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南宮復辟(第5/5页)
一班老臣,尤其傷感。王直跟胡濙、高穀談起,說如再戀棧,愧對于謙於九泉。胡、高二人亦有同感,於是約齊了,謁見皇帝。
本來一二品大臣進見,向例由王直首先發言,因為他是吏部尚書。明朝的六部,以吏兵兩部的權最重,吏部尚書在民間稱為「吏部天官」,所謂「天官賜福」,即謂吏部尚書可以造福蒼生,權侔宰相。但這一回進見的本意在告老,所以約定由胡濙先奏。
「老臣今年八十有二,歷事六朝,幸無大過。如今皇上復位,天與人歸,郅治可期。老臣乞賜骸骨,俾得遊息田間,稍享太平之福。務請皇上准奏。」
皇帝一看這情況,知道都是來告老的,心裏盤算了一下,作了決定,便不答他的話,先問王直:「王先生今年高壽?」
「老臣明年就可放肆杖朝了。」
「原來今年也七十九了。精神矍鑠,一點都看不出來。」
「是。」王直名如其人,出言很率直,「本來老臣猶可勉效犬馬之勞;只是于謙一死,志士喪氣,老臣兔死狐悲,自覺去日無多,不敢再片刻戀棧,請准臣解任。」
「唉!」皇帝嘆口氣,臉色抑鬱,「皇太后聽說于謙死了,嗟嘆不絕,眠食俱廢,我亦很悔做了這件事。」
「于謙籍沒,家無餘貲,一子于冕充軍山西龍門,其妻張氏發山海關。皇上既以為處置太過,何不赦歸于謙的妻子?」
皇帝默然,出爾反爾,威信所關,只好先搪塞一下。「這件事不能急,我會考慮。」他顧而言他地問,「高先生,你還年輕。」
「臣亦六十有七,精力衰頹,方今與民更始,勵精圖治之際,臣不敢忝居要津,請准臣即日馳驛還鄉。」
「高先生,你可以緩一緩。」皇帝又說,「胡先生、王先生,我知道你們都是兒孫滿堂,而且子孝孫賢,為朝廷宣力這麼多年,也該享享老福了。胡先生,你有幾個兒子?」
「臣舉三子。」
「都做官了?」
「幼子尚未出仕。」
「喔!」皇帝又問,「你們還有甚麼話?」
「商輅為皇上親手識拔,三元及第,本朝盛事,如今削職為民,人才棄置可惜,請皇上留意。」
「好,我會留意。」皇帝略停一下又說,「你們退下去吧!我自有處置。」
他的處置是暫留高穀,准胡濙、王直告老,賜褒美的璽書、白金五百兩、寶鈔一千貫、綢緞各一百匹,馳驛榮歸。又踢胡濙的幼子為錦衣衛千戶世襲。宣旨後,高穀復又上奏告病,皇帝終於也准許了,不過恩典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