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九(第9/9页)

十七日,李公鸿章到金陵见公。公与商裁退楚军,进用淮勇。檄调刘铭传、李鸿章等引淮军渡江而北,上援皖鄂。

十九日,奉上谕:“曾国藩奏提督鲍超遵奉前旨请假葬亲一折。已明降谕旨,赏假两月,回籍经理葬事矣。现在甘肃军务未蒇,新疆回匪日益蔓延,非得勇略出群如鲍超者前往剿办,恐难壁垒一新。着曾国藩传旨鲍超,令其俟假期一满,即行由川起程,出关剿办回匪。其旧部兵勇及得力将弁,准其酌量奏调,随带同行。从前回疆用兵,杨遇春即系川省土著,立功边域,彪炳旂常。鲍超务当督率诸军,肃清西陲,威扬万里,以与前贤后先辉映。该提督忠勇性成,接奉此旨,必即遵行,以副朝廷委任。钦此。”

二十二日,奏遵旨驰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贼一折。奏称:臣用兵十载,未尝亲临前敌,自揣临阵指挥,非其所长。此次拟仍驻扎安庆、六安等处,派刘连捷等入鄂,听候官文调遣。檄调淮勇两军随臣西上,更资得力。附片:沥陈才竭力蹶,难胜重任。楚军出征过久,渐成强弩之末,不如淮勇之方锐。一俟皖鄂肃清,即请开各缺,调理病躯,仍当效力行间,料理经手事件。如军饷之报销,撤勇之欠饷,安置降将部众,区画长汇水师营汛,皆分内应了之事也!又折奏请于江宁省城,建立昭忠祠,汇祀湘军阵亡病故将士。附片奏广东、江西厘金全归本省经收,唯留饶州、景德镇厘金之半,拨解祁门粮台,以充皖南五军之饷。

二十五日,作《修治金陵城垣缺口碑记》一篇,立石于龙膊子山下官军攻入之处。

二十七日,奏报淮南征收盐课第一案。

是月,僧王军击贼,大破之。官文公、乔公松年调派各军防剿,招抚数万人,余贼窜德安。

广东贼陷嘉应州城、大捕县城,与闽省汀、漳之贼延扰凡数百里。左公宗棠移驻衢州,调派刘典等军分道入闽进剿。钦命刘琨典试江南,以平步青副之。

十一月初一日,委员择地修建昭忠祠、靖毅公祠。设工程局委员监督工役,次第修复学宫及群祀祠宇。

初三日,交卸总督关防。

初五日,奉到上谕:“皖省一律肃清,楚境余贼由黄、孝窜德安一带,逆数无多,楚军可敷剿办。曾国藩无庸前赴安庆,亦无须交卸督篆,仍驻扎金陵,妥筹调度。李鸿章现在入围监临,俟出围后,仍回江苏巡抚本任。钦此。”

初六日,诣贡院迎主考官入闱。

初八日,得前总督陆公建瀛遗骸,改棺重殓,公出城吊而祭之。

初十日,作《家训四条》。

十七日,李公鸿章派弁送远总督关防,公接印回任。

十八日,驰折奏交卸督篆遵旨仍回本任日期。奏称:鄂、豫、皖三省,均捻匪往来熟径,刘连捷等军宜以黄州上巴河为老营,派吴坤修料理营务;刘铭传等军宜以三河尖固始为老营,派李鹤章料理营务。又折奏续保克复金陵水陆各军随营筹饷各员弁,汇单请奖。又片奏请敕部添铸淮扬镇总兵新印,颁发来营。又片奏国子监典籍钱继文,前在金陵殉难请恤。

二十二日,会考江南拔贡、优贡。

十二月初三日,马公新贻过金陵见公。旋赴浙江任。

初六日,李公鸿章还苏州。

十三日,奏叠奉谕旨分条复陈一折:其一,前明孝陵勘估工程,目下无此巨款,应稍绥筹办。其一,李秀成供词,前有删节之处,补钞进呈。其一,张国庆忠骸,访求未得。其一,江北粮台,每月收银不过五万两。酌解甘省及留供皖军之数。其一,池州知府范先谟调省察看。凡五条。附片奏保四品京堂胡大任请旨简用。又片奏云南迤东道黄冕请开缺。又片奏知府范泰亨、主事柯铖均在营积劳病故,请恤。是日,又奏复御史刘毓楠条陈淮北盐务一折,附请展缓江南武乡试一片。

十五日,乡试揭晓,公入闱钤榜,取士二百七十三名。

二十八日,奏叠奉谕旨分条复陈一折。其一,剿办捻匪,宜用淮勇,人地相宜,淮军所用火哭,须由水路运送河南,以周家口为都会。其一,西路军务,宜先清甘肃,次及关外,楚勇离甘太远,不如川勇较近,宜用川北保宁、龙安两府之人,与甘肃风气不甚相远,臣处饷项奇绌,不能协济鲍军。其一,楚勇必须多撤,金陵守兵已裁去七千人,朱品隆、唐义训、刘连捷等军应即先撤,庶腾出有用之饷,以济西征之师。凡三条。附片奏复陈何桂珍、刘腾鸿、毕金科三员忠绩,请赐谥以表示来兹。是日,又具折奏请蠲免安徽州县钱粮杂税,并将各州县克复年月、被扰轻重,分别开单呈览。附片奏:金坛、溧阳、丹阳、宜兴、荆溪五县被贼蹂躏最甚,请豁免两年钱漕。又片奏递进江南乡试题名录。

是冬,捻匪由湖北襄阳窜扰河南之境,僧王督师追击,连获胜仗,而贼势飚忽不可制。

福建之贼踞漳州,左公宗棠督师入闽攻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