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25/28页)

汤姆·迪克森设计的不同版本的S椅子。

巴尼·巴布斯设计的唱片封套(Imperial Bedroom, 1982)。

『不列颠节』上展出的纺织品和墙纸。

汤姆·迪克森设计的裴隆椅子。

美国《时代》周刊1966年4月15日出版的关于『摇曳伦敦』的介绍专辑。

(4)汤姆·迪克森

1959年,汤姆·迪克森(Tom Dixon, 1959— )出生于突尼斯的第二大城市斯法克斯(Sfax, Tunisia),刚学会走路就移居伦敦。十几岁时,在因车祸受伤后的休养期间,为了修复他的摩托车而学会了电焊手艺,并于18岁时,成为切尔西艺术学院的一名电焊技工。他对动手制造东西很有兴趣,而电焊也从此成为他的一项爱好。

他读过艺术学校,但很快就辍学了,转而自行设计和制作产品,并设法将它们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而且无论市场上的主流风格是什么,迪克森总是和它们背道而驰。这种态度与后庞克时代的社会氛围非常吻合,因而他那些限量制作的焊接家具,例如1991年设计的S椅子(S Chair)和裴隆椅子(Pylon Chair, 1991)等,非常受欢迎。于 是,他在1985年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创造性的废物利用”(Creative Salvage),设计、制作、销售自己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家具,他还用工业废料帮维也纳的泰坦尼克俱乐部(Titanic Club)建造了一个表演舞台。

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将迪克森造就成一个不同寻常的设计师。他并不囿于某种固定的风格,他的设计融合了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外观上总是具有高度的表现力,他利用了洛可可曲线的蜿蜒形式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手工打造家具的设计语汇,他的作品常常近似于雕塑,因而他获得“英国最具原创性、最有想象力的设计师”的声誉。同时,汤姆·迪克森将他的创意和经营头脑完美地结合起来,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1998—2008年,自学成才的汤姆·迪克森成为哈比塔特零售公司的设计主管。进入21世纪以来,汤姆·迪克森在多个领域里都做出了成绩,涉足舞台设计、室内设计、雕塑、建筑装置、家具、灯具多个领域,从2013年开始,与阿迪达斯公司合作开发旅行鞋类和箱包产品。

英国社会和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在1950年代就开始了,进入1960年代以后,变得更加急剧起来。这一趋势首先在音乐和服装上表现了出来,随之很快就扩散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1960年代中期出现的“波普革命”——波普艺术、波普设计、时尚的波普化,不但在短时间内席卷英伦三岛,而且很快就在国际市场上引领风潮。玛丽·匡特、芭芭拉·H.碧芭(Barbara Hulanicki Biba, 1938— )、彼得·穆多克、肯尼斯·格兰杰(Kenneth Grange, 1929— )、罗杰·丁、彼得·布雷克、特伦斯·科兰……一大批英国设计家,跃上了国际设计界的大舞台。

英国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复兴,到1960年代开始进入消费主义阶段,而设计更刺激了消费的市场需求。

彼得·萨维尔设计的唱片封套。

汤姆·迪克森设计的杰克灯具(Jack Lamp)。

伦敦坎姆登路上的『高街』风情(Camden High Street)。

随着消费主义的形成,伦敦的“高街”(the High Street)时尚文化也日益兴盛。所谓“高街”(High Street)是一个转喻,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其原意是指市镇的商业中心,后来逐渐具有了时尚品牌店的寓意。1960年代以后,“高街”成为时尚消费中心的代名词,而品牌时尚店就成了“高街”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英国叫作“高街”的街道共有5410条之多。在这个过程中,英国涌现了一系列重要的“高街”品牌时尚店,以潮流设计作为主要的推动力,特伦斯·科兰的时尚商店“哈比塔特”(Habitat)就是典型例子。

(5)特伦斯·科兰(Sir. Terence Conran, 1931— )

特伦斯·科兰爵士是英国一位重要的设计师、餐饮业家、零售商和作家,对于战后的英国设计,他算得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之一。如果没有他的努力,星罗棋布遍及英伦三岛的哈比塔特商店(Habitat)、伦敦福尔哈姆(Fulham Road)街上优雅别致的科兰商店(Conran Shop),以及位于伦敦港区(Docklands, London)的设计博物馆恐怕都不会出现。他对于“好品位”(good taste)的不懈追求引领了战后英伦的现代风潮,并且影响了几代设计师。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更以企业家、零售商、设计赞助人、改革者的身份,眼光独到地将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法国、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引入了英国。他追求的设计不但是简洁的、现代的,更要是具有人情味的,他很务实地注重如何去满足消费者在物质和情绪上的需求。

早在1950年代,科兰在他的家具、陶瓷和纺织品的设计中,已经展示出一种将优雅的简练与流行意象结合到一起来的高超能力。

1960年代的英国零售业还相当保守且不思进取,这令科兰感到非常失望,最终决定投身于零售业,将好设计、好品位送到消费大众身边。1964年,他开设了第一家哈比塔特商店,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年轻化、时尚化的家用产品,将格调和浪漫带进了零售商店,向顾客展示了一种新 的生活方式。这家商店大获成功,不仅吸引了中产阶级消费者,也受到精英阶层的青睐,很快就在曼彻斯特等其他英国城市开设了分店。科兰以他的实践,改造了英国的零售业和国内的生活环境;科兰以他的商业远见和经营能力赢得了声望,接着便成立了自己的科兰设计公司(Conran Associates),主要从事企业形象及产品的设计和顾问业务。

1970年代里,哈比塔特连锁商店和科兰设计公司都有了很大发展。他收购了久负盛名的伦敦希斯商店(Heal's Shop)、著名的廉价服装连锁店英国家庭商店(British Home Store,简称BHS)等多家连锁零售店,并且将他的设计信念——“好的设计是为每一个人的”灌输到这些他的商业帝国的新拼图里。特伦斯·科兰本人更成为英国设计的代表人物,不但在英国大力推动“好的设计”,并出资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的波勒大厅(Boilerhouse)改建为专门的设计作品展厅,举办了许多高水平的设计展览,如“来自米兰的‘孟菲斯’”(Memphis from Milan)、“三宅一生”作品展等。在1970年代末,科兰又赞助建成了伦敦设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