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五(第8/8页)

丰城经刘养素水师克复,亦一快事。省城虎、勇等营,将以日内驻扎瑞州等处,西为湖南援师兴隔岭之云,东为抚州大军抽釜底之薪,或者稍有裨益。捐功牌银数,由足下更定,便宜行之,一面禀明可也。

与彭九峰 咸丰六年五月十四日

此军到建,合之何、张二太守原有之兵勇及华太史、郭茂才之勇,计不下六千人,尽敷攻剿。但浪战浪追,为我军向来大弊。此次必须谋定后战,切不可蛮攻蛮打,徒伤士卒。各路兵勇新合,与六琴太守熟计,均告以《得胜歌》之规模,庶几如一家之军。华太史处,仆已先通一信至广信,恐相左未接到也。

抚州初十日获大胜仗,秋下棠埠之行,不必再往。盖我去,人少则恐不胜,人多则贼必遁耳。夜间派数十人惊营,颇足疲贼,但不宜多派,多则反疲我士卒。伯宜体弱,不宜受雨,于夹帐之上作一极大单帐幂之,则雨淋日炙,并足少蔽御也。

省城一切如常。吴城水师十一日获一胜仗,贼舟四十余号上犯,一击败退,不知别有何计耳。

与罗伯宜 咸丰六年五月十九日

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后制敌。《得胜歌》中言自治者十之九。足下与都司彭君率此军以出,纵使攻不遽克,名不遽立,亦自无妨,要当尽心力以求合于歌中之所云者。不然,日日但求胜敌,我之可以取胜者果安在乎?孙子以攻城为下策。攻城不破,非战之罪也。吾之所望者,但望贼匪来扑。野战交锋之时,我军进退严明,确有不可摇撼之象,则此枝渐成劲旅。此吾之所期望而慰幸者也。望与六琴兄切实讲求,时时以浪战为戒。

九峰暂不必回省,须令六琴太守与六营将弁一一亲熟,然后可交替回省。大约至速亦须一月。军营以办米、办小菜为先务,宜请六琴兄预为广筹。此时第一要着,环城多设逻兵,昼夜巡逻。凡为贼送文报者,做小买卖者,概行屠戮。使贼寻我开仗,而我不必蠢攻蛮打,则不至伤损士卒。闽兵入境,此间不札,归六琴兄调度,亦可省一番精神耳。

与李次青 咸丰六年五月十三日

自四月下旬连番苦雨,士卒过劳,剿办不甚得手。又赖准发阵亡,李晋发受伤,国藩私心引以为虑。至五月初二,江军恶战仅而得全,初五日楚军小挫,鄙怀愈用悬悬。兹幸有初十大获全胜,挽回局势,振起军心,为之欣慰。

此际江省安危,系乎抚州一军,屡诫足下不可浪战浪追,实恐锐气暗损,难乎为继。往年岳州之役,陆军六月亦未得手,七月苦战经月,闰月逆党下窜,乃成破竹之势。望足下坚持定力,无幸旦夕成功。“脍炙人口,艰贞无咎,美成在久。”古人之言。良有深味,幸无厌仆之渎告也。

与李次青 咸丰六年五月十六日

《陆军得胜歌》不敢绳以古人之法,就吾辈今日所能行之者为之。惟国藩未曾身历行阵,当决命须臾之际,甘苦疾徐,有非局外所能尽喻者。吾弟身经数十战,必有痀偻承蜩、梓庆削锯之神解。是否有与拙歌背驰之处?望示一二。至于营规粗迹,则歌中所述乃决不可少者。兹附去四十份,望饬各营官、哨官一一遵行。

外江战船,乃自金口抬舟过堤,由梁子湖出樊口,下至田镇、武穴等处。虽属险着,实豪举也。