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九(第8/9页)
是日,具折奏结周汝筠、石昌猷一案。
左公宗棠克安吉县城。浙江全省皆平。李公鸿章派刘铭传一军克复广德州城。贼党挟洪福瑱遁走宁国山中。
是月,僧王由豫入楚,击剿发、埝各匪,破之。
八月初一日,湖州、广德之贼窜徽州南境,刘松山截击,破之。
初三日,左公宗棠截击窜贼于昌化、淳安之境,大破之,斩贼目黄文金。
初七日,唐义训、易开俊截击窜贼于歙县南境,破之。初九日,易开俊击贼,大破之。
十三日,驰奏钦奉谕旨分条复陈一折:其一,江宁省城,贼踞最久,居民流亡,尚未复业,委记名桌臬黄润昌赶紧兴修贡院,庶冀土子云集,商民亦可渐归。其一,驻防旗营,俟贡院工竣,以次修理。旗兵现存八百余人,俟营房粗定,再议挑补足额。其一,苏皖两省疆與跨越江淮,据御史陈廷经陈请变通画江分省。臣以为军事、吏事之兴废,视疆吏之贤否,不必轻改成宪。其一,杨岳斌应赴陕西新任,江西军务,应令鲍超专顾北路,刘典、席宝田、王文瑞、江忠朝等分剿南路,不必另派督办大员。其一,皖北吃紧,飞催刘连捷等渡江防剿。凡五条。附片奏委道员庞际云署江宁盐巡道缺,仍饬办善后局。又具折奏保克复金陵陆军出力员弁,开单请奖。阵亡、伤亡、病故员弁五百一名,开单请恤。附片奏称:臣自任两江督师,东征数年,奏保积至二十二案之多,军务倥偬,未及按名注考。恳敕部将臣军保案,均照原单一体注册。又附片密奏:大功粗立,臣兄弟及前后文武各员均叨窃殊恩异数,追思昔年患难与共之人,其存者,如李元度一员,独抱向隅之感;其没者,如江忠源、何桂珍、刘腾鸿、毕金科四人,皆有私衷抱疚之端。谨略陈一二,恳请恩旨。
十四日,易开俊击窜贼,破之。十六日,唐义训、金国琛击窜贼,破之。余匪挟洪福瑱窜入江西广信之境。浙江官军追击之。
十七日,专折进呈安徽全省地图,并《长江图说》,奏称:知府刘翰清、县丞方骏谟淹雅详慎,臣派委该二员细查详绘,装成全册,恭呈御览。
贼围扑英山县,蒋凝学固守击贼,破之。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领湘勇万余人渡江而北。公调派湘勇由桐城进剿英山,调派李榕、王司升、何绍彩等军八千人,由六安进援霍山。
二十七日,驰折代奏:臣弟国荃病势日增,请开缺回籍调理。又折奏湖州、广德败贼并犯歙南,官军截剿屡胜,阵亡参将唐远请恤。附片奏:长江水师新定规模,应责成彭玉麟周历巡察,区画一切。其安庆善后事宜,札饬藩司马新贻、臬司何璟、总兵喻吉三会同妥办。又片奏报江西、皖北军情,调军剿办,并报定期起程,驻扎江宁旧治。又奏截停淮北饷盐规复票盐旧制一折。
是月,杨公岳斌赴赣州督师防剿,王文瑞克复雩都县城。
九月初一日,公由安庆登舟启行赴金陵。
初八日,舟抵金陵,黄公润昌监修贡院工毕。初九日,公入城,阅视贡院工程。初十日,入居署中。
核定安徽全省丁漕征收章程。是日,奉到上谕:“曾国藩督兵数载,克复江宁省城,伟绩丰功,朝廷甚资倚畀。第栉风沐雨,辛若备尝,致病势日见增剧。若不俯如所请,不足以示体恤!已明降谕旨,准曾国荃开缺回籍,并发去人参六两,以资调理。该抚其安心静摄,善自保卫,一俟病就痊愈,即行来京陛见,以备倚任。所有江宁善后事宜,即着曾国藩驰往江宁,斟酌机宜,妥筹办理。钦此。”
同日,奉到上谕:“浙江巡抚着马新贻补授。英翰着补授安徽布政使。安徽按察使着何景补授。钦此。”
十一日,驰折奏江南贡院修建工竣,已通饬各属,出示晓谕,定于十一月举行乡试。两江人士闻风鼓舞,流亡旋归,商贾云集,请旨简放考官。附片奏:札饬江西藩司赶办江南朱墨卷各一万八千套,定期解赴金陵。又片奏札调藩司万启琛同驻江宁,运司忠廉由泰州移驻扬州。
湖北发、捻大股围英山城。蒋凝学坚守,贼退。其一股趋太湖。刘连捷等军至太湖,贼均退回湖北蕲水、罗田之境。公札调朱南桂、朱洪章二军驻宿松、太湖,刘连捷一军驻安庆。
二十日,公弟国荃奉旨诣明孝陵致祭。
江西、浙江官军会击窜贼于广信府境,大破之。洪福瑱遁走石城。江西东境肃清。
二十五日,席宝田军追擒幼逆洪福瑱,送南昌,斩之!
二十六日,设发审局。
二十七日,驰折奏报官军驱贼出境,全皖肃清。随折奏保易开俊、唐义训、刘松山、金国琛四员。又具折奏续保彭玉麟水军、王可升陆军、青阳、溧水、高淳、东坝各案出力员弁,开单请奖。又奏续保江忠义、席宝田两军青阳案内出力员弁,开单请奖。是日,又具折奏称:安徽界连楚北,自楚师入境,叠复郡邑,按亩捐钱,支应兵差,百姓苦之。安庆克后,停止亩捐,改办抵征。现在札饬一律开办丁漕,所有从前收过抵征项下,应专案作正报销。
二十八日,札派乡试内外官员。
是月,鲍公超击贼于宁都州城外,大破之。州城解围。贼溃窜闽粤境。江西全省皆平。左公宗棠奉旨锡封一等伯爵,鲍公超一等子爵。杨公岳斌由赣州回南昌省城,奏请回湘增募陆勇赴甘肃剿办。
贼之窜广东者,攻扑南雄州;其窜闽者陷武平县城。张忠毅公运兰死之。贼遂遍扰汀州属境,陷漳州府城而踞之。
湖北发、捻大股围扑蕲水官军营盘,石威毅公清吉阵亡。
十月初一日,公弟国荃登舟回湘,公送之至采石矶乃还。初四日,公还署。
初五日,专折奏谢弟国荃开缺恩旨,又奏谢弟国华、贞干各加赏恩。
初七日,考试督署书吏。
李公鸿章委员解到上海协饷银十七万两,支发江皖各路湘军欠饷。公定议撤遣湘勇,什去八九。
十二日,具折代奏提督鲍超请假六个月,驰回四川本籍,亲营葬事,兼养伤病,令其部将宋国永、娄云庆分领霆营之众。附片奏金陵遣撤勇丁,先后回籍,沿途安帖。并报皖鄂军情,檄调刘连捷等军赴鄂援剿;调易开俊一军渡江,而北与李榕、王可升等为后路策应之师。又奏采访忠义第十九案。附片奏:安庆通判达凌阿在寿州殉难请恤,苏州从九品蒋映杓、训导梅振镳请恤,并其家属十一人。
十三日,奉上谕:“现在江宁已臻底平,军务业经蒇事,即着曾国藩酌带所部,前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贼,务期迅速前进,勿少延缓。李鸿章前赴江宁,暂署总督篆务。江苏巡抚着吴棠暂行署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