下转转,别让那唐军钻了空子。”宋金刚说,“听说那李世民最擅长的就是使诈。”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宋金刚的谋略,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也和李世民不谋而合,派骑兵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侦察。
李世民一行向东南方向缓缓前行,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骑着马,但由于山中积雪很厚,不得已只好下马,牵马步行往前走。
冬天的山野格外安静,静得只听到他们踩在积雪上发出的咯吱声,或许是为了打破寂静,也或许是为了帮助大家转移注意力,抵御严寒侵袭。李世民和身边的秦叔宝和程咬金聊了起来。
“叔宝兄、知节(程咬金)兄!第一次和我行军打仗就要做侦察兵,是不是很不习惯?”
秦叔宝和程咬金一愣。虽然在瓦岗寨时,他们得到了李密的重用,可李密从来没有和他们以“兄弟”相称。而堂堂秦王,皇上的二儿子,竟然叫他们“叔宝兄”“知节兄”,两个人激动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